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薦語】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經濟學的經典著作,儘管已經年代久遠,有些背景時過境遷了,但其基本核心內容仍然有着參考價值,不失爲我們縱向考察的一具座標。於此通過晨讀欄目來分享張家衛有針對性的解讀,亦算開卷有益。

02

《國富論》概覽:以“論”的文章架構,一是說明社會中各個階層的收入構成,以及各國國民在不同時代每年消費的資源所具有的性質,二是深刻剖析了君主或者國家的收入和來源、作用。

張家衛的解讀:

上面的“概覽”段落是我總結出來的,意即告訴大家《國富論》的內容儘管浩瀚,但是實際上就是說了這樣兩個問題。

亞當.斯密說:任何一國國民日常的一切生活必需品與便利品都是來自他們自身每年中的勞動。這些用於消費的商品,或者是來自於本國國民的直接勞動生產,或者是以這些生產產品從國外換回來其他商品。

勞動生產率究竟爲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區別,勞動生產產品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自然而然的分配給社會的各個階級?

資本的性質、積累資本的方法以及不同用途的資本,所推動的勞動量究竟有什麼不同?

有些國家特別鼓勵農村的產業,另一些國家卻特別鼓勵城市的產業,爲什麼呢?

有些學說認爲城市產業重要,有的學說認爲農村產業重要,不同學說對於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產生了非同尋常的重要影響。

君主或者國家儘管不是經濟活動的直接創造者,卻是整個經濟活動中另一隻“看不見的手”,究竟它是怎樣的一種收入形態呢?

張家衛教授解讀亞當·斯密《國富論》001

亞當·斯密

1723年6月5日(受洗)-1790年7月17日),又譯亞當·史密斯、亞當·史密夫,蘇格蘭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他所著的《國富論》成爲了第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這本書發展出了現代的經濟學學科,也提供了現代自由貿易、資本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的理論基礎。

點贊+打賞+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