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味淡了?濃了?八成網友認爲春節最具“儀式感”的是這件事

今天是大年初一

自古以來,春節就是中國民間

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

傳統春節習俗被賦予新的內涵與展現方式

但有些習俗依舊延續下來

如掃塵、辦年貨、貼年紅、團圓飯、守歲……

  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在農曆新年到來前夕

解放日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KuRunData中國

進行了一項有關“農曆春節習俗”的調查

調查採取在線方式,樣本總數1000份,按年齡分佈:18-24歲、25-34歲、 35-44歲、45-54歲、55歲以上各200份。

調查數據顯示,對於傳統的過年習俗,表示“大體知道一點”的最多,佔57.6%,“基本知道”的其次,佔38%,“完全不瞭解”的僅4.4%。

從年齡分佈看,年齡越長,對傳統習俗的知曉率越高,反之則低。對於傳統習俗的態度,55%的受訪者表示“應部分予以肯定並保留”;42.6%的受訪者表示“應全部予以肯定並保留”;僅2.4%的受訪者“全盤否定”,認爲“時代變了,沒保留的必要”。

團圓飯、辦年貨、貼年紅最有年味

春節習俗有很多,有些耳熟能詳,有些似已淡忘。據不完全梳理,調查列出16項傳統春節習俗,請受訪者勾選心目中最瞭解的習俗,同時選出最能體現春節團圓、喜慶氣氛的習俗。這16項傳統春節習俗分別爲:掃塵、辦年貨、貼年紅、團圓飯、守歲、壓歲錢、拜歲、舞獅、遊神、祭祖祈福、(非禁放地區)放爆竹、迎財神、拜年、逛廟會、初一初二不掃地、破五。

數據顯示,有6項習俗被超過半數的受訪者選爲“最瞭解”。

其中,“團圓飯”以83.3%的選擇率拔得頭籌;其次是“壓歲錢”,選擇率81.3%;第三位是“辦年貨”,選擇率81.1%;“守歲”選擇率63.6%,排第四;第五位是“貼年紅”,選擇率63%;第六位是“掃塵”,選擇率57.3%。

而最能體現春節團圓喜慶氣氛的習俗,有三項相對集中:

“團圓飯”以72.7%的選擇率再度拔得頭籌;排位第二的是“辦年貨”,佔47.8%;排第三的是“貼年紅”,佔40.2%。

看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團團圓圓紅紅火火過大年,終究是不變的傳統。

除夕夜的“團圓飯”在兩項選擇中均列首位屬意料之中。據稱,早年團圓飯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而今,團圓飯早已不只是一頓飯,而是鄉愁、親情、傳統、新潮等的象徵。正如一位受訪者所說:“團圓飯不僅凝聚了一年的親情惦念,更有對來年的期許與盼望,賦予了過年最重要的儀式感。”

團圓飯哪裏喫?雖然近些年“飯店喫”有漸盛趨勢,不過調查數據卻顯示,受訪者中85.5%表示“家裏喫”,因爲“在家裏自己動手做然後與家人一起喫,很溫馨”;選擇“去飯店和家人一起喫的”有13%;另有1.2%的受訪者或出於工作等原因,選擇“和朋友同事一起喫”。

但選擇在家喫並不等同於對“飯店喫”就持否定態度,數據顯示,受訪者對此並不完全排斥,相反,認爲“省時且方便”的有34.7%;認爲“比家中飯菜新穎精緻”的也有30.5%;表示“不很贊成”者僅32.1%;另有2.7%的受訪者選擇“無所謂”。

家人團聚、走親訪友是“主流”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句簡單的話,道出國人對家的思念與對年的期盼。無論在哪裏,有中國人的地方都會過春節。

在春節,你能和家人團聚嗎?是否會和老人一起過年?

69.2%的受訪者表示一般來說家人都能聚齊,會和家裏長輩一起過年;

28%的受訪者表示大部分時間可以聚齊,沒有特別的事基本會選擇回家與家人團聚;

但也有2.8%的受訪者的回答多少有點無奈:家人分散在各處,要聚到一起太不容易,已經好多年沒有全家團聚了,“渴望與家人的團聚,特別是在春節這樣的時刻。今年,我早早地與遠在國外的姐姐約好,讓她無論如何回來過年,我也會在那個時間回到老家,陪年邁的父母過個團圓年。”受訪者李女士表示。

傳統的春節從臘八開始,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話流傳至今,從廣義上說,春節有一個多月時間。不過在現代社會中,把春節過得那麼長顯然不可能,連休7天(含雙休日)基本是過年的極限。在有限時間裏,你是走親訪友還是出門看山看水、抑或在家看書發呆?

