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庫雅拉 少奎

北京什剎海地名的來源

什剎海

“十介(音 輕讀)海”的讀法兒,亦或是什剎海及“十家海”的轉音更趨合理。因爲“什剎海”顧名思義“剎”即廟也。

元代時,此地是南北大運河的終極目的地。水面兩岸舟船蔽水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沿岸庵觀寺廟有:

1匯通祠、 2廣福庵、 3觀音庵、 4火德真君廟、 5關帝廟、

6慈恩寺、 7靜業寺、8廣化寺、9濟寺、10藥王廟 十座古剎。

北京什剎海地名的來源

當地百姓也因寺稱水,把這地方兒稱之爲:“什剎海”。史載:這裏原爲古高梁河故道,金代時稱:“白蓮潭”。到元代 叫“積水潭”。

據說 當初元代最初規劃北京城那會兒,就拿“什剎海”當“制子(即:尺子)”做的“八臂哪吒城”。

元大都城的“中心”就是什剎海東岸的後門橋下。有人看見橋底下刻了一隻“耗子”。

北京什剎海地名的來源

而前門箭樓兒下的石頭橋拱上,則刻了一匹馬——它們所代表的是:子和午,也就是北京城的“中軸線”。

中軸線的東半拉 再複製一個“什剎海”長度,就得到了北京城的總寬度。

而從南北縱向看“元大都城”,“什剎海”的地理位置卻洽洽處在南北的二分之一等分線上 —— 這是上帝的安排 ? 還是各路仙家的智慧?甭管怎麼說 這都是什剎海給北京人帶來的神奇和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