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覺得,善於發現學生優勢纔是做好育人工作的一面,更重要更艱難更可貴的一面應該是善於改變學生的劣勢,塑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富有個性的時代新人。對於一個生理有缺陷的人,我們很難去做補救,但對於心理、品德諸方面發展畸形的人,我們必須盡力去做改變和補償的工作,使之成爲一個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應僅僅揚其長而避其短,甚至遮掩其短。

言論/改變學生劣勢和發現其優勢同樣重要

曾被大家認爲“不可造就之才”的奧斯特瓦爾德最終成爲“前程遠大的高材生”,獲得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成爲舉世矚目的科學家。一個由瞎子、駝背、跛腿等殘疾人組成的非常不幸的西鄰一家,居然能全家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日子過得火紅。所以有如此結果,就在於育人、用人者高明,在於他們善於發現各自的長處優勢,進而利用優勢。簡言之,善於揚長避短,纔有如此理想的結局。從事育人工作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們應該這樣去做,作爲用人的領導們不妨也借鑑借鑑。

總覺得,善於發現學生優勢纔是做好育人工作的一面,更重要更艱難更可貴的一面應該是善於改變學生的劣勢,塑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富有個性的時代新人。

對於一個生理有缺陷的人,我們很難去做補救,但對於心理、品德諸方面發展畸形的人,我們必須盡力去做改變和補償的工作,使之成爲一個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應僅僅揚其長而避其短,甚至遮掩其短。“木桶原理”想來有人聽說過吧。一個周邊高矮不齊的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要使木桶能裝更多的水關鍵不在於使長木板如何加長,而在於改變短木板的現狀。多簡單的道理,但我們在處理上往往忽略了。

言論/改變學生劣勢和發現其優勢同樣重要

有人會說,道理雖然如此,但改變劣勢補其短的工作又是談何容易啊!是的,這個工作比發現優勢去揚其長要艱難得多。但事因難能,所以纔可貴。

產生巨大轟動效應的柴允敏是如何成才的,大家該不會陌生吧。柴允敏的經歷大家都不陌生,一個13歲已經“四級跳”,14歲就成爲交通大學少年班學生的“天才少年”,小時候卻是一個非常好動、頑劣異常的孩子。她的父母一方面注意揚其長激勵敏敏,另一方面更把精力放在改變她的好動難靜的劣勢方面。他們在敏敏5歲那年就開始運用教孩子練書法的方法,來實施化動爲靜的家教。父母對她要求特嚴,讓她按字貼要求一板一眼地練,並且告訴她,寫字如做事,起筆就像故事的開端,運筆如同做事的過程,收筆可謂做事的結尾,寫好一個“點”,就是做好一件事。天長日久的磨水之功,終於使得“動”和“靜”在習字中逐漸和諧統一,且領悟了做人的道理。這位小頑童成了“天才少年”的成功的“家教路線”令人拍案叫絕。我們這些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不應受到啓迪嗎?有些教師常常埋怨學生差,恨鐵不成鋼,可我們有沒有反省過自己呢?我們在差生身上除了“恨”,又“投入”了多少研究,花了多少精力呢?

教育工作者必須確立這種觀念,改變孩子的劣勢和發現孩子的優勢同樣重要,甚至前者更爲可貴。

言論/改變學生劣勢和發現其優勢同樣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