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冶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連郵局都撤走了)

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一批批城市因礦而興,又因礦而衰。礦藏被採空,大地開裂,房屋塌陷;礦渣堆成山,井水被污染,林木枯萎;曾經青壯年人云集的礦區,如今只剩老人留守。

城市因過度依賴資源,在資源枯竭後深陷困境。枯竭後的礦區暴露出的環境惡化、經濟衰退、貧困人口增多等問題,被人們稱爲“資源的詛咒”。

2008年起,國家分三批把69個城市(縣、區)列爲資源枯竭型城市,支持它們轉型發展探索新路。今年4月,由過去的國土資源部等多部門整合組建的自然資源部正式掛牌,“大國土”時代的開啓,將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升級到了一個全新的層面。

北青深一度記者歷時3個月,走訪湖北大冶等4座資源枯竭城市,深入觀察並記錄下礦區興衰對當地羣衆命運及生活的影響,以及當地正在經歷的變革與轉型。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2018年1月,湖北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湖北大冶,是黃石市下轄的縣級市,因宋代在當地“大興爐冶”而得名,採礦史可溯至3000多年前。1972年,大冶銅綠山礦區工人在採礦時發現古礦井,經考古發掘,先後在10個礦體上發現了採礦遺址。

豐富的礦藏,讓大冶的多個鄉鎮因礦而興。然而,只依賴有限的資源,註定難以獲得永續的發展。北青深一度記者用鏡頭聚焦湖北大冶銅綠山鎮、龍角山鎮、銅山口鎮這三個因礦而興的鄉鎮。礦產資源,在給這些鄉鎮帶來輝煌與文明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帶來礦竭後的蕭條與陣痛。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大冶市城北一處工業集中地。大冶因“大興爐冶”而得名,也是世界青銅文化的發祥地。2008年3月,大冶於被列爲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大冶市銅綠山周邊的工礦企業正在生產。銅綠山位於大冶西南約3公里處,因每次驟雨過後,有銅綠點綴在山石上而得名。資料顯示,銅綠山已探明銅儲量爲134.2萬噸,並伴有鐵、鉬、金、銀等礦產。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2月,銅綠山街道辦的大街,這裏位於原銅綠山鎮政府附近。歷史上,大冶有很多因礦業開發,從村莊發展而來的集鎮,原銅綠山鎮便是其中之一。1984年,境內擁有大冶銅綠山鐵礦、武漢石頭咀鐵礦、大冶縣鋼鐵廠等企業的銅山、泉塘、石花3個村建成銅綠山鎮。在新世紀前後,銅綠山鎮被撤銷。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銅綠山礦一處已停止開採的露天礦坑。這裏原本是一處海拔90米的山頭,自1971年投產以來,經過七八十年代的機械化開採,這裏最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坑洞。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高聳的銅綠山礦礦井。隨着資源日趨枯竭,開採早已由露天轉入井下。據礦工介紹,目前該礦已採至地下1100多米,大約還能開採10年。在資源枯竭的大背景下,加之待遇一般,礦裏的很多大學生都離開了。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已停止排放尾砂的大冶有色公司銅綠山礦尾礦庫。採出的礦石經加水粉磨後,有用的成分被選出,剩餘的則會作爲尾礦排放。隨着採礦量的增加,尾礦砂也會越積越多。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高於地面37米的銅綠山礦尾礦庫。據尾礦庫所在地泉塘村村民介紹,此處本爲一大湖,曾經站在村裏一眼能望見大冶城區。後來湖被尾礦填平,壩體逐漸增高,如今只能看見高聳的庫壩。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銅綠山礦尾礦庫潰口周邊地表還能看到大量尾砂。2017年3月12日凌晨,銅綠山礦尾礦庫西北角出現約200米的潰口,致2人死亡,1人失蹤,傾瀉而出的尾礦淹沒了下游約400畝魚塘。村民擔心,因尾礦砂中含化學藥劑,這些土地已不再適合耕種。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大冶泉塘村內,一座在銅綠山礦尾礦庫潰壩中被衝倒的電線塔。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銅綠山礦尾礦庫。據銅綠山礦工作人員介紹,潰壩發生後,尾礦庫已停止使用。新產生的尾礦砂也被用於回填早年挖出的露天採坑。而這片庫面達0.6平方公里的尾礦庫,也將被改造爲溼地公園。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龍角山村及周邊俯瞰圖。龍角山是大冶另一個因礦而興的地區。1953年,中南地區首個銅礦——新冶銅礦在此成立。1956年當地建鎮,並於1980年劃歸大冶縣,更名爲龍角山鎮,被譽爲“黃石地區小香港”。曾經大冶看不到的電影,在此能先看到。後因資源枯竭,新冶銅礦停產,龍角山鎮也被撤爲龍角山村。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原新冶銅礦辦公樓,院子鐵門緊鎖,無人出入。在70年代鼎盛時期,新冶銅礦有3000多名職工,並建有職工醫院、電影院、澡堂、食堂等。後因資源枯竭,90年代起產量逐漸減少,職工也陸續分流至銅綠山礦等單位,直至2002年破產。