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在復讀前要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想上什麼樣的大學,爲什麼想考這樣的學校,自己有哪些優勢,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而需要完善,考上理想的學校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未來。對於復讀成果,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建立合理的目標。

復讀,需要孩子擁有一定的心理素質!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輕鬆,能夠擁有好的未來,認爲孩子只有接受好的教育才能有所成就。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好大學,但對於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父母會感到很無奈、很頭疼,這麼小出去工作,沒有一技之長;成績不理想,上一所一般的院校,害怕將來還是不好找工作;復讀吧,孩子不一定願意,復讀的成績也不知道會不會提升。這對衆多家長和考生來說,真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

一、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復讀

雖然父母希望復讀能給孩子多一點的準備時間,給孩子一個新的機會,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利用這一年“查漏補缺”,努力拼搏考上更好的學校。但是,復讀後是否能夠讓孩子的成績提升,提升的空間又有多大,這是因人而異的。

造成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孩子是因爲高考期間身體不適、遲到等突發事件或其他非智力因素導致沒有發揮出正常的水平;或平時成績一直不錯,但高考時心態不穩定,考試焦慮而影響正常的發揮;或其他成績都很好,某一科比較弱,但還有上升空間。這三類孩子選擇復讀來爲自己爭取新的機會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成績一直不理想,上二本、三本或專科也是可以的,不一定非要上一本或某一所學校。現在大學生那麼多,即使不是一本,二本、三本或專科也各有優勢。如果孩子的成績只能上專科,雖然學歷低,但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只要孩子在其他方面有優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孩子熱愛自己的專業,專心進修,也能在社會上有“用武之地”。

二、復讀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學習這件事,如果孩子本身不願意,父母的逼迫只會讓孩子反感叛逆。高三的孩子早已進入青春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面對復讀,家長不要逼孩子,如果孩子自己有復讀的意願,他自己會很努力、很珍惜這個機會,也能勇敢去承受復讀帶來的壓力和學業上的挫敗,這時候父母給予孩子尊重、支持、鼓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不願意復讀,父母即使爲孩子做了決定,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不了,久坐桌前也難以起到好的效果。

三、復讀需要孩子擁有一定的心理素質

復讀並不是僅僅多讀一年的書,復讀的孩子面臨很大的心理壓力,比如擔心被應屆生看不起,擔心自己的成績沒有應屆生的好,擔心自己復讀一年還是考不上,害怕同屆的同學會嘲笑自己……

所以,選擇復讀首先要過心理關。如果孩子對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有清醒的認識,對改變自己的不良學習習慣有強烈的願望,對考上大學有着強烈的期望,對自己的選擇很堅定,這種學生復讀成功的概率很大。

如果孩子是因爲考試焦慮而導致高考發揮失常,若家庭條件允許,父母可以及時帶孩子尋求擅長青少年心理的諮詢師的幫助,及時幫助孩子改善心理狀態。

四、復讀需要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

過大、過於籠統的目標看似能激勵人,但也很容易讓孩子在遇到挫折時選擇放棄。反而,合理的目標更能幫助孩子以平常心對待偶爾的失誤和挫折。

對於孩子而言,不同科目提高的空間是不一樣的。比如數學,如果考生的成績能考到90分以上,就說明基礎較好,提高的空間較大,而如果考分過低,則說明一些基本的知識都沒掌握,可能在復讀時“跟不上”,不利於提高成績。

如果孩子數學、化學、物理這些注重思考的科目成績非常好,但語文、英語的成績往往不及格。在復讀時,一來需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補基礎方面;二來對自己的成績要有合理的期望,目標漸進,每進步一點就要給自己鼓勵和肯定;三要明白趕不上老師的複習進度是很正常的現象,必要時可進行課外輔導。

孩子在復讀前要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想上什麼樣的大學,爲什麼想考這樣的學校,自己有哪些優勢,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而需要完善,考上理想的學校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未來。當我們內心有希望,當我們覺得未來是美好的,當我們明白自己是朝着美好的人生在一步步前進的時候,現階段遭遇的痛苦、挫折、委屈,纔不會那麼難以承受。

廣州心理諮詢提醒:是否復讀不能只是父母的願望,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孩子被迫勉強復讀,這樣的復讀效果是最差的。

復讀之路並不簡單,孩子需要承受很多壓力,對此父母要理解孩子,給予孩子情感的支持和關懷。對於復讀成果,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建立合理的目標。如果孩子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如何選擇,或復讀後孩子的心理壓力過大,可以及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