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對周杰倫新歌《不愛我就拉倒》歌詞的吐槽刷屏了。爲了不讓周董一世“音”名毀於歌詞,據說粉絲都在衆籌請方文山出來幹活了。

創作歌手裏誰的作詞水平更高?汪峯或是最被高估的一位

說到歌詞,我們不免有了這樣一個疑問,一大幫知名的創作歌手裏,究竟誰的歌詞水平更厲害一些?

其實,我們發現,所謂創作歌手,其實就是會作曲的歌手。至於歌詞,真的沒那麼重要。不擅長寫詞,可以找人合作嘛,不影響他成爲優秀的創作歌手。但如果只會寫詞,不會作曲的話,就不能稱之爲創作歌手了,比如劉德華。

例如周杰倫有方文山,林俊杰有林秋離,黃家駒有劉卓輝……

以上三位是臺灣、新加坡和香港的創作歌手代表,再看內地,這些年風頭正勁的創作歌手無疑是汪峯了。但汪峯跟他們不一樣,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自己詞曲包辦。他極少爲他人創作歌曲,也從未請別人爲自己創作歌曲,編曲除外。

創作歌手裏誰的作詞水平更高?汪峯或是最被高估的一位

爲什麼汪峯能自己一手包辦,而不用跟填詞人合作呢?是不是汪峯的作詞水平段位很高?

從外界普遍評價看來,汪峯被稱爲人文歌手、搖滾詩人,歌詞似乎很受推崇。不過也有人認爲,汪峯的作曲能力優秀,而作詞水平卻被嚴重高估了。

是的,汪峯很多歌詞粗看似乎很牛逼,但仔細分析後發現並不高級,有時只是在刻意堆砌一些有衝擊力的詞語,有時就是在別人的作品裏找靈感。總體作詞水平,應該只能算中等偏上的水準。

關於燭骨梗

說到汪峯的歌詞,就不能不提一下燭骨梗了。

汪峯在《北京北京》裏把“蝕骨”寫成“燭骨”,然後一直這樣唱着,至今在網上仍有很多人不相信是汪峯的錯誤,還扯上了泰戈爾的一首莫須有的詩。可是在另一首歌《地心》裏,又有一句“旅程不過是場善意的燭骨銘心”,又作何解釋?此外,汪峯還曾經把“龜裂”唱成“gui lie”等等。

我認爲,汪峯即使是學院派,但畢竟主攻是音樂,中國漢字文化本就博大精深,偶有錯漏也可以理解,如果身邊有個更專業的詞人合作,可能就會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

關於半壁鄭鈞梗

網上曾流行一張汪峯與鄭鈞的對比歌單,從上面看到汪峯很多歌名與鄭鈞的歌名高度雷同,且創作時間都在鄭鈞之後,被人嘲笑原來半壁江山是拆了鄭鈞的江山呀。小編首次看到也喫了一驚,以爲是惡搞的,後來查證確是這麼回事。

創作歌手裏誰的作詞水平更高?汪峯或是最被高估的一位

雖然說,歌名偶爾雷同算不上什麼事,跟抄襲也搭不上邊,但是,同爲搖滾歌手,你的歌名大面積地與前面別人的歌名出現雷同現象,如果說是純屬巧合,打死也沒人相信吧。

也許汪峯當時是聽到鄭鈞某首作品,咦,不錯,幸福的子彈,挺詩意的,我也來一首。於是有了《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

說老實話,上面列出的作品,鄭鈞的我一首沒聽過,汪峯的倒是聽過很多。本來你是可以超越別人的,可你卻在歌名上借鑑別人,這無疑是減分的行爲。

由此也看得出,汪峯在歌詞的原創性方面算不上大師,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觸發靈感,而不是像個真正的詩人一樣自創經典。

創作歌手裏誰的作詞水平更高?汪峯或是最被高估的一位

 光明

既然連歌名都要借鑑,那在很多歌詞內容中就更容易看到別人的影子了。比如汪峯的經典作品《光明》,與詩人食指的作品《相信未來》一對比,就可以看出明顯的模仿痕跡。

食指: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汪峯:當灰燼查封了凝霜的屋檐

食指:當我的紫葡萄化爲深秋的露水

汪峯:當車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

食指: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汪峯: 也許迷途的惆悵/會扯碎我的腳步/雖然失敗的苦痛/已讓我遍體鱗傷

……

另外,汪峯喜歡在歌詞中大量運用“孤獨”“彷徨”“迷惘”“死去”“活着”“黎明”“生命”“夢想”“青春”“小鳥”“石頭”等字眼,讓人陡生極具人文深度的即視感。

創作歌手裏誰的作詞水平更高?汪峯或是最被高估的一位

總之,還是那句話,我不否認汪峯老師是一位優秀的創作歌手,在所有創作歌手裏,他的歌詞水平也是十分高的。但我還是覺得,其歌詞水平確實是被大衆高估了的。

雖然他也曾經寫過不少優質的詞作,但作爲一位高產的創作歌手,勢必難以保證高質量的歌詞長久供給,結果就會重複自己或借鑑別人,或者寫出平庸之作。他其實是可以找一位同樣優秀的詞人來幫他,就像周杰倫、黃家駒等創作歌手一樣,雖然自己偶爾也寫詞且寫得不錯,但在沒有靈感時,還是把這檔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幹吧。如果勉強自己去幹,寫出太過隨性的歌詞,歌迷也不買賬啊,這次周杰倫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

但也許是由於汪峯老師超常的執着和自信,所以多年來堅持自己一手包辦,也是令人欽佩。


相關文章

四地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創作歌手分別是誰?他最有爭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