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快三歲了,前幾天帶他去參觀幼兒園時,他歡喜的這兒摸摸,那兒看看,彷彿來到了另一個充滿誘惑的神奇樂園。

本來是想等他大一些再入園的,見他喜歡幼兒園環境,我便試探着問他“你來這裏和老師、小朋友玩兒,可以麼?”

他小腦袋和搗蒜似的回答“可以,媽媽你去上班。”

我又問他“那你要自己喫飯,自己睡覺,自己喝牛奶,OK麼?”

他自信的仰起頭看着我說“沒錯媽媽,我長大了。”

我頓時紅了眼圈,其實內心是矛盾的,儘管他調皮時,總是期盼他快上幼兒園,讓我撒歡兒的享受自由。

可此刻多麼希望他可以猶豫一下,哪怕一下都可以成爲我們不分離的理由。

與此同時,心裏又是欣慰的,他真的長大了,可以勇敢的邁出我們溫暖的小家,獨自面對新鮮的人和事物。

尊重了他的想法,他成了幼兒園小二班的一員。

送園第一天,剛到門口他就像脫了繮的野馬,飛奔到老師身邊甜甜的問好。留下我這老媽子在冷風中扎心。

和我道別時他還是猶豫了,低頭做了兩分鐘的心裏建設,跑過來抱抱我說“媽媽再見,我勇敢。”

我看着他故作堅強的笑臉,內心潰不成軍。轉頭離開時,淚已溢出眼眶。形單影隻的在幼兒園門口駐足了一個多鐘頭,我悻悻地拖着步伐回家了。

回家後迫不及待的打開幼兒園監控視頻,發現一個比兒子強壯的孩子搶他玩具,頓時汗毛聳立,怕他們打起來。誰知兒子只是撇了眼小朋友,轉身去玩兒別的玩具。

此刻我才發覺,面對分離,我的焦慮症狀比孩子嚴重的多。

孩子入園,並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糾結。在微博看到一則視頻,視頻中剛入園的孩子不捨的與媽媽分離,哭的撕心裂肺,一個傳染倆,兩個帶動一個班。

痛哭的孩子,心疼的家長,忙的焦頭爛額的老師。場面一片慌亂。被戲稱爲“幼兒園史詩級災難片”。

好不容易把熊孩子送進園了,一羣家長不忍離開,在門口翹首觀望,一個爸爸甚至在車裏抹眼淚。

相比於其他孩子,兒子的淡定顯得不太正常,我知道,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過不了兩天,他也會加入“爆哭”軍團。我要積攢足夠的耐性來應對。

爲人父母,在孩子入園這一刻,註定是一場斷舍離的心理戰。

------斬斷內心的擔憂

“某某幼兒園把孩子扔進垃圾桶了。”

“某某幼兒園給孩子渾身燙傷了。”

“某某幼兒園給孩子扎針喫芥末了”

。。。。。。。

每個當媽的都是分秒戒備狀態,生怕孩子出任何狀況。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幼兒園負面新聞,都會有對號入座般的憤怒。

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相信家長對於幼兒園的選擇都是百般考察,萬般詢問的。剛開始就陷入孩子會被欺負的恐慌,未免太過武斷。

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與老師溝通尤爲重要。此時,家長與老師處於平等狀態,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呵護孩子快樂成長。

在溝通的語氣上,避免質問,指責甚至辱罵。齊心協力的去面對並解決孩子的各種小狀況。

鄰居家四歲的孩子居然轉了五次園了,幾乎每天早晨都能聽到孩子震耳欲聾的哭聲,。

有次和他媽媽聊天,他媽媽一臉無奈的說,夫妻倆工作忙,孩子一直奶奶照顧。上幼兒園後,孩子奶奶居然總去罵老師。

孩子回家餓了罵老師沒餵飽,孩子淘氣把彩筆畫滿身怪老師沒看住,要是孩子生病,那更是把老師噴個狗血淋頭。

這次是孩子把別家孩子打了,雙方調解時她拒不道歉,說小孩子能下多重手。

每次得罪完老師,都心虛的不敢再送去上學,催着兒子給孫子轉園。孩子也在一次次面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中,徹底排斥上幼兒園。

家長在孩子放學後多跟孩子交流一天趣事,在談話中就會了解師生日常學習生活。多些信任和理解,不要即刻定黑白,對老師是一種尊重。

------捨得讓孩子獨立成長

作爲孩子一生的保鏢兼保姆,在孩子尚在襁褓時,尊重孩子與媽媽共情的需求,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在孩子1-3歲時,我們做父母的要慢慢脫離依賴者的身份,而是站在陪伴者或鼓勵者的角度,讓孩子學着獨立自強。

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說過:“人生的頭三年勝過以後發展的各個階段,生活三歲直到死亡的總和。”

在入園之前,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入園的不適感會大大減少。

學會自己喫飯,自己穿衣穿鞋,自己可以入睡,想上廁所會向老師報告,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

理解分享的意義,懂得要和小朋友團結有愛,互相幫助。

孩子掌握了這些技能,並在作用時得心應手,必定不會對之後的幼兒園生活望而卻步。

長期在羽翼下庇護的小鷹終究不能體會翱翔的快樂,捨得讓孩子獨立成長,未嘗不是父母最明智的選擇。

------父母與子女,不過是場永不散場的分離。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過: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與子女間最偉大的儀式就是分離,入園不過是分離的第一步,正視孩子要逐步踏入社會,學會去與陌生人建立關係的問題。

見證那個你呵護百倍的孩童逐漸長大,並有獨當一面的霸氣時,內心的滿足感難以用語言形容。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願所有父母都在斷舍離的心態下襬脫焦慮,祝入園的孩子們早日適應,健康快樂,報團成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