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能捕食動物的植物確實存在,這主要有產於南亞和澳大利亞的豬卷草,茅膏菜與產於南美的捕蠅草及瓶子草等。人們對李奇的食人樹故事深深着迷,充分說明了我們對這種想法感到非常恐懼。

  動物喫植物爲生是一件正常或不足爲奇的事,那麼植物捕食動物,你會感到驚訝嗎?世界上真的存在捕食人或動物的植物嗎?如果存在,它們是怎麼捕食人或動物的?我們看看下面的介紹!

  這個問題要分兩句來回答。首先,能捕食動物的植物確實存在,這主要有產於南亞和澳大利亞的豬卷草,茅膏菜與產於南美的捕蠅草及瓶子草等。

  這些植物大都生長在熱帶沼澤地帶,因爲這類地區往往土壤貧瘠,所以植物 不得不捕食動物以增加營養。下面我們就來揭開這可怕的食人樹之謎。

  南美的捕蠅草

  馬達加斯加島現在仍是草木叢生,對外界來說,它仍存在一些未被開發的地區。在這裏生長的90%的自然菌羣,在世界其他地區根本看不到。它是一個叢林,一切都有可能潛伏在裏面。

  德國探險家卡爾·李奇博士(Carl Liche)手持彎刀,帶領着一隊當地的穴居土着--姆科多(Mkodo)人進入叢林深處。到達一個空曠地時,李奇突然停下了腳步。

  恐怖食人樹

  眼前的景象是任何一個白人都不曾見過的:一根“像八英尺高的菠蘿”的樹幹上長着濃密的葉片,樹葉從樹頂一直垂到地面上,7英尺長的卷鬚向四面八方伸展。

  李奇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開始跟他的英國助手交談,並注意到那些當地人開始變得非常興奮。他們把一名姆科多婦女推向那棵大樹。並開始祈禱。

  該婦女喝了從食人樹裏滲出的一種非常奇怪的液體後,變得“非常瘋狂,開始竭斯底裏的大喊大叫”。聖歌在繼續,只見“那棵原本慵懶的像死了一樣的殘暴的食人樹,突然恢復了野性的活力。”

  卷鬚像蛇一樣快速伸出,勒緊婦女的脖子和身體,使她無法呼吸。那個婦女的尖叫聲變得越來越弱,最後完全消失了。

  時樹葉把她一層層包裹起來,直到不留一絲縫隙。10天后李奇重新回到這個地方,然而他在那顆樹下只看到一堆白骨。

  關於馬達加斯加島食人樹的故事,是殖民時代一些人爲了吹噓編造的一個故事。該故事最早出現在《南澳大利亞記事報 (South Australian Register)》上,這篇文章顯然是李奇所寫。

  捕食動物的植物

  這篇文章一經發表,便不脛而走,立刻傳播開來。1887年中美洲在報告中宣稱找到了類似的樹,這種樹被稱作雅特夫(Ya-Te-Veo)。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有關食人植物的故事不斷出現在神話和電影中。

  然而問題是,李奇所說的一切不可能全是真的。20世紀研究人員對這次事件進行調查,結果並沒發現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李奇的故事是真的,或者確實有李奇這個人。

  長着圓圓的葉子的茅膏菜

  對神祕動物進行調查的人被稱作cryptozoologists,他們以容易聽信那些奇奇怪怪的說法而聞名。茅膏菜利用自身鮮亮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蟲落在葉子上突出的“腺狀觸鬚”上;

  世界各地都有食肉植物,大部分分佈在更加傳統的營養源不存在的地方。有人在愛爾蘭的沼澤裏發現長着圓圓的葉子的茅膏菜。

  沼澤所具有的自由流動的性質,意味着大部分營養成分都會隨着流水而流失。爲了適應這種環境,茅膏菜必須依靠進化,利用不同的營養源——動物獲得營養成分。

  茅膏菜利用自身鮮亮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蟲落在葉子上突出的“腺狀觸鬚”上。

  昆蟲降落在上面後,茅膏菜利用黏液把它粘住,然後每一根觸鬚都開始向昆蟲彎曲,把它團團圍住,讓黏液把它粘得更牢。

  接着茅膏菜開始利用消化液分解昆蟲的軟組織。幾天後,這個微型“棺材”會再次打開,把昆蟲的殘骸拋入風中。

  這段描述聽起來似曾相識,跟食人樹的故事有幾分相似。

  昆蟲降落在上面後,茅膏菜利用黏液把它粘住

  達爾文本人對食肉植物非常着迷。他進行很多次試驗後認爲,茅膏菜的運動感官比人體內的任何神經都更靈敏。我們習慣認爲植物是不能移動的,而且也是無害的,然而有些植物卻並非如此。

  食人樹故事一直流傳

  人們對李奇的食人樹故事深深着迷,充分說明了我們對這種想法感到非常恐懼。也正因爲如此,食人樹的故事纔會長盛不衰,一直流傳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