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破碎是什麼感受?估計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體會。不久前,花季少女小文(化名)因爲脊椎破碎,只能痛苦得癱在浙大兒院湖濱院區骨科的病牀上,那幾天是小文和父母這輩子中最黑暗漫長的日子。可現在,小文心情身體恢復得不錯,心情也很開朗,這多虧了浙大兒院骨科專家葉文松爲她手術治療,沒多久她就可以站起來走路了。

一個多月以前,14歲的小文放學後從4樓陽臺墜落,幸運的是墜落後砸到停在樓下的轎車上,緩衝後才掉到地面。當時,她的父母聽見一聲悶響,隨後就是路人的驚叫聲,往窗外一看發現女兒正躺在地上,趕緊衝到樓下,通過120將她送往醫院。那時,小文神志清醒,但身體卻不會動了。

在當地醫院後,小文做了CT檢查,檢查發現她的胸椎、腰椎、左側骶骨、髂骨、恥骨及尾椎骨都有骨折。小文生命體徵很不穩定,爲了挽救她的生命,她被連夜轉往浙大兒院濱江院區,並在外科重症監護室接受急救。

3天后,小文生命體徵基本穩定,然而她雙下肢無法移動,軟軟的沒有力氣。醫生結合磁共振結果,初步判定她可能因爲脊髓受壓損傷了神經,如沒有更好的辦法治療,孩子可能會癱瘓。聽到這個消息,小文及其父母幾近崩潰,沒人能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

爲了能給小文一個美好的未來,湖濱院區脊柱專家骨科副主任葉文松醫師專程爲小文會診,葉主任與家長溝通後,建議讓小文接受手術。4月4日,小文在墜樓五天後住進了浙大兒院湖濱院區骨科病房。

當時,因爲高處墜落傷,孩子身上多發骨折,胸8椎體壓縮骨折、胸9椎體骨折、腰3椎體爆裂骨折並椎管略狹窄,腰3、4右側椎板及腰3左側橫突骨折、左側骶髂骨骨折,左側恥骨下支骨折,左髂臼前脣骨折,可以說身上比較重要的骨頭都摔斷了。同時,墜落傷也造成內臟受損,肺挫傷、肝功能損傷,女孩的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那幾天,葉主任組織了多次的會診,最後骨科團隊認爲儘管手術難度大,還是可以搏一搏,專家們爲小文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葉主任說“儘管手術難度大,有可能加重甚至產生新的神經症狀的風險,但是不手術,孩子未來可能只能躺在牀上。手術一方面,是維持脊柱的穩定和對軀幹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解除下肢無力,疼痛,麻木神經症狀。作爲醫生,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要努力搏一搏。”

4月11日8點30分,小文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室內醫生細緻入微,將孩子破碎的十幾塊骨頭一一復位,其中最要緊的是把孩子破碎的脊椎復位。要知道,椎管內是脊髓,一旦脊髓損傷或被碎骨頭壓迫,孩子就面臨截癱的風險,只有清除破碎的脊柱、修正脊柱才能爲脊髓減壓。說起來容易,可實際操作特別不容易,要求醫生膽大心細,心靈手巧。因爲脊柱周圍的神經根,負責下肢的感覺運動,容不得半點損傷、壓迫,手術中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孩子截癱,或是未來產生神經痛。

時間一分一秒的度過,手術室外父母在揪心等待,手術室內每位醫生都全神貫注,像修補破碎的瓷器一樣,一點點兒的做着精細的手術。孩子骨折特別嚴重,醫生們耐心的用椎弓根釘棒將破碎的骨頭進行系統固定,共用了6枚椎弓根釘、2根釘棒才完成了所有的修補、固定工作。7個小時後,手術成功了,葉主任終於是舒了一口氣。因爲站立時間太長,醫生們腿腳都麻木了,身上的手術衣也被汗水打溼了。

浙大兒院湖濱骨科醫護團隊

術後,小文的狀態非常好,恢復得也很快,術後第二天精神狀態已經明顯好轉。小文的父母也很高興,他們說:“孩子胃口很好,沒怎麼見她喫痛!”。沒過幾天雙腿就有知覺了,能在牀上移動、且能抬高雙腿,這說明小文下肢肌力完全恢復了。

目前,小文因有下肢骶尾部及骨盆骨折,暫時都還只能臥牀休息。葉主任說,預計一月後,她的骨盆骨折癒合穩定後,就可以試着下牀活動了。

葉主任提醒各位家長

孩子高空墜落的新聞屢見不鮮,給孩子和家庭都帶來不幸。平時,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並加強對孩子運動及安全方面的教育,避免悲劇的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