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的3月份,初春剛到,天氣還十分寒冷,而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工人們在吐爾基山乾的熱火朝天,他們正在這裏開採石頭,而開採的過程中,工人們發現了一個怪相,當地的石頭基本上都是青石,而這裏有很長一段成長方形的石頭,竟然是淺紅色的石頭,形狀規則,看起來有開鑿的痕跡,好像是後來放上去的。採石場的老闆聽說後,隱隱約約感覺到其中有問題,聯想到之前傳言這一地區有千年古墓,老闆立刻打通了文物局的電話。

專家發現遼代女性墓,伸手去揭墓主人身上衣服,差點釀成大禍

很快,文物考古專家來到了採石場。專家初步勘測後,認爲這應該是一座古墓的甬道,而根據以往的考古經驗,在內蒙古地區,歷史上只有遼代古墓會設計很長的甬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一座遼代古墓。緊接着,考古隊在採石場工人的幫助下,經過30多天的緊張清理,便把這個甬道里面的紅色石頭清理乾淨,而墓道的盡頭則是一塊巨大的石頭,俗稱“封門石”,它的作用是用來阻擋外人進入地宮,破壞墓葬。

專家發現遼代女性墓,伸手去揭墓主人身上衣服,差點釀成大禍

由於墓道很狹窄,大型機械無法到達現場,最後30多個工人用繩子拉,撬槓撬,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把這個龐然大物挪開,專家才順利進入地宮。專家進入地宮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具顏色鮮紅的木頭材質的棺材,棺材表面是大量精美的彩繪圖案,其中有一隻貼金鳳凰,看起來栩栩如生,極其逼真,因此專家暫時把這具棺材稱爲“鳳棺”,既然有鳳凰,那麼暗示着該座古墓的墓主人應該是一位女性,而且是身份地位應該是皇家女性。

專家發現遼代女性墓,伸手去揭墓主人身上衣服,差點釀成大禍

專家還從地宮中的牆壁上發現了很多奇怪的神祕符號,經過古文字專家的研究,可以確定這是消失很久很久的契丹文字,由此可以斷定,該座墓是一座遼代契丹族的墓。專家再勘測了一下地宮,由於空間狹小,地上有厚厚的泥沙層,不適合當場打開棺材。最後專家們決定將棺材整體搬出,轉移到室內合適的環境中,再進行開棺考古。

專家發現遼代女性墓,伸手去揭墓主人身上衣服,差點釀成大禍

鳳棺被移到考古所的室內後,專家開始開棺,當棺材打開後,墓主人終於呈現在大家的面前,是一位女子,身上穿金戴銀,還鑲嵌着寶石等等,都是一些極其珍貴的陪葬品。當專家準備揭開墓主人身上的衣服時,突然,一股神祕的液體從衣服裏面留了出來,這些液體閃着銀光,其中一位考古專家大叫:趕快躲開,這是水銀。

專家發現遼代女性墓,伸手去揭墓主人身上衣服,差點釀成大禍

在場的專家趕緊撤離,後來戴上防毒面具再次進行考古。衆所周知,水銀是一種劇毒物質,容易揮發,人體一旦攝入水銀,就會中毒,嚴重威脅生命健康,幸虧發現的及時,才避免了一場大禍。

那麼該女性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呢?由於墓中沒有墓誌,而出土的文物都沒有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銘文,因此墓主人的身份至今依舊是個謎題,但是專家們的猜測,大多數集中在墓主人可能是遼太祖的長子耶律倍的女兒阿不裏,或者墓主人可能是遼太祖的女兒質古。而一切結果,都需要等遼太祖的墓被髮掘後,才能得出結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