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有很多著名的幼兒教學模式,目前來說我國幼兒園常見的幾種教學模式有蒙臺梭利、華福德和瑞吉歐。那這幾種教育模式又是什麼教學理念呢,我們如何判斷哪種教育模式的幼兒園更適合自己的孩子呢?今天YUNLU幼兒園設計中心來爲您分析一下這三種教育模式。

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教育可能是最廣泛運用的一種教育模式了。它是由創始人,意大利的瑪利亞·蒙臺梭利命名。她強調教育者必須尊重兒童的獨立性,相信兒童的潛在天賦,爲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自由的環境。蒙氏教育幼兒園的老師除了必要的教學活動外,不會主動去教和幫助孩子,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觀察孩子的行爲,他們鼓勵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研究,認爲這是對兒童的尊重。當然,他們也不會讓兒童爲所欲爲,蒙特梭利曾說過:“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纔是真正的自由。”,他們會制定一些原則,在給予兒童自由的同時也會注重對紀律和規則的培養。

因爲注重兒童的獨立性和在社會環境下的培養,所以蒙氏教育的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都比較理性,不吵不鬧,會對一件事情非常專注。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童真和這個年紀該有的“幼稚”。

華德福

華德福教育,是一種以人爲本,注重身體和心靈整體健康和諧發展的全人教育。他們注重規律性,將兒童的成長分爲三個階段,每七歲爲一個階段,針對不同階段的特徵來設置教學內容。學前教育更注重孩子通過模仿完成對世界的觀察、探索。他們不提倡過早的讓孩子進行學科學習,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壓力,他們崇尚自然與想象,注重孩子的感官體驗,所以在華德福的課堂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遊戲。他們也注重儀式感,他們會在飯前進行禱告,會在一些大型的節日時舉行一些活動,他們的課程中也會包含一些宗教的東西,而且因爲他們注重精神世界,對物質有牴觸,所以他們不允許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等。

瑞吉歐

瑞吉歐最著名的理論,就是“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他的教育理念是自由、開放、尊重幼兒發展潛能的教育方法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課程中對“互動關係”和“合作參與”的強調,爲兒童的發展提供了多種機會和途徑。瑞吉歐的課堂學習很“隨意”,會根據具體情況和兒童的喜好、要求來更改課程內容,所以有的時候會因爲受到一些主觀或客觀因素的影響,使教學過程和效果產生不定性,這就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了。鑑於國情,大部分國內的幼兒園沒辦法把他的理念做到理想化。

這三種教育方式由於側重點不一樣,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弊端,但是他們有一個個特點,都注重兒童的個性發展。YUNLU幼兒園設計中心認爲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自己孩子自身的特點和需求來進行判斷和選擇,教育理念固然重要,但教育環境等因素同樣很重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