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學共青團

     中北大學青年媒體中心 關注

新時代·夕陽紅——啓程

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第一天

2018年7月11日上午11時,伴隨着濛濛細雨,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在軟件學院團委書記雙維老師的帶領下從中北大學出發,一同前往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以“農村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爲主題的調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上午10時30分,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全體成員在宿舍樓整裝待發,於10點50分在軟件學院院樓前集合,臨行前,軟件學院黨委副書記杜瑞平老師和軟件學院團委書記雙維老師對實踐團成員進行了指導和囑咐並特別強調了出行安全問題。歷經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實踐團安全到達了目的地—呂梁市交城縣,目前已經入住到了所在地點。在出行之前,我隊已經制定了縝密的調研計劃,我隊計劃在交城縣周邊幾個村子進行此次以“農村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爲主題調研。

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對此次調研充滿了激情和活力,這爲後面幾天的調研打下了堅定的基礎。希望通過此次調研,大家都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感想,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文/李  偉

攝/李爾帥

新時代·夕陽紅——修遠

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第七天

爲了進一步瞭解奈林村的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2018年7月17日,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指定地點集合完畢,在軟件學院團委書記雙維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同前往了山西省金桃園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並展開企業對養老體系和經濟體系的調研。

歷經20分鐘,我們一同到達了指定地點,首先,金桃園煤焦化集團有限共司對我們今天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表示大力配合我們的調研工作,這爲我們今天對企業的調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後,金桃園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雙總爲我們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以及公司對農村的資助政策。金桃園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位於交城縣經濟開發區,是一個以原煤開採、煤炭洗選、焦炭生產、城市煤氣、化工產品、旅遊開發爲主業,兼及房地產開發、生態農業、物流運輸業等領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羣。爲農村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經濟支持並貫徹落實了習總書記所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和建設美麗中國的新發展理念,在爲人民提供便利的同時爭取把污染減少到最少。該公司對奈林村的扶持力度很大,經雙總介紹,公司總共有3000多名員工,其中有1000多名員工是奈林村的村民,這爲村子裏的村民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公司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孤寡老人、高考優秀考生提供一定的資助,並在每年逢年過節的時候,會資助他們一些生活必須品。公司的養老政策和經濟政策爲農村提供了很大的經濟支持,對農村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定的基礎。

隨後,在雙總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共同參觀了工廠並感受了在生產一線上的工人們的工作狀態,工人們在持續高溫的環境下工作,我們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這給實踐團的每位成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今天對企業的調研,我們瞭解到了企業對養老體系和經濟體系的政策以及企業的管理模式,感受到了在生產一線上的工人的艱辛,這對我們團隊的磨練和對品質的錘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文/李  偉 張崇璽 李雨宸 王飛 席鎧

攝/李爾帥 薛天一 李琪 馮鈺傑

攜手延安市委宣傳部,走向紅色革命新徵程

能源動力工程學院中北大學"重溫知青路"暑期實踐隊第七天

爲將調查實踐落到實處,將推進紅色旅遊文化的進度和當地宣傳政策相結合,能源動力工程學院中北大學"重溫知青路"暑期實踐隊在院團委書記李曉彧老師的帶領下於17日特地前往延安市市委宣傳部,對當地機構進行了交流並以瞭解相關政策和意見爲目的,對工作人員進行了簡單的採訪。

伴隨着忙碌而充實的調研工作,此次實踐隊的行程已過半。當第七日的朝陽東昇時,實踐隊的夥伴們已收拾好行囊和飽滿的精神,準備投入到今天的工作中。在到達延安市市委宣傳部後,李娜科長熱情接待了實踐隊。隨後,隊員們便將前幾天的調研結果和李科長進行了交流和分析,並將我們事先討論好的幾個突出問題簡單採訪了她。在我們的採訪中,李娜科長表示,目前延安市目前擁有黨性教育基地三處、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7個13處,平均每個縣都有一到兩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市政府積極向延安市的青少年傳播紅色文化,並積極在紅色旅遊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利用紅色文化引領青少年的思想走向。在採訪中我們還了解到,目前延安市通過宣傳紀錄片、紅色廣告和標語、“三下鄉”實踐活動等方式將延安故事和延安精神傳播至全國各地,爲各地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導向。目前延安市還在積極籌備全新的延安介紹片,並在積極結合網絡,APP等媒體途徑將延安宣傳出去,同時希望將延安精神更好地向外推廣。在對延安市委宣傳部進行訪問後,我們"重溫知青路"實踐隊的目標更加堅定和隊延安精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同時,作爲當代青年的一員,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傳承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信念。

一路上的歡笑和默契,給我們疲憊的身體帶來了不少的放鬆和動力。儘管每天奔跑在烈日中,實踐團的工作熱情依舊不減,不斷推進着此次延安實踐活動的進程。當我們結束了此次訪問回到住處後,立刻馬不停蹄地安排了明日的實踐內容。同學們也在這樣充實而緊促的實踐中享受着這次旅行。

