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有助於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滿足城鄉居民養老需求,讓城鄉居民更好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從整個社會發展看,也有助於通過擴大消費來支持內需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提出了進一步部署: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個人養老金制度有利於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有利於豐富養老保險體系的層次性,滿足不同人羣的養老需求。目前個人養老金的推行情況正在逐步改善,但還需要加強宣傳和推廣,讓更多人瞭解和參與。同時,也需要完善相關制度和政策,確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養老金的發放涉及廣大羣衆的切身利益,一直是退休人員每年最關注的焦點問題。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對此,《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先生在出席當日吹風會時指出,“目前,全國有1.7億老年人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今年將最低標準提高20元,增長了19.4%,是近年來上調幅度較大的一次。”

事實上,退休人員待遇水平一直穩步提高。自2005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便一直保持着上漲趨勢。2023年,人社部按照3.8%的比例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截至2023年底增發的養老金已發放到位。2014年以來,四次統一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標準。

“提高基礎養老金是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直接提升,體現了社會對於長者的尊重和照顧。這也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從經濟層面,它有助於緩解老年人的經濟壓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日常開銷和醫療等費用。其次,社會層面上有助於減少老年貧困,增強社會穩定性。最後,在心理層面能夠給老年人帶來安全感和尊嚴感。”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

事實上,隨着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顯現,“如何養老”已經成爲備受大衆關注的熱議話題。

婁飛鵬表示,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全球最多,老齡化水平快速提升,人口老齡化應對任務全球最重,加上未備先老、未富先老等問題,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用人單位和個人三方的積極性,積累養老資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有助於充分調動個人積極性積累養老資產,降低對基本養老保險的過度依賴,更好積累養老資產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居民多樣化養老需求。

目前,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即“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而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同時還包括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都是對第一支柱的有效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提出了進一步部署: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我國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工作自2022年11月25日正式啓動,標誌了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末,個人養老金開戶數已突破5000萬人。

1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2023年四季度新聞發佈會也表示,在36個城市及地區先行實施的個人養老金制度,目前運行平穩,先行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將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

婁飛鵬指出,目前個人養老金制度需要在36個先行城市地區落地的基礎上,儘快在全國推廣實施。在推廣實施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優化稅收優惠政策,金融機構做好金融產品服務,居民個人增加對個人養老金的瞭解。

“雖然個人養老金制度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推廣和實施,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戰,如公衆對其認知度不足、參與度不高等問題。”王鵬建議,政府可以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提供更多的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來鼓勵公衆參與。同時,加強監管也是確保這一制度能夠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