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白領每天上班大部分時間都是坐着,爲什麼還是這麼累呢?美國社會學家霍赫希爾德(Hochschild)給出了他的答案:因爲除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外,還有一項同樣艱辛的付出被忽視了,這就是——“情緒勞動”。而且,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到人際互動,員工都可能需要進行情緒勞動。

如:創意人員面對不懂裝懂、不尊重專業的客戶,要付出誨人不倦的情緒勞動;下屬面對因爲心情不好而粗暴無禮的上司,要付出委曲求全的情緒勞動;甚至面對拿腔拿調、不願配合工作的同事,你也要付出虛與委蛇的情緒勞動……。

社會學家把情緒分解成兩個維度:

* 你的真實心情如何,這叫情緒感受

* 你表現出來的情緒是怎樣的,這叫情緒表達

他們認爲:“情緒表達”和“情緒感受”的差別越大,你付出的“情緒勞動”的工作量也越大。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職場要求的“情緒表達”都是積極的正能量,包括樂觀、激情、滿意、奮發等等。所以,當我們當天的“情緒感受”很糟糕時,我們通常有兩種辦法解決:

1、“改變情緒表達”——假裝開心,隱藏壞情緒。很明顯,此時的情緒表達和情緒感受的差別大,情緒勞動成本高;

2、“改變情緒感受”——自我說服,意識到壞情緒並不是自己唯一的選擇,引發自己正面的情緒感受。此時與職場要求的情緒表達一致,情緒勞動成本也隨之降低。

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種做法:

很多人把“情緒管理”等同於第一種“改變情緒表達”,因爲它有一個明確的行動。但情緒勞動理論告訴我們:“改變情緒表達”的成本一旦付出,人們就會期待相應的回報。但是,“情緒勞動”不一定會有回報;一旦回報不如意,你的心態反而會更糟。

積極心理學認爲,情緒表面上是不可控的,但實際上它是我們的主觀選擇,是我們把現有結果的合理化了。比如說:失戀很痛苦的時候,你會回憶什麼呢?是那些美好的日子,還是吵架吵得一塌糊塗的場景?

答案肯定是前者,因爲“那些美好的日子”是對你現在痛苦情緒的合理化解釋。也就是說,失戀的痛苦一開始是自然的,但到後來,卻成爲你的主動選擇。這就是“自我合理化”,從而達到“改變情緒感受”的目的。

所以,職場上大部分的情緒都是“自我合理化”的結果——所謂“調整情緒感受”,就是指選擇那些“對事實更積極的看法”。

因爲情緒的特殊性,看不見也摸不着,有一些沒有回報的低效“情緒勞動”並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而是不斷重複、不斷消耗自己有限的幸福感,日積月累、長此以往,最終壓垮了我們的人生。

可見,“改變情緒表達”是治標,“控制情緒感受”纔是治本。但是,可怕的是——你每天都在控制情緒。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有些人一開始熱情高漲,後來就變得冷淡了?因爲那些高於回報的付出,必然不能長期堅持。也許並不是他們的熱情被消磨了,而是剛開始假裝喜歡,後來“情緒勞動”的成本太高,實在裝不下去了。

所以,控制不住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居然每天都在控制情緒。這麼昂貴的成本,你能支付到什麼時候呢?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套正念呼吸法來緩解疲憊:

1、練習基本姿勢:

- 坐在椅子上(挺直脊背、不靠椅背);

- 不吸肚子,手放在大腿上,不交叉雙腳;

- 閉眼(要是睜眼的話,目光望向兩米以外)。

2、有意識的關注身體的感覺:

- 觸感(腳底踩在地板上的觸感、屁股坐在椅子上的觸感、手放在大腿上的觸感等);

- 身體被地球牽引的重力感。

3、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 有意識的關注與呼吸有關的感覺(空氣吸入鼻腔時是什麼感覺?吸氣、呼氣時胸腔和腹腔發生了什麼變化?呼吸間的停頓是怎樣的?每一次呼吸的深度一樣嗎?……);

- 無需深呼吸和控制呼吸(沒必要去控制呼吸或改變呼吸習慣,就像平常一樣自然的呼吸即可);

- 給呼吸編號效果更佳(給每一次呼吸編號:如1、2、3……10,到10之後再從1重新編號)。

4、走神時:

- 意識到自己走神後要迅速調整狀態,輕柔地、緩緩的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呼吸上;

- 走神是在所難免的事情,無需責備自己。

* 小貼士:

- 無需花費較多時間,一天做5~10分鐘即可,最重要的是要每天堅持;

- 一定要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方練習(因爲大腦喜歡“規律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