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劉生hkfx623撰寫

鼻菸壺是隨着鼻菸由西方傳入應運而生的,鼻菸壺小巧, 易於隨身攜帶,可隨時隨地把玩欣賞。它的出現始於清代康熙時期, 到了乾隆時期,甚至皇帝都親自參與煙壺設計, 宮廷造辦處和民間都大量製作各種質地和造型的鼻菸壺, 形成了中國特有的鼻菸壺藝術。 鼻菸壺在清代小僅是具有欣賞功能的實用品 , 也是皇帝經常賞賜文武大臣的賞用品。 它繼而又成爲官廷生活中各種應酬中不可或缺的常用必備之禮物, 並一直盛行高質量精莢紋飾的鼻菸壺,扇子以及扳指,成爲當時的一種風雅時尚, 可視作一個人身份高低的象徵。

如今, 鼻菸壺的實用價值早已不存,但由於它是一種集陶瓷、玻璃、玉石、書畫、雕劃等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至今爲人們所鍾愛和欣賞,繼而也成爲國內外收藏家們爭相收藏和愛不釋手的掌中珍玩。在國內外知名的拍賣會上鼻菸壺藏品更是價值不菲, 拍賣價格連創新高,令世人刮日相看。鼻菸壺的材質五花八門,有金銀、玉、翡翠、碧璽、陶瓷、玻璃、珊瑚、瑪瑙、綠松石、水晶、琥珀、蜜蠟、角質、象牙、 竹木、 漆器、 葫蘆等不一而足。 鼻菸壺的造型更是千姿百態,不勝枚舉,除了最基本的扁瓶式,還有葫蘆、魚、蝙蝠、大象、仙鶴、知了、駱駝、烏龜、茄子等仿生形狀,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絕。鼻菸壺的製作工藝有銅胎掐絲琺琅、銅胎畫琺琅、 瓷胎畫琺琅、玻璃套料、瑪瑙巧雕、 仿漆釉、剔紅等不一而足。大量吉祥喜慶的傳統題材, 如和合二仙、福在眼前、指:米芾拜石、東坡得硯、羲之愛鵝、攜琴訪友、鶴鹿同春、喜鵲登梅 、劉海戲金蟾等被廣泛用於鼻菸壺的雕刻和繪畫裝飾中。

內畫鼻菸壺的出現明顯晚於其他類別的鼻菸壺。 內畫鼻菸壺的產生與高度透明的玻璃煉製和掏膛技術的成功是分不開的。能夠用於製作內畫鼻菸壺的材料最早的是透明玻璃,後來透明度較好的水晶、茶晶、瑪瑙也被用於製作內畫鼻菸壺。鼻菸壺繪製的過程相當複雜,需要把筆伸進很小的瓶口,並在光滑的玻璃上附着彩色、繪製圖像。最初只能繪製一些簡單的圖案線條,經過民間鼻菸壺匠人們長時間摸索,總結出一種用鐵砂、金剛砂將鼻菸壺內壁涮成毛面, 去掉浮光的方法, 這樣使鼻菸壺內壁變得細膩而不光滑,較打磨之前的鼻菸壺更容易附着墨色,而且效果如同用墨在宣紙上作畫一樣,能產生中國水墨畫特有的那種暈染效果,使得畫面看上去更富有層次感和韻味, 內畫技法自此得到發展並逐漸走向成熟。身懷絕技的內畫火師憑藉其精湛的書法繪畫技藝和敏銳的感覺, 向壺內伸入特製的細竹絲鉤形筆在內壁上作畫,在方寸之間隨心所欲, 筆下生花。 山與瓶口直徑僅如豆粒大小,所以繪畫難度極高,再加上需要在壺腹內反向作畫,在壺外才能正向顯像, 這就要求繪畫大師具有極其精湛的內畫技藝才能完成,鼻菸壺內畫藝術也因此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鼻菸壺小巧, 內畫匠人突破難關, 他們以小見大, 在壺內壁彩繪出細如毫毛、生動細膩的繪畫作品以裝飾鼻菸壺,使小巧玲瓏的內畫鼻菸壺成爲了電斧神工般的精美藝術品,直到現今依然煥發出迷人的神采。 內畫鼻菸壺的創作任清光緒年間達到鼎盛,將鼻菸壺的製作推上了另一座工藝高峯, 與清乾隆時期鼻菸壺製作百花齊放的成就相比, 光緒年問的鼻菸壺的特點就是內畫作品比乾隆時期更加考究,更顯得獨樹一幟, 韻味獨具。

