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在中國市場好像從來都不愁賣,從連續暢銷20年的帕薩特到現如今的朗逸,都成功扛起了大衆的銷量大旗。而朗逸至今還保持着月銷量3萬+的成績,2018年銷量達到46.88萬輛,總銷量超過300萬輛,堪稱大衆在中國市場的最大功臣。

一提朗逸,大部分人第一印象就是中國特供車,“特供車”這個詞到底是一個褒義詞還是一個貶義詞,說實話很難界定,但對於朗逸而言,至少從銷量來看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更爲關鍵的是,這一代朗逸採用了全系的MQB打造,“德原朗”稱號算是板上釘釘,而這,或許也是爲朗逸今後的暢銷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僅僅是平臺升級,在顏值上,這一代朗逸相比上一代也是有着質的飛躍,現在上汽大衆和一汽大衆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家族化前臉設計,而朗逸則算得上首款採用了新前臉設計的車型,帕薩特都在其後,而朗逸與帕薩特相似的前臉造型讓朗逸還很有“小帕薩特”的氣質。此外,一款車要做到暢銷,總要給到消費者一點驚喜,朗逸全系標配全LED光源,要知道,在這個級別,大多數競爭對手都還是鹵素光源,這不得讓大衆車迷好生高興一會。

車身側面,儘管思域、菲斯塔等車都開始走溜背運動路線,但現實告訴我們,實際上審美相對保守的人佔據大多數,朗逸車身相對平直,能夠給到你德系的那種穩重大氣感,這一點絕對是卡羅拉、軒逸等車給不到的。車身尺寸方面,朗逸的長寬高分別爲4670*1806*1474mm,軸距2688mm,同級別算不上最優秀,但只能說剛剛好,一款A級車擁有這個車身尺寸,保證空間的同時,也不會過於笨重,真的是恰到好處。

至於尾部,整體線條相對凌厲、硬朗,尾燈同樣是LED光源,此外還有性感雙邊尾排。大衆的外觀設計,不拖泥帶水,簡潔、硬朗,還略帶一絲中庸,真的能夠滿足不少消費者的審美。就連我,如果有這個預算 ,如果沒有特別喜好,選過去選過來發現朗逸也是最佳選擇。

進入車內,T型佈局的中控面板毋庸置疑,內飾方面,一汽大衆和上汽大衆同樣風格有明顯區別,從寶來和速騰的內飾可以知道,一汽大衆的內飾略偏向於駕駛席設計,而朗逸中控面板則不明顯,T字造型相當明顯,中間一根飾板的設計讓中控面板分爲上下兩塊清晰的區域,視覺效果還不錯。另外整車的做工以及用料得當,在同級別中擁有一定的品牌優勢,給消費者留下不錯的印象。

不過,在安全配置上,低配朗逸表現確實不算好,低配車型僅有2個安全氣囊,幸好車身穩定控制系統還是全系標配,而中高配車型則好多了,會有4個和6個安全氣囊,頂配車型還有主動剎車等主動安全配置。

而在後排空間方面,首先值得稱讚的是朗逸的坐墊寬度是真沒有偷工減料,對整體腿部支撐都很到位,只是填充度稍微差了一些,空間表現方面,身高178cm的駕乘者進入車內體驗,進入前排頭部空間還剩4指,保持前排座椅不變進入後排,腿部還剩1拳4指,頭部還剩2指的空間,對於身高不超過180cm的駕乘者來說,坐進後排都會感覺相對寬裕,不會有擁擠感。。

在家庭消費者都非常看重的儲物空間上,朗逸表現也非常不錯。全車擁有豐富的儲物槽,遍佈車門把手、手套箱、扶手箱等等位置,而平整的後備廂裝載能力也非常強,即使不放倒後排座椅,同時放下20、24、28英寸的行李箱還有大量的空間剩餘。配合座椅放倒,接近水平的後備廂地面放大宗貨物也不是問題。

最後動力方面,爲了滿足不同消費者對於動力的需求,朗逸也是提供了自吸和渦輪增壓動力供選擇。其中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搭配五擋手動或者六擋手自一體變速箱,最大功率爲116馬力,最大扭矩爲150Nm,百公里綜合油耗6.8L。對動力沒太大需求,同時購車預算相對較少的消費者,可以考慮這套動力,還不錯。

而如果對動力有較大需求的消費者,可選擇1.4T發動機,最大功率爲150馬力,最大扭矩爲250Nm,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實測0-100km/h加速成績僅爲7.96秒,而實測百公里綜合油耗6.5L,動力與油耗皆宜,這可能算是理想之選了吧。

綜上,要說朗逸在動力、配置、顏值方面特別出色?我認爲並沒有,只是在某些方面,就是要比對手優秀那麼一點點,比如,對比其他競爭對手,全系標配的LED燈源絕對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而對於軒逸等僅有自吸選項的車型,1.4T還能滿足不少消費者對於動力的追求,再加上朗逸的空間還挺大,顏值也還不錯,更關鍵的是德系品質也是有口皆碑,真的也就導致了消費者在選車時,選過去選過來,最終發現好像還是朗逸最適合。

當然了,朗逸之所以暢銷與其終端較大的優惠還是有關係的,以1.4T次頂配爲例,指導售價14.69萬,而實際上落地之後的價格僅爲14萬,如此大優惠自然還是和國五排放有關係,但如此高的性價比,確實足以支撐朗逸的銷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