在列出的5個選項中,“走親訪友,延續這種最傳統的習俗”以74.4%的高佔比把其餘四項遠遠拋開,成爲春節假期的主要活動;其餘四項的選擇率分別爲:“與同學等聚會”佔9%;“看書發呆玩遊戲看電影 ”佔8.6%;“和家人一起出去旅遊觀光”佔4.6%;“更喜歡一個人待著,去做些平時沒時間做的事”佔3.4%。

走親訪友俗稱“走親戚”,指從大年初二開始親戚朋友間的相互走動。多數受訪者顯然對這一風俗依然持肯定態度:

其中超過半數佔55.4%的受訪者認同走親訪友是“聯絡感情的好機會”;有28.6%的受訪者表示“沒理由,必須的”;其餘受訪者則對“走親訪友”有自己的想法,有人相對被動,表示“不想走也得走”的有8.8%;有人覺得意義不大,表示是“無效社交”的有3.4%;還有人覺得“給錢包帶來不小壓力”,佔3.8%。

雖然表示走親訪友會給錢包帶來壓力的受訪者不多,但走親戚時基本都帶上禮物。

調查中,93.7%的受訪者表示“走親戚”不會空手。至於原因,47.3%的受訪者表示:難得回家一趟,帶點禮物某種程度是心意的表達;32.2%的受訪者表示“沒理由,只是遵循沿襲下來的風俗”;19.9%的受訪者表示“禮尚往來,再正常不過”;有6位受訪者比較有意思,認爲捎帶禮物是不得已而爲之,因爲“不帶怕被人說小氣”。

過年除了走親訪友,有79.5%的受訪者表示還會給同事或其他朋友拜年。至於拜年形式,選擇“上門拜訪”的僅15.2%,其餘84.8%的受訪者無論採用何種形式,均離不開手機,其中尤以“微信”爲主要工具,包括微信點對點拜年、微信羣發功能、在羣裏一起拜、給想拜年的人發個微信紅包;此外,還有爲數不多的人表示會發傳統手機短信或直接打電話問候。

物質生活變化影響對年味的感受

近些年來,“年味變淡了”似乎常掛在人們嘴邊。

調查中,78.9%的受訪者認同這一說法,不贊同的佔15.7%;還有5.4%的受訪者過於“佛系”,表示對此問題“不關心,不清楚”。

對於年味在部分人羣中淡化的現象,受訪者表達了不同意見。有人認爲正常,稱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有人認爲是對傳統節日的不尊重,是傳統文化的流失,痛心;還有人認爲是某些習俗太過繁瑣,年輕人較難理解與接受;生活節奏太快,沒時間去講究這些也是原因之一;最集中的意見是“生活富裕了,過年和平常差不多,所謂‘年味’自然也就淡了。”

對此,有專家表示,從表面看是物質生活的變化影響了人們對年味的感受,但深究起來,也有年俗文化意識淡漠的原因。學生繁重的學習與年輕人工作的壓力等,使得傳統習俗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春節在部分人心中逐漸變爲“就是一個能放假的節日。”不過也有人認爲,當下人們並不缺少過年熱情,也不缺少物質條件,缺少的是過年的新方式和釋放情感的新載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毛巧暉認爲:“傳統習俗與現代社會秩序相融合的新型民俗節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在新形式中,須注重節日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功能的多樣性,應將傳統習俗中的重要文化元素轉換爲當下社會可借鑑的文化資源。

在回答“你認爲哪種方式有助於春節氣氛更濃”這一單選題時:

41.7%的受訪者認爲宜從簡單易行的角度切入,比如在有條件的場所掛上燈籠貼上對聯,營造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

33%的受訪者認爲對一些植根於鄉土的傳統過節習俗不能丟,可以根據各地特點,舉辦一些大型傳統慶祝活動,比如廟會、舞龍獅、社戲等;

還有22.2%的受訪者表示:眼下離鄉在城市奮鬥的年輕人較多,是否可以考慮適當增加假期,讓回鄉的年輕人有更多時間陪伴親人,更好感受並融入家鄉傳統的春節氛圍;

另有3.1%的受訪者提議可以圍繞春節主題,適度增加一些文娛活動。

不管“年味”淡了濃了,農曆己亥年已然來臨。除夜之時,每個人是否該想一想,怎樣讓春節過得更有意義?近七成受訪者認爲:放下手機回到從前,陪父母做做家務聊聊天,是尋常百姓最溫馨的年味;當然,拍張全家福、立積極向上的家規、寫一封親情家書、給自己訂一個新年規劃,也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年味到底淡了?還是濃了?

在你心中

什麼是過春節必不可少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