/宋永文 卿鵬

/任曉澤 卿鵬

覽革命紀念館再拾先烈遺魂

遊鳳凰山公園傳承紅色精神

能源動力工程學院“重溫知青路”暑期實踐團第三天

爲了進一步瞭解市民們對延安紅色文化資源利用以及青年人對紅色教育的認識,能源動力工程學院“重溫知青路”暑期實踐隊在院團委書記李曉彧老師的帶領下於7月13日前往延安市革命紀念館與鳳凰廣場,開啓了他們第三天的旅程。

延安市的紅紅烈日絲毫沒有衰減隊員們的工作熱情。按照事先制定的行程規劃,隊員們首先乘車前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它是我們青年羣衆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周恩來總理曾以延安革命紀念館爲例,指出“一個黨史陳列就是一部黨史教科書”。在參觀了革命紀念館後,我們每個人對於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歷史都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感受。

遊覽結束,在隊員們進一步瞭解了館內結構之後,實踐隊一行人對館內遊客進行了問卷調查,瞭解他們對於紅色文化的知曉程度以及收集他們對於青年人弘揚紅色精神的建議。值得一提的是,隊員們在抵達紀念館的公交上遇到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暑期實踐同學,在紀念館問卷調查時還遇見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暑期實踐隊。毛主席曾言:“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爲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來實踐的幾天這話真是無比靈驗。兩支隊伍都很興奮,隊員之間互相分享了經驗,也簡單交流了一下此次延安社會實踐的感悟,最後分別在紀念館前和館內的巨型浮雕牆前合影留念。

由於天氣過於炎熱,實踐隊決定將下午的行程變動至晚上,在傍晚時分,伴隨着微微涼風,隊員們進入鳳凰山公園的景區內開始遊覽與學習。在參觀完景區後,實踐隊的隊員們照例分成三個小組,結合事先準備的問卷開始對景區的遊客們進行實地問卷調查。通過簡單的問答與調查,隊員們在宣傳延安紅色精神和紅色教育的重要意義上都有了更深入的突破。在對延安市民以及遊客們的採訪中,我們也對此次延安行有了更深的理解,激發了我們的實踐隊員們對於延安紅色精神探索的積極性。

“一日無二晨,時間不重臨。”隊員們一行人再次從烈日當頭到夕陽西下,結束了累並快樂着的行程。回到住所,李曉彧老師和隊員們對這一天的進展和收穫進行了分享和總結,並對明天的行程進行了安排,希望同學們能夠保持積極性,在接下來的旅途中享受快樂與激情。

文/宋永文

攝/卿鵬 任曉澤

探訪澤州古韻 發現魅力鄉村

能源動力工程學院探訪古韻澤州社會實踐隊暑期實踐第6天

2018年7月13日,中北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學院探訪古韻澤州社會實踐隊暑期實踐團在連日的雨天中繼續前行。雖然淅淅瀝瀝的道路有些泥濘,但是阻擋不了同學們前行的步伐,實踐團的成員們始終以最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對一切實踐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

早上八點,實踐隊包括喬洋老師在內的全體成員乘坐5路公交車到達澤州縣金村鎮。通多與當地政府取得聯繫,在他們的幫助下,同學們在低保處瞭解到了該地對於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的幫助扶持情況,包括過年過節慰問品的發放和日常生活的保障。在民政辦,隊員們瞭解到了當地各個村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口分佈和當地特色公共設施建設情況。其中,鎮上80歲到89歲的老人有614位,90歲以上的有76位,養老院全縣覆蓋,給老人提供了很好的養老保障體系。此外,對於264戶低保戶予以低保補貼每年4200元。對於無子女老人有兩種養老模式,一是在家中養老,政府提供五保金,二是政府提供免費去養老院養老的機會。通過進一步走訪與調查,我們瞭解到金村鎮建有較爲完善的養老體系,對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有較大的投入。

在簡單修整後,同學們步行來到霍秀村,聯繫村民自治委員會了解情況。村中的王主任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現得十分熱情。在王主任的介紹下,同學們瞭解到,霍秀村是晉城市首批“小康示範村”,並被省政府命名爲“省級文明村”建有基礎健身器材,戲臺,老年活動中心等較爲完善的農村基礎文化設施,其村子主幹道乾淨整潔,按年齡劃分對村子裏的老人有較高的補貼及福利待遇,霍秀村致力於建設城郊型新農村,提高村民總體素質。村子交通比較便利,沿街店鋪較多,雖然村落仍在建設中,但村民對設施建設滿意度普遍較高。村委會分管老年工作的郎主任還提到,他們會對村民發放慰問物資,並實行了好的福利政策,例如——會在一些節日組織老年人去外面旅遊,這極大地豐富了年人生活。在村委會值班人員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該村的榮譽館,一個個獎盃,一張張歷屆領導班子的合照,見證者霍秀村的進步。令同學們記憶猶新的是該村對老年人的服務文化體系,每年一次的老人集體出遊,每次人數可達上百人次,當地村委會本着帶着老人走出霍秀走向全國的理念,一次次帶着老人前往西安,北京,三峽等地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結束之後,喬洋老師邀請書記和同學們集體合影留念。

經過一天的走訪調查,同學們各司其職,每個人都在團隊中發揮出了自己的作用,爲實踐團的集體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通過幾天的磨礪與成長,在日後的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必將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其中!