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爲重振輝煌,1992年已現資源枯竭跡象的新冶銅礦,在辦公點外的三岔路口設了一座水泥礦標,標上刻着“而今礦山銅源枯竭,後繼乏力,新冶向何處去,非興則亡,要大膽開拓”等文字。礦標頂部還設有一個鷹的水泥雕塑,寓意振翅騰飛。2018年1月,三岔路口仍在,礦標和鷹已不知所蹤。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原新冶銅礦消防隊舊址如今早已人去樓空。庫房窗戶的玻璃已經殘缺,院子裏也養起了雞。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原新冶銅礦調度長石志珍(左)仍居龍角山。2018年春節前,他在家向住在大冶及龍角山周邊的原新冶銅礦退休職工發放米、油、掛麪等物資。這些物資是由原新冶銅礦的上級部門大冶有色公司撥付的。據他介紹,目前當地共有82位原新冶銅礦退休職工。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新冶銅礦破產前,石志珍將掛在自己辦公室的一張原新冶銅礦選礦車間的照片帶回家,作爲紀念。十幾年過去,照片因受潮出現了不少污跡。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80歲的金文福和77歲的妻子彭連英,是爲數不多仍在龍角山生活的原新冶礦退休職工。他們居住在新冶銅礦曾經建造的老式單元房裏。金文福表示,前些年當地還有一個話費網點,後來也撤了,現在只能讓孩子們在網上代繳。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冷清的龍角山村街道,很多店鋪已經關門,通往大冶城區的班車還在等候乘客。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龍角山街道上停止營業的郵政所。曾經的龍角山有銀行、百貨店、派出所和郵局。隨着新冶銅礦的破產和職工的分流,當地人越來越少,銀行、派出所、郵局都逐漸撤離這裏。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龍角山連片的老式房屋。這裏曾是新冶銅礦職工及家屬的住處。因爲外來人口少,加之房屋陳舊,一套40多平米的單元房,全年租金僅需400元。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32歲的周奇發在打理自己開在龍角山街邊的早餐店。由於人口不斷外流,相較開店的前兩年,其餐廳日流水已由500元降至約300元。因爲2017年幾乎沒賺到錢,他決定將餐廳搬到大冶。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曾經的新冶銅礦建有從小學到高中的子弟學校。破產後,學校被移交給當地。這棟由新冶銅礦80年代建立的教學樓,經過兩三次翻新,如今仍在被龍角山小學使用。據該校校長介紹,在剛改制的2003年,學校有380多名學生,如今已降至約200人,學生數仍有下降趨勢。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新冶銅礦已經廢棄的龍角山尾礦庫。1994年,該庫發生潰壩,造成28人死亡。新冶銅礦破產後,該庫於2010年被列爲國家尾礦庫專項治理重大安全項目。對其實施了加固平臺、新築河道、灘面覆土植草等工程,並於2015年竣工。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在距離龍角山村約5分鐘車程的大山裏,依然可以看到原新冶銅礦已經廢棄的維修車間。車間已經沒了屋頂,但院子仍在被接續開採的私人礦企使用。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新冶銅礦曾經的平行巷道,如今仍在被私人礦企使用。據居住在龍角山的原新冶銅礦職工介紹,該礦已轉手兩任,曾經主要開採銅硫,現在主要採鎢。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龍角山村街邊,老人們正坐在一起曬太陽,這成爲當地最常見的景象。因爲資源枯竭,龍角山早已失去了當年的活力,老人們只能在記憶中回溯着曾經的輝煌。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除了銅綠山、龍角山,位於大冶市西南的銅山口也是一個因礦而興的地區。當地因蚌殼山和獅子山之口均有銅礦而得名。據銅山口礦老職工介紹,1958年銅山口礦建礦於此,次年銅山口鎮成立。圖爲2018年1月,銅山口周邊地區景象,畫面右上角高聳的樓狀建築,即是銅山口礦礦井。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正在開採中的銅山口礦露天採場。銅山口礦工作人員介紹,隨着資源日趨枯竭,該礦僅能再開採數年。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銅山口地區冷清的街道,大量店鋪已經關閉。在銅山口礦最輝煌的八十年代,礦裏的兩千多名職工及家屬帶動了當地經濟。沿街開滿了飯館,很多村民賣菜賣服裝。隨着資源日趨枯竭,很多職工搬離了這裏,白天在礦裏工作,下班後返回大冶居住。銅山口鎮逐漸成爲一個空殼,日漸蕭條下來。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00年,銅山口鎮撤併入大冶陳貴鎮,曾興盛一時的銅山口鎮再次變回社區和村莊。2018年1月,陳貴鎮政府辦公樓上,掛着“中國明星鎮”、“湖北首強鎮”等宣傳語。

湖北礦鄉興衰錄:繁華鎮變蕭條村 連郵局都撤走了

2018年1月,銅山口街道角落,一塊1997年爲記錄路改工程而設的石碑,碑文的落款還是銅山口鎮政府。時過境遷,銅山口鎮政府已不復存在,石碑也被污跡染黑。這些鎮子的名字,和他們經歷的輝煌,只能被銘記於石碑和記憶中。

郭萍 本文來源:北青深一度 責任編輯:郭萍_B74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