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皇家空军装备的F/A-18D战斗机已经服役近22年。这批战机是该国于1997年引进的。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马来西亚与周边几个国家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由于自身国力的原因,除了新加坡可以制造一些军事装备外,其他几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主要靠进口。

马来西亚皇家空军当初采购这批战机时的数量很少,一共只引进了8架。这个采购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通常一个战斗机中队战斗机的数量一般在20到24架之间。不知这8架F/A-18D战斗机会以一种什么样的编制出现。这批战机平常主要部署在槟城。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F/A-18D战斗机是作为一款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服役的。其采用了特别粗壮的起落架。后来这型战机大量出口到欧洲中东多个国家。但是在这方面并没有做相应的减化。理论上这批战机还是具备舰上起降的能力。但是由于很多出口的F/A-18D战斗机属于空军的编制,以陆基战斗机的身份服役,所以并没有相关的训练。

在机身做工上,F/A-18D战斗机作为一款西方国家制造的战机,在模块化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西方战机与俄制战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后期升级比较方便。并且是日常使用中,维护也更为方便。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大量采用铰链,可以开闭的舱门。

与F-16战机不同的是,F/A-18战斗机在研制初期开始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早期服役的时候也是问题多多。美国海军很多一线维护人员,喜欢称大黄蜂战斗机是一款塑料制造的飞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塑料虫。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这架战机在垂尾上,做工还是区别于F-16战机那样以铝合金材料为主的战机。另外近距离看也可以看到大量的铆钉。目前现役战机,只有美国空军的F-22,F-35和我国的歼-20在机体工艺上更高一个档次。

F/A-18D战斗机进气道侧面的特写。为了降低附面层对进气道的影响,可以看到这里的设计还是很特别的。注意进气道与机身之前也有棍子哦。我国空军的歼-10战机进气道相似的棍子一起不受人待见。其实很多国家的第三代战斗机,相同的位置都有相似的设计,只是由于角度问题没有被人发现。

F/A-18D战斗机进气道侧面一些细节,可以看到在大量可以拆卸的舱盖。本文所有渣图均为航空新视野原创摄影。

F/A-18D战斗机后机身侧面特写,可以看到,经过22年的使用,这批战斗机经过多次维修,旧化的痕迹非常重。西方制造的战斗机虽然先进,但是有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战斗机作为一种军事工具,跟很多机器一样,使用时间长了,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与欧洲那批最早服役 的F-16战机相比,马来西亚皇家空军这批F/A-18D战斗机的保养情况并不好。可能与东南亚地区湿热的环境也有关系。

如今马来西亚皇家空军1995的服役的米格-29战机于2016年时前后已经全部封存。但是这批F/A-18D战斗机经过多次升级后,目前可以使用绝大部分美军制式武器,相信未来还可以服役十多年的时间。透过这两种中型战机的对比,可以看到西方战机与俄制战机在一些设计和使用上的区别。我国航空工业未来在战机设计和制造上,会走哪一条路,相信我们自己已经早有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