文/尚以昊|崔承珺

攝/崔承珺|尚以昊

探訪澤州古韻 發現魅力鄉村

能源動力工程學院探訪古韻澤州社會實踐隊暑期實踐第6天

2018年7月14日,中北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學院探訪古韻澤州社會實踐隊暑期實踐團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實踐內容。昨夜剛下過傾盆大雨,道路有大量積水,實踐隊成員們依然前往目的地進行工作。

早上八點,實踐隊成員們乘坐18路公交車到達李家鄢,在此受到了村支書的熱情款待。李家鄢村共有兩百多戶,其中有100多老人,其中90歲以上的老人有3個。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進入村委會會議室並對老支書進行了採訪,老支書真誠熱心地回答了同學們地問題,解答了同學們的許多疑惑。採訪過後,老支書還帶領同學們走訪村子,爲同學們介紹了村子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規劃,使同學們感受到了村民的熱情與真誠。同學們其後分小組進行入戶採訪,爲路人分發調查問卷,調查養老和文化建設情況。

通過今天對李家鄢村的走訪調查,同學們瞭解到,村子雖有基礎的文化設施,但存在利用率不高、以及設施不全面的問題。村莊經濟發展程度較低,包括國家養老保險政策外,村子福利方面仍待提高。村莊文體建設基礎設施長期閒置,已經生鏽。交通方面仍有欠缺,村莊呈現輕度空心化。

通過一天的調查,其村子的養老問題基本解決,能基本滿足生活需求。李家鄢村的情況具有一定代表性,使同學們瞭解到不同地區的不同現實情況,更使同學們感受到完善文化基礎設施的重要性與健全養老體系的緊迫性。

文/尚以昊|崔承珺

攝/崔承珺|尚以昊

新時代·夕陽紅——晴嵐

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第三天

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隨着老齡化現象的嚴重,養老情況更是成爲了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爲了準確客觀地瞭解農村的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以及老年人的養老生活狀況,2018年7月13日上午,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整理好今天調研所需的材料之後,在軟件學院團委書記雙維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同前往了交城縣南部的梁家莊村並對梁家莊村展開今天的調研。

首先,我們到達的是梁家莊村村委會,村委會對我們實踐團此次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表示大力支持和配合我們此次的調研工作,這爲我們此次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定的基礎。實踐團與村委會中的薛主任進行了座談,首先薛主任根據我們的問卷內容對梁家莊村的基本情況以及該村的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做了簡單的介紹,從薛主任的話中我們得知,梁家莊村的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還是比較完善的,國家給予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90元的補助,村委會每年都會給予60歲以上不同年齡段的老人一定的補助,使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該村的合作醫療服務體系完備,這爲老年人的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推動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然後,實踐團成員向薛主任提了一些關於該村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的問題,薛主任耐心詳細地爲我們解答了每一個問題,讓我們對於農村的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有了更深的瞭解。

下午,我們分爲三組,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分別對村裏家庭經濟條件不同的家庭進行了走訪調查,深入瞭解當地農村老人的生活現狀以及一些有關養老的政策。走訪調查之後,每個小組在村委會集合並總結了每一小組在此次調研中的結果,不同的調研地點有不同的結果,但是從我們切身實踐出發,農村的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完善了很多,老年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通過此次基層調研,我們對國家、村委會的養老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同時我們也切身體會到了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此次調研調動了實踐團成員的積極性,這爲後來幾天調研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文/李  偉

攝/李爾帥

新時代·夕陽紅——望舒

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第四天

爲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地老人的生活情況以及政府在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的政策,2018年7月14日上午,軟件學院“新時代·夕陽紅”養老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在交城縣的各大街道開展了問卷調查並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了整理分析。

上午,實踐團成員在指定地點集合完畢並分爲三組展開問卷調查,各小組成員分佈在交城縣的各大街道上,我們針對中國老齡化形式嚴峻,養老問題將在以後格外突出的情況,作此問卷調查,希望能夠緩解我國的老齡化問題。根據不同的調查對象,我們設計了不同的問卷,這樣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瞭解養老模式和養老體系。調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配合現象的發生,但是當我們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此次調研的主題以及此次調研的目的,絕大多數人還是很配合我們的工作,這爲我們此次在交城調研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調研結束後,各小組成員在指定地點集合,首先,對此次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然後各成員交流心得體會,在分享實踐成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同的人羣對於養老的方式和態度是不同的,經濟問題是影響老年人選擇養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們更加深入地瞭解到了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和生活狀況,增強了實踐團的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以及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文/李  偉

攝/李爾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