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張曉波在《金融時報》上介紹了他和團隊做的一項調查。這項調查希望瞭解每天的空氣質量數據對個人幸福感和認知表現的關係。研究的結論是,除了直接的對身體的影響之外,空氣污染還可能會對心理健康和認知能力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發現,“不斷惡化的空氣質量造成的當日幸福感下降程度,相當於遭遇離婚等負面人生大事的10%左右”。張教授說,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爲什麼從2004年以來中國人的幸福感出現停滯和下降。

在認知表現方面,研究發現,接受測試時,同樣的個體,在空氣污染嚴重時的語文和數學測試得分,要低於在空氣好時的測試得分。而且,這種影響的累積影響比當時的即時影響還要明顯。如果測試前3年平均空氣污染指數就很高,那麼對得分的負面影響,是空氣污染水平僅僅在當天的很高的7倍。

免責聲明

本公衆號所刊發、轉載的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其目的在於傳遞和分享更多信息,本公衆號不承擔任何內容的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