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衆集天時地利人和三位一體得到了快速發展,可以說在沒有普及雙離合變速箱之前的大衆汽車還是很不錯的,經典捷達王、桑旅、Passat領域都是令人印象深刻且駕駛體驗不錯的量產車,不過也不能否認大衆系在該階段存在的問題:燒機油。於是大衆開始推出了DSG系列的DQ200型七檔乾式雙離合,這臺機器使用幹摩擦式離合器沒有任何油液會產生阻力,交叉式換擋實現了超高的換擋效率,在這種組合下變速箱可以讓汽車的性能更直接的體現。

任何品牌的汽車都有優缺點,只是有些瑕不掩瑜、也有些瑜不掩瑕,大衆汽車屬於後者。

大衆是國內合資品牌進駐較早的洋品牌,在1984年與上海汽車集團合作,於1990年和第一汽車集團合作,自此南北大衆成立。由於進入較早且引進的經典車型桑塔納符合國內路況,當然重點還是特殊時期大衆汽車開出的條件相對不苛刻;所以從公商務用車爲起點,大衆汽車確立在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統治地位。

廟堂用車文化會影響民間用車,這是各個國家汽車發展史都出現過的現象;大衆集天時地利人和三位一體得到了快速發展,可以說在沒有普及雙離合變速箱之前的大衆汽車還是很不錯的,經典捷達王、桑旅、Passat領域都是令人印象深刻且駕駛體驗不錯的量產車,不過也不能否認大衆系在該階段存在的問題:燒機油。

從帕薩特到邁騰在到途觀,主品牌的早期量產車均存在嚴重燒機油問題;高端品牌包括奧迪旗艦SUV也不例外,使用過的車齡在8年左右的Q7嚴重到不足2000公里損耗一升機油,用車成本真的是非常高。而大衆對機油損耗的標準解釋一度按照80年代的老舊標準,而2003年的新標準已經要求額定功率全負荷運行,機油和燃油的消耗量不得超過0.3%,大衆已經嚴重超標了。

關於機油問題直到近幾年才得以解決,從升級了不在特殊的蜂巢樁缸套,再到油氣分離器的變化,至少三代機基本解決了燒機油問題;但德系車對動力的調教仍比較極端,非常早的渦輪增壓峯值轉速使發動機始終處於高溫高壓的運行狀態,在這種工況下運行的發動機仍會比其他車系的增壓機更早的出現機油損耗問題,不過問題不僅限於大衆,BBA也是一個沒少。

在機油問題基本解決之後,大衆汽車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高價低質,問題集中體現在配置和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有百年曆史,但是因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所以始終沒有在民用車領域推廣;但是大衆汽車敢於嘗試新鮮事物,當然主要目的還是雙離合能夠節省製造成本。於是大衆開始推出了DSG系列的DQ200型七檔乾式雙離合,這臺機器使用幹摩擦式離合器沒有任何油液會產生阻力,交叉式換擋實現了超高的換擋效率,在這種組合下變速箱可以讓汽車的性能更直接的體現。(下圖爲結構參考)

但是幹摩擦式離合器只適合賽場,因爲那裏不會堵車;而真實路況中頻繁的堵車則要頻繁的換擋,每一次換擋奇偶數擋的頻繁切換總會讓離合器頻繁半聯動。

半聯動指離合器動盤與靜盤的滑動摩擦(不同轉速),通過半聯動能讓動力只輸出一部分以讓換擋後加速更加平順,但是半聯動也會快速的磨損離合器,且磨損的過程中會產生高溫,高溫會加速損壞離合器。DQ200乾式雙離合被要求召回很多次,但直到目前爲止仍在使用,原因無非是大衆起步早有市場基礎,品牌影響力夠大而已。

目前DSG系列有DQ250、380、381等多臺溼式雙離合,將離合器浸泡在有牆內利用變速箱油潤滑,這種設計才能夠保證質量穩定且耐用性高;有更好的選擇而讓堅持使用DQ200,只能說願者上鉤了,即使出問題也別抱怨,自找麻煩。

使用這臺變速箱的車有:朗逸、寶來、速騰、邁騰帕薩特1.4T版、探歌、途嶽、Tcross等等,總而言之使用1.2T和1.4T發動機的兩驅車除途觀絲路版以外基本都是這臺機器,價格覆蓋10~20萬全部範圍。

除變速箱差以外懸架和車身結構用料也比較差,扭力梁用到15萬級、消費級轎車還有一些沒有防撞梁、車身結構應該加強的位置主要爲“應試”,品質確實相當低。大衆汽車目前值得選擇的只有帕薩特、邁騰的2.0T版,以及輝昂和途昂,其他量產車還談不到物有所值,車標的價值是指導價的1/3到一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