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一直是杭州美食地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尤以著名的“大浪淘沙”邊的近江海鮮大排檔集羣最爲出名。兄弟們洗個澡,穿着浴袍就在隔壁老酒擺起,也算是當年的一道奇景。

  而以近江海鮮大排檔爲中心輻射開去,周圍點綴着一家家在當地有口皆碑的小飯館,也是生意紅火,客人往來不絕。

  它們構成了近江的美食圈。

  而如今,近江成了一塊大工地,正向它旁邊的錢江新城看齊。

  連美食圈內的重量級代表“近江海鮮大排檔”和近江娛樂扛把子“大浪淘沙”也很難絕處逢生。

  就更別說那些點綴了,近江美食圈內的小土著們自知難保性命,紛紛逃離“沙塵”。

  如果“竈王老爺”真的關上了此處的煤氣閥門,那我們今天的故事也就無從談起。

  可往往就有一些“獨頭”,是會屹立在繁華過後的廢墟中,獨自起舞的。

  近江西路47號,靠近頂級CBD錢江新城的邊緣,近江美食圈最後的骨氣—“味之緣”像分割線般處着。它以不足50平的一層空間,加十幾張桌子頂在這裏,彷彿告訴那些高聳入雲的高樓,我纔是近江的“文脈”哦不,是“食脈延續”。

  它的信心從何而來?因爲厚重!

  “味之緣”的一碗蹄膀,就可以給你答案。

  無論是誰,只要是經歷過的人,重重得撕咬一口它家的椒鹽蹄膀,便不自覺又回到了幾年前,近江美食的鼎盛時期。

  一根大骨置於盤底,紅亮的蹄膀肉被刀一片片切下,肉眼就看到出來肉嫩質細。夾一塊蹄膀肉入口,滿口盡是蹄髈的鹹香氣息。

  蹄膀炸得焦焦的外皮是最好喫的,因爲炸的時間較長,蹄膀的皮下脂肪已經融掉多半,故而喫起來並不覺得膩。幾塊蹄膀肉下肚,已有了明顯的飽腹感,如果一個人喫這道菜,可以分兩頓。

  這份蹄膀,僅需48元。

  這應該是小鬧喫到的最好喫的蹄膀之一。“味之緣”的招牌並不是很顯眼,從遠處看,還會被門前茂密的樹擋掉一個半個字,猶如青面獸楊志臉上的拿道疤一樣。

  △味之緣 近江西路47號

  這家店雖然其貌不揚,看上去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餐館。沒人會想到就是這家不太起眼的小店,點燃了不少近江人的味蕾,延續了近江美食圈的香火。

老闆姓汪,江蘇連雲港人,今年42歲,已經在這做了整整12年蹄膀了。大約是二十年前來的杭州近江,做過駕駛員,做過保安,後來覺得給別人打工沒意思,就自己開了這家飯店。老闆本身也非常喜歡蹄膀,覺得自己蹄膀是最好喫的,就把它打造成了招牌菜,每一位新來的客人最先推薦給他們的一定是蹄膀。

  “基本上我們每天能賣出幾十只吧,週末人是最多的。”說到燒蹄膀的祕訣,老闆笑稱根本沒什麼訣竅,“就醃好,然後調料擺對就好了”,至於怎麼調料纔算是擺對,油炸火候如何掌控,老闆笑而不語。“其實我們主要就是實惠,其他蹄膀做得好喫的飯店,至少比我們貴二十塊錢左右。”

  “我們這家店招牌菜蠻多的,比如那個土鍋魚頭也很好喫的,不過我最推薦的還是蹄膀。”說到蹄膀,老闆掩不住自己自豪的表情。

  “最早的時候都沒什麼人來。不過老話說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慢慢地,人就越來越多,店裏總是坐不下,大概四、五年前我們就把店面擴張了,把對門的店鋪買下來了。這樣這邊坐不下的客人可以坐對面。”

  小鬧去的時候是中午時分,店裏食客很多,我們等了許久才空下來一張桌子。在風捲殘雲般的瓜分完整盤蹄膀後,我們和店內幾位食客稍微聊了聊。

  小鬧旁邊坐着兩個年輕人,旁邊放着攝影包,稍高的年輕人說他叫溫瀚,是長沙人,畢業後來到了杭州工作,是一名職業攝影師,今天剛好在附近拍片。“我幾乎每次路過這邊,偶爾在附近拍片都會來這邊喫飯,”溫瀚指指桌上只剩骨頭的盤子,“我主要就是來喫這個菜。”

  小溫旁邊的同事插嘴道:“這個長沙佬冒挑食嘞,他說好喫的東西不多的,他說好喫就是真好喫。”

  店裏還有一對老夫妻帶着小孫子在用膳,大伯叫陳建軍,大家都叫他老陳“我家就住旁邊近江七園,家裏不高興燒飯麼就跑出來喫飯了咯,也帶孫子蕩蕩,不然一天到晚蹲在空調房裏身體要弄壞了。這個蹄膀我自己怎麼燒都燒不出來,老闆教了我幾次我怎麼燒就是沒這個味道。他們家醬鴨也很好喫的。”

  一直到小鬧離開的時候,店裏還有幾桌客人在喫飯。

  老闆和我們道了別,衝廚房打了聲招呼,又一隻蹄膀下了鍋。

  味之緣

  地址 | 杭州上城區近江西路47號

  電話 | 0571-86510329

  時間 | 9:00 am - 9:00 pm

  文 / 華仔 Psychok

  攝影 / 華仔

  編輯 / 金耶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