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子瞎叨、槓精挑事,不小心陷入網絡騷擾事件中,媒體人如何拯救自己?是直接開懟,還是默默隱忍?此刻,你需要一本江湖上新鮮出爐的修煉手冊。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貼心地從自家口袋掏出了這本手冊,請跟隨指尖往下閱讀,練就一身清奇骨骼。

網絡騷擾已經威脅到職業生涯

小說作家、編輯Stephanie Feldman第一次發現自己身份被盜用是在工作的時候。她遇到的情況並不是社會安全號碼或銀行信息被他人盜取,而是她的生平經歷被人複製利用了。

通過從Stephanie的職業網站上竊取頭像並創建新的Twitter賬號,一個匿名人發起了一場有效的模仿運動——非常虛假地將Stephanie刻畫成一個支持白人種族滅絕論的極端分子。“女權主義者的行動清單:打掉所有白人男嬰。”假扮的Stephanie在Twitter上發佈了一系列可惡的信息,直接威脅到真正的Stephanie的身份。但她的攻擊者沒有就此收手,下一步他們聯繫了Stephanie工作的大學,試圖讓她丟掉工作,接着又聯繫了她所在的媒體機構……

被攻擊後的一段時間裏,Stephanie不得不被迫接收那些令人不悅的評論和消息,或是不得不從社交媒體中抽離一小會兒,然後又繼續覈查“她”網上發佈的內容。儘管面臨這種情形,但Stephanie知道,如果徹底退出網絡話語空間,那無異於職業生涯的自殺。

“我無法退出社交媒體,不然我該怎麼辦?”Stephanie說道,她現在十分困惑。“這是我和其他作者聯繫和推銷自己書籍的方式。”即便如此,她還是害怕不敢在Twitter上發佈自己的新書Who Will Speak for America?的信息,因爲擔心自己忠實的讀者會成爲類似的網絡騷擾行爲的受害者。

然而,Stephanie的情況並非特例。如今,許多作者像Stephanie一樣,都依賴於社交媒體來推廣作品,保持業內聯繫。紮根社交媒體已經成爲一種職業需要。出版社會要求自家作者在圖書發佈前在社交媒體上保持活躍狀態;自由撰稿者爲了保證工作,也經常要依賴於強大的網絡搜索能力。但是,網絡騷擾可能會導致作者遠離線上社區,或無法發表作品。

網絡騷擾下誕生的寒蟬效應

美國筆會(PEN America)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網絡社區內存在着寒蟬效應

Lindy West、Roxane Gay、Jessica Valenti等作者多年來一直呼籲,要對網絡騷擾保持警惕。然而,社交媒體公司的反應卻不一致,他們宣稱一種觀念過時卻又十分盛行的態度,即網絡騷擾並不是“現實生活”的問題,再加上對邊緣羣體的憎恨不斷強化,這都使得網絡騷擾越發猖狂。

與此同時,受害者們卻只能自行艱難面對這些仇恨問題,努力向外界發聲,保護自己的聲譽。這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對可能沒有機構支持的自由撰稿者、新興作家、同性戀作家和非白人作家而言。

在幾家維護記者、劇作家、詩人、作家和編劇利益的合作機構幫助下,美國筆會在2017年秋季調查了230多位作家與記者,主題是關於網絡騷擾如何影響他們的線上工作與生活。該調查還特別找了一些之前受過騷擾的受訪者。在這項調查中,“網絡騷擾”被定義爲以下五種線上行爲:反覆發佈煽動性或仇恨性評論;網絡跟蹤;人身威脅;未經同意發佈色情圖片;公開發布私人信息。

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曾對網絡騷擾有過非常激烈的反應,包括停止發表作品、永久刪除社交媒體賬號和擔心自己或身邊人的安全問題。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因爲網絡騷擾而會在寫作中規避特定的話題,其中也有16%的人會刪除社交媒體賬號。37%的受訪者感覺網絡騷擾破壞了他們的聲譽。另外有62%的受訪者表示,網絡騷擾影響了他們的個人生活和健康。

專業手冊應對網絡騷擾

目前,美國筆會發布了電子版的《網絡騷擾手冊》來幫助作家和記者應對這一問題。儘管調查對象比預期的年齡更大,和包含更多白人(這表示調查結果沒有反映人口統計學意義上的網絡騷擾現實),但這份調查的結果從自由表達的角度來看,還是相當令人震驚的。

對作家和記者羣體而言,寒蟬效應的消解需要寫作羣體、科技公司和推廣團體之間就未來走向進行一次嚴肅對話。比如,科技公司如何有效透明地減少自家平臺上的騷擾現象?當科技平臺無視求助需求時,受害者還有什麼求助渠道?媒體和新聞編輯室如何在自家作者(包括給他們供稿的自由撰稿者)遭遇網絡騷擾時進行支援?當一個人所謂的自由言論與他人的相沖突時,會發生什麼?

雖然這都是一些老問題,但至今也沒有明確的解答。不過在這份《網絡騷擾手冊》中,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通過調查研究,以及與作家、記者、編輯、心理健康專家、大學教師、反網絡騷擾專家和數字安全專家的對談,該手冊爲網絡騷擾的受害者提供了以下八條策略和資源:

逐步指導——強化個人數字安全和防止隱私泄露;

新式構想——在網絡騷擾事件中建立支持性的網絡社區;

健康信息——包括危機支持和之前受過網絡騷擾的心理學家的建議;

溝通指導——如何跟專業人士和身邊人交流網絡騷擾問題;

結盟指南——對象爲有意打擊網絡騷擾的盟友與證人;

機構實踐——新聞媒體機構面對網絡騷擾事件如何強化機構支持;

法律資源——提供針對網絡騷擾的法律求助渠道,爲沒有法律代表的作家提供無償法律資源;

一手資料——來自不同作家羣體的第一手網絡騷擾資料。

《網絡騷擾手冊》目錄

在受訪的作家和記者中竟然發現,有一羣人均表示,在陷入網絡騷擾事件時會覺得很孤獨無助。這份《網絡騷擾手冊》希望,能夠聲援有同樣感覺的作者和記者們,可以助力他們爲保護自己、甚至反擊網絡騷擾的行動。最重要的是,從長遠來看,該手冊希望可以幫助作者們在面對網絡騷擾時不至於失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