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視覺中國

在6月1日召開的長三角主要領導座談會上,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等一批項目現場簽約。這個由上海國際集團牽頭髮起設立的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首期100億元,將推動長三角產業鏈深度融合、產業鏈優勢企業加速發展,促進長三角加快形成面向未來的優勢產業集羣,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傅帆於6月2日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目前獲國際上廣泛公認的世界級城市羣有五個,分佈在北美、西歐和日本,經濟總量發展領先,擁有世界級的企業,產業鏈形成生態圈。長三角城市羣正緊隨其後,肩負着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期許,力爭成爲世界第六個重要的城市羣。傅帆表示,爲響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應運而生,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判斷,目前長三角一體化進入了全面加速階段。長三角地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尤其在安徽省納入長三角地理範疇後提升了區域腹地深度。而與各地龍頭企業的溝通交流過程中,我們明顯感受到三省一市對一體化發展正前所未有地凝心聚力。”

傅帆總結了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定位的三個“面向”:一是以面向未來的歷史觀,牢牢抓住價值鏈重構機遇,通過基金洞悉底層技術演進的前瞻性,把握世界級產業轉移的趨勢,引導長三角創新創業發展方向;二是以面向未來的產業觀,精準佈局造就優勢產業,通過基金精準觸達長三角優勢企業,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參與企業價值創造;三是以面向未來的平臺觀,協同發展培育世界級企業,通過基金投資人、企業家生態網絡,高效、實證地判斷實體項目,協同整合各方資源,助推更多的長三角企業成爲新的“隱形世界冠軍”與“世界500強”。在基金前期調研籌備中,已初步形成一些具體投資標的。

“技術創新”是協同優勢基金產業佈局的主線。傅帆認爲,信息技術正在催生各行業快速裂變。以基因測序與免疫治療爲突破的生物技術、以低功率廣域網與精密傳感器爲突破的物聯網技術、以神經網絡算法與GPU算力爲突破的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行業迭代優勢最爲顯著。這三大底層技術打通了諸多跨學科知識的障礙,不斷催生出新的產品和商業應用。結合長三角人口衆多、場景複雜、產業配套全、試錯反饋時間短等特點,底層技術與產業應用融合,初步將帶動細胞治療、抗體藥、機器視覺、微機電系統、人工智能診斷、智能駕駛、機器人等20多個行業快速進化,通過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在這些領域的佈局,將促進長三角地區形成面向未來的優勢產業鏈集羣。

長三角具備人才和產業基礎雙重優勢。對標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協同優勢基金認準了三五年內將逐漸爆發的生物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產業。投資篩選標準定爲“底層技術有突破、商業成本有下降、技術應用有場景、產業配套有基礎”這四條。在基金具體運作上,“硬科技”子基金將在全國範圍內圍繞“硬科技”產業策略選擇頂尖的基金管理人,立足長三角,放眼全球;“完善產業鏈”子基金將圍繞長三角地區優勢產業鏈上下游,加速彌補產業鏈短板,發起成立若干有利於整合產業鏈優勢的專項併購子基金;“明星項目”將專注於優勢產業鏈中具備成長爲世界領先企業的優秀項目。

傅帆介紹說,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是代表市場化力量的“企-企”合作項目。發起設立過程中獲得了包括中央企業、江浙皖滬的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機構等各類企業主體的高度認同。打造長三角產業鏈深度融合是跨地域的,從市場的角度決定企業最適合放在哪裏,資金最適合投向哪裏,而不是受政府招商引資的地域限制。

在實現協同方面,傅帆表示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將圍繞長三角未來形成的優勢產業,有效助力長三角在信息、創業、資本、政策、生態等各方面的協同發展,努力成爲長三角“都市圈”的連接者、“產業鏈”的整合者、“企業羣”的引領者,最終推動長三角實現一體化協同的圈層式發展。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談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