— 第一路演·智能投行 —

股權投資大數據平臺

第一路演·投資周評

2019.1.14-2019.1.18

收錄185起融資事件,87起國內,98起國外

『 市場熱點 』

1月15日,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瞭解到,科創板的紅籌架構和VIE架構都還在討論過程中,目前看是可行的。該人士還指出,科創板規則徵求意見稿的大方向已經確定,但部分細節還在做最後的修訂,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指日可待。

點評:

據元芳瞭解,由於科創類企業中存有VIE架構的企業數量佔比不小,因此科創板是否接納VIE架構牽動着衆多科創企業的神經。

VIE概念的產生源於對法律監管的規避,一些基金爲繞開中國企業境外直接上市的限制發明了協議控制這種交易架構。

由於境內IPO市場的規則體系並不接納一些虧損企業或特定行業上市,衆多企業選擇用搭建VIE這一方式登陸其他資本市場。但整個過程中,VIE在境內的監管都是模糊的。

隨着涉及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不斷上升,2014年開始各監管部門開始有意規範對VIE架構的監管,其中最爲重要的是商務部2015年1月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及《證券法》的修改。

兩部法律的修訂中均有涉及VIE架構的部分,但截至目前法律層面的修訂未有進一步的進展,尤其是《外國投資法》,其2018年再次發佈的草案中則索性擱置了有關VIE內容。

元芳認爲,法律層面的監管不明確也是目前推動VIE架構企業回境內上市最大障礙,這也不難理解爲何此次科創板的改革中納入VIE架構企業會引起爭議。

正因爲沒有明確的監管,截至目前所有VIE架構的公司或曾經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要回歸境內資本市場都需要拆除VIE架構。一搭一拆之間,對於企業來說不僅需要準備大量的資金,同時還會有巨大的時間成本。因此,衆多科創企業自然希望科創板能夠完成突破,直接接納這些企業上市。

從資本市場監管機構的角度來看,還是希望可以推動突破這一障礙,這也體現了這一次科創板將從各個層面服務科創企業。但由於VIE架構涉及外資,在外匯相關配套政策落地前,實施VIE企業上市的時機並不成熟。在科創板細則出來之前,監管部門之間肯定會有激烈的討論。也不排除會藉由這一契機直接推動VIE架構監管的階段性明確。

『 資本市場重大事件彙總 』

本週重要融資事件:共收錄10起重大公司融資事件,其中國內9家,國外1家。

本週IPO動態:共1家公司上會,國茂股份遭暫緩表決。

本週併購事件:共收錄10起併購事件,最高併購金額2億美元。

- END -

【往期精彩文章】

深圳人大代表郭晉龍:體檢行業再曝驚天醜聞,可怕的是背後道德的淪喪和監管的缺失 | 對話•IPO(語音)

項目交流

更多優質項目,加項目交流羣

精品投行 股權融資

併購重組 港股上市

APP下載

第一路演·智能投行

股權投資大數據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