內畫鼻菸壺造型簡單,但畫面題材內容異常的豐富,幾乎包括了所有國畫的傳統題材,如人物肖像、山水人物、花烏魚蟲、亭臺樓閣、珍禽瑞獸、詩詞書法等內容, 有反映歷史典故的, 還有表示祥瑞題材的, 凡國畫中的題材部可以在內畫中出現,其技法有淡筆、濃墨、淺絳、重彩等。風格上有仿前人笆意,有借鑑西洋油畫等等,寫意、工筆各具特色,器雖袖珍,卸盡展中國傳統藝術的多姿多彩。

周樂元是晚清京城內畫鼻菸壺的高手, 他與馬少宣、 葉仲三、烏長安通被視爲京派內畫鼻菸壺的四大家,是京派內畫鼻菸壺的一代宗師。民謠中曾流傳着這樣的一個說法: “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 陽春白雪周樂元, 文武全才烏長安。”由此可見, 周樂元的內畫鼻菸壺在當時就比較珍貴而稀少。 周樂元原本是一位宮燈、紗燈畫師,在文字、繪畫方面也有較高的造詣。周樂元的內畫題材很廣泛, 山水人物、花鳥魚蟲、書法等無不精美。他的作品構思奇巧、運筆豪放、畫風纖麗、博雅深邃、構圖嚴謹、墨法清而潤、筆法秀而蒼,作品工整活潑、栩栩如生,方寸之間盡顯生動畫面, 因而深得收藏家的青睞。 周樂元的內畫作品中尤以山水題材見長。 山水題材是文人畫家最愛表現的題材之一,通常文人畫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等,畫家通過繪製山水風光、梅蘭竹菊四君子這樣的題材借物抒情, 表現文人士大夫階層寄情山水、 抒發性靈, 或表達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 周樂元山水題材作品就很符合文人畫的特點, 既貼近生活、融入時代,又能表達出文人畫中需要通過作品傳達出來畫家的筆黑.隋趣以及文化修養、 生活態度及價值取向。周樂元大量作品的創作年代處於鼻菸壺內畫藝術的萌芽期,

周氏在鼻菸壺藝術上的探索促進了內畫藝術的確立與發展。如劉藝子在 周《樂元內畫藝術的再認識》中提及 “從周樂元作品的題跋中,我們瞭解到其藝術活動大致在1882年至1893年,周氏生活的年代與內畫發明的年代相距不遠,在其之前雖然出現了少數製作內畫的民間藝人,但由於處於摸索的實驗階段,繪畫形式遠未成熟, 在這個徘徊不定的萌芽狀態下,周樂元異軍突起、成就不凡,打破了這一徘徊不前的矇昧狀態,爲內畫藝術的確立和發展奠定 了堅實的根基 。”

