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辉)为了解决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该项目在集中国最优秀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虽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在对于华夏文明起源的夏朝历史研究却毫无丝毫进展,尤其对夏朝国都位置与遗址的确定,更是陷入了一种迷茫的境地。

因为夏朝历史与夏朝国都的确认,事关中华民族在全人类各民族中历史与文化地位问题,关乎中华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华夏历史与夏朝国都问题的悬而未决,就给了一些否定华夏文明五千年文明史、否定夏朝真实历史、认为华夏文明来源于埃及,提供了口实与可乘之机。中华文明记载夏商周三代中的夏朝历史与国都确认,真的就如此困难、毫无头绪与线索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就让孔子、孟子、司马迁与笔者告诉你,关于夏朝国都的位置与夏朝的历史文明功绩。中国可靠的信史文献,关于来源于夏朝的华夏地域记载中,《左传》中不多的、受后世篡改极少的只言片语,为我们提供了“华夏、诸夏”的地望:“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吴犯间上国(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楚失华夏”。淮河岸边的涂山地区四方湖区域,正是位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徐国、吴国三国的交界区域,在不同时期先后属于徐国、楚国、吴国的领土。在吴国占领期间,被占领的该地之人听闻越国要攻打吴国,于是“诸夏之人莫不欣喜”。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判断“华夏、诸夏”的大致区域,就是淮河流域的涂山地区。

在历代历史学家与文化名人对于“华夏”一词内涵、文化解释中,关于华夏的解释为: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亦含有赤色之意,中国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所谓华夏,民得其生,国得其昌,政得其远;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华以华夏自美。在淮河流域的涂山四方湖地区,一个至今任然为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歌舞“花鼓灯”,可以说充分体现关于“华夏”的各种含义:舞蹈的华丽服装;舞蹈动作与许多夏字各种字体的吻合;舞蹈表演的前中后三段程式;舞蹈中的华盖使用;舞蹈服装鲜艳的红色主色等等,充分体现了“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花鼓灯艺术是夏朝形成的华夏文明延续至今,仍富生命力的活化石。

大禹因在虞舜时期治水的功绩,得到虞舜的禅让、万国诸侯的拥戴,而奠定了万民安居乐业的夏朝。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

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淮南子》之《卷一·原道训》也对大禹的德行为天下诸侯所拥戴,进行了描述:“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公元前五百年前的孔子,对大禹的功绩、德行也佩服的五体投地,进行了热情歌颂,《论语.泰伯篇》中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沟渠水利工程。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不知是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参考了孔子的记述,还是两位伟人的记述不谋而合,都对大禹祭祀时的服饰华美进行了强调;不享受个人的宫室住宿,而致力于修治沟渠水利,为人民谋利益。孔子与司马迁的记述,具有极为重要的信使价值,透露了夏朝国都人们衣着对万国诸侯人民的影响力,和大禹为夏朝国都人民兴修沟渠水利工程的丰功伟绩。

笔者对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周边的沟渠水利工程,印象深刻,其规模宏大、纵横交错,绝非民间自发所能修建。这些宏大的沟渠,在远古时期,即可以隔离猛兽的袭击,也可以阻挡外族的军事袭击,更可以防治洪水、灌溉农田、水道运输,对夏朝国都周边农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孔子的记述,是大禹治水功绩事实的最好注释,也透露了夏朝国都周围的地理特征。这些宏大规模的沟渠,历经四千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在造福着当地民众。笔者不得不佩服大禹的宏韬伟略、极具眼光的伟大工程,这也许就是夏朝国都能够建立高度华夏文明的基础,让周边部落氏族趋之若鹜、钦佩羡慕、极尽赞美的原因,并就此形成了以中华民族以华夏自美的本源。

孔子与司马迁的记述,不仅留下了大禹的丰功伟绩,夏朝国都的一些基本特质,也为破解夏朝国都历史之谜,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其与孟子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遥相呼应、相互印证,为笔者对夏朝国都就是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再次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

唐尧、虞舜、夏禹之间帝位的禅让,为儒家思想家们长期颂扬,如果没有他们所树立的事实典范,这种文明标志,无论如何很难得以成为儒家的基本价值思想,对夏朝历史的否定,就是对华夏文明形成的否定。夏禹受虞舜的禅让得以继承帝位,“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皋陶为夏禹王朝的建立与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夏禹也是敬皋陶之德,本意将帝位传于皋陶,无奈皋陶早亡,大禹只得封皋陶之后于英、六,以示厚爱。周朝传承于夏制、夏礼,在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六两国位于淮河南岸、与涂山地区相邻,是与四方湖地区相邻的方国,为夏朝部落的兄弟同盟部落。这种英、六两国与涂山的地理位置关系,也充分印证、揭示了夏朝国都位于淮河流域涂山四方湖地区的历史渊源。更深层的含义,为我们暗示了皋陶的活动区域在淮南地区,大禹怎么也不会把刚去世的皋陶后人,分封到距离夏都的偏远之地或者让后人离开皋陶常年活动区域。

在全民各行各业以经济效益为基本动力的情况下,为了促进夏朝历史问题的早日解决、夏朝国都遗址的早日确认,笔者愿悬红一千万元,邀请国内外科学家、院士、教授、专家、博士、国家科研单位、高校科研组织、社会人士,对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进行证伪或寻找到其他的夏朝国都,为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华夏文明的再现,作出各自的贡献。(作者:赵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