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辉)夏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夏朝就没有华夏,没有夏朝就没有中华,可以说中华文明的本质与来源都来自夏朝的文化与文明。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华文明中无可忽略的朝代,在至今的中国历史文明史研究成果中,却是毫无头绪,以致出现了大量否定夏朝历史存在的言论与观点。

那么夏朝究竟是怎样一个朝代?为何中国历代各民族都以华夏民族自居,以华夏民族为荣,以中华民族为傲呢?这其中包含了夏朝的建立与夏朝高度的文明本质为中华大地上原始各部落普遍认同与接受的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观,是华夏文明得以成为世界唯一延绵不断的文明古国。

+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是故革坚则兵利,城成则冲生。”(《淮南子·原道训》)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

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维时维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为兴事,慎乃宪,敬哉!”乃更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然,往钦哉!”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史记·夏本纪》司马迁)

大禹因成功治理远古中华大地的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舜帝的帝位传承,而成为万民拥戴的万国领袖。这其中不仅是对大禹为华夏大地消除常年水患的建立功勋的拥戴,更为重要的是对大禹及其代表的部落品德与文化的认同。在《淮南子·原道训》中我们可以看到,夏禹之所以能够得到万国诸侯的拥戴,是因为夏禹“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体现了夏禹与万国诸侯和平共处的具体行动与决心,消除了万国部落的戒备之心,为华夏大地各部落和平共处,建立示范作用,为文明的形成与建立奠定了相互信任的基础。

大禹承继帝位后,“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大禹之所以能够成为“山川神主”,是因为皋陶的拥戴,“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认同夏禹行政的明度、文化认同的夏族声乐。因此,大禹建立的夏朝,完全是以万国诸侯认同的文明行政措施,文化上认同的先进文明声乐形式,而非武力征伐建立的一统政权。这就与商朝与周朝的建立,是在武力征伐、武力统治建立朝代,形成了巨大反差,成为后世各部落、诸侯永远怀念、追怀的文明社会,也是后世各民族以华夏自居的根本与根源。

那么,夏禹建立的是怎样的行政文明与民生声乐文化呢?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十年)“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竹书纪年》)。位于淮河流域、淮河岸边的涂山,不仅是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之地,更是禹合诸侯于涂山,展现夏王朝各氏族部落大团结的标志之地,也是建立夏朝世袭制的夏启出生与成长之地,因此,夏朝的众多历史之谜就与涂山地区存在不可割舍的紧密关联,是破解夏朝历史、夏朝文化、夏朝国都的重点与关键。而目前中华夏朝历史研究中,对夏朝历史的毫无头绪与一无所获,也与研究者对涂山地区显示的夏文明的漠视,存在对应的关系。可以说国家研究机构在夏朝历史研究中的缺失,非方法与技术的原因,而是观念、理念的短缺,这种观念不改变,那么夏文明的破解时间仍将持续下去。

在淮河流域、涂山地区流行着一种地方民间艺术——花鼓灯,至今仍然是极具生命力的歌舞艺术,被称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花鼓灯的服饰、舞蹈动作、乐器、表演程式,无不透露出四千年前夏朝的文明与文化信息,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真实内涵的写实艺术。其内容之丰富、信息之广泛,本文只能简单阐述一点,体现华夏文明艺术之所以能得到万国诸侯认同的原委。

在关于“夏”字的解读中,夏朝人被认为是跳舞之人,而且是具有“礼仪之大”“服章之美”的人群,“夏”字的记载有五十多种,超出其他古文字异体类型的数倍。为什么“夏”字会有如此多的写法?这正是万国诸侯在涂山聚会中对夏禹代表的华夏部落表演的花鼓灯舞蹈动作的不同印象,具体如下表:

在花鼓灯的舞蹈动作中可以找到“夏”字的各种代表字形,这些大量舞蹈动作与夏字形类同,不会仅是一种巧合,而是夏字的真实来源,代表花鼓灯艺术正是来自于夏朝的文明表现。

在关于华夏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华”与“夏”的解读,在花鼓灯艺术中,皆可以发现华与夏的内涵与本源。《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亦含有赤色之意,中国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

“华”古同“花”,这个“花”正是对花鼓灯这一来自夏朝艺术的简称。热情奔放的花鼓灯艺术表演,充分体现了夏禹在涂山款待万国诸侯的盛况,对万国诸侯产生了强力的文化认可与认同,感受到了夏禹对万国诸侯的礼仪之大,平等、和平共处的热情,成为万国诸侯学习、效仿的榜样,产生了强力的心理文化认同。

正是夏禹的“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为夏朝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基础,成为各地氏族部落共同的文化理念,开启了夏启开始的世袭制王朝的建立与形成,提供了夏文明王朝形成的华夏理念的基础。花鼓灯艺术能够延续四千年的传承,更是华夏这一全民族理念传承的充分体现,显示了华夏文化的强大内聚力。(作者:赵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