周樂元內畫秋江送別圖鼻菸壺是不可多得的鼻菸壺精品,該鼻菸壺系常見的扁圓形壺體,壺形俊朗,水晶材質,通高6.8釐米。煙壺的一側繪以秋江送別圖, 圖中遠處山峯崢嶸逶迤,氣勢雄偉, 萬壑千巖, 層巒疊翠,起伏連綿,遠山近石畫得濃淡相宜, 層次豐富,遠眺江面,水天一色,浩渺的江面盪漾着一葉扁舟, 江上一羣大雁正往南飛行, 高大蒼翠的雜樹被秋風吹拂,搖曳多姿,萬木紅綠相間,畫得出神入化,經霜的楓樹葉分外紅豔,近岸一藍袍男子站在江邊送行,江中小舟雖已駛遠,但仍佇立江邊, 爲友人離去憑添依依不捨之情, 朋友間深情厚誼躍然壺上,使人不禁想起詩仙李白 贈汪倫》中有名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整幅作品看上去構圖完整,色彩運用在統一中又富有變化,充分的表現了畫面的層次感,觀之韻味無窮。左上方落款 “乙未冬月,周樂元作”表明該壺作於1895年,即光緒二十一年。

鼻菸壺的另一側繪以蘆花寒雁圖,此圖取景江南一帶水鄉。湖畔灘渚疏林,葉落枝枯,湖沿蒲草萋萋,隨風搖拂。對湖平沙曲岸,遠山起伏連綿,在霧雨的籠罩下顯得更加飄渺空靈、若隱若現。湖岸邊的蘆叢中畫有漁舟一葉,盪漾於水波漣漪之中,舟中一漁翁靜坐於船頭,抬頭眺望遠處翱翔水面的寒雁,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湖中蘆葦叢生,蘆花被秋風吹拂,搖曳多姿,生動地描繪出 放“歌盪漾蘆花風”的詩情畫意,筆法圓潤,意境清幽曠遠,畫鳳師法自然而又有變化。再看色彩的運用上,畫面整體呈現出一種非常高雅的灰色調,亦有亮色作爲點睛之筆,起到活躍畫面的作用,如漁翁他所穿的硃紅色衣服和畫面最前方的一棵紅楓樹在色彩上前後呼應 ,畫面的主調和輔調搭配的和諧統一,清麗雋永。此幅蘆花寒雁圖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觀之讓人產生一種心馳神往回味無窮的感覺,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在周樂元的這幅內畫作品中還運用了象徵寓意的手法,這也是文人畫善用的一種方法,如畫家在山水之間點綴上一葉輕舟,輕舟上畫有漁翁,這並非漁夫的真實生活的寫照,而是寄託文人階層不受世俗羈絆,縱情山水之間,遨遊江湖的生活理想,表現的是自由閒適的隱者情懷。這一作品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畫家周樂元的人生價值觀和他的藝術追求。

綜觀兩圖,用筆疏簡圓勁,精緻細膩,設色淡雅,筆墨飄逸而又有靈氣,着色濃淡相間而富有變化,兩幅風情閒逸,清光宜人而富有文人詩情畫意的佳作躍然驚現於壺中,不禁使人驚歎壺中乾坤大。 畫中人物均不到一粒米那麼大,但觀之卻又都栩栩如生, 內畫藝人高超的技藝盡顯於方寸之中。 鼻菸壺自18世紀末傳人中國, 已經有兩百多年的發展歷史, 可以說它是中西文化藝術碰撞、 交融的產物, 雖然今天鼻菸壺的實用價值早已不在,但它作爲一種精緻玲瓏的工藝美術品還將永遠散發着迷人的藝術魅力。

一個月前在法國,一個馬少宣的內畫鼻菸壺以含交易費20萬歐元的價格在福羲國際拍賣行巴黎拍出,這些估價在5萬到6萬歐元之間,原本來自中國一位滿族的八旗子弟。是20位亞洲競拍者中的一位。

“這是個不可思議的價格,”拍賣師安東尼·布里斯卡迪厄(Antoine Briscadieu)評論這個拍賣結果。這是福羲國際拍賣行今年青銅器拍出的最高價格。“這些不知名的藝術品被一個家庭保管了100年之久,對於中國收藏家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他們知道這些作品非常可靠。信任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本文由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劉生hkfx623撰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