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市海納百川 規劃兼具溫度氣度

五位親身見證參與者講述廣州規劃故事

文/金羊網記者 羅仕 通訊員 侯翔宇 穗外宣

圖/金羊網記者 湯銘明

建設一座城市非一日可畢,一座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更是人類的自然選擇。作爲中國南部重要的對外開放前沿城市,廣州在改革開放伊始便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

在 “向未來出發——我與改革開放的廣州故事”系列專題報道第四期——廣州規劃故事中,五位親身見證參與廣州規劃的大咖講述了廣州規劃故事。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總規劃師黃慧明:

讓廣州規劃建設更有高度和溫度

作爲改革開放的“同齡人”,1978年,黃慧明出生於南昌市郊區,上世紀80年代的交通還沒有那麼便利,他從家進南昌市區要坐一個小時的汽車,“那時候進市區逛一次公園,或者買一次年貨,前一天會興奮得睡不着覺。”黃慧明從小就對城市有強烈的嚮往。

鄧小平南巡後,廣州這座南方沿海城市引起了正在讀高中的黃慧明注意。“廣州兼具城市的溫度、文化的深度、包容的氣度,很吸引我。”黃慧明說,1995年高考後,他沒怎麼猶豫就填報了中山大學。

2000年,黃慧明到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工作,當時廣州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重大項目接踵而至。初到規劃院,黃慧明所在團隊只有四個人,由於任務繁重,加班畫圖紙就成了常事,“一週至少通宵兩次。”

他對參與的首個項目記憶猶新,當時他們負責廣州開發區科學城的規劃設計。科學城地勢起伏,周邊都是50米高的丘陵地,而科學城定位是要成爲高品質的工業園,這給規劃師們帶來了挑戰。“當時爲了看周邊的植被環境,跟着工程師們一起爬山。”黃慧明回憶,突然暴雨襲來,整個衣服都溼透了,T恤都被植被的綠漿染成了綠色,然而回去之後還是伏案繼續做方案,“當時我才發現,原來規劃師並不只是在圖紙上做文章,規劃不是畫畫。”

後來黃慧明又參與了對於老城區如荔枝灣、東濠湧等工程的改造和重新規劃。2010年後,廣州城市發展趨於成熟穩定,更注重品質化的發展和溝通。“這時我的項目開始更偏向於文化社區和深層次的思考。”黃慧明說。

2018年,黃慧明又承擔起了2035年廣州建設規劃的主導工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就是將改革進行到底。”他說,“我們的設想是讓廣州成爲‘活力全球城市,美麗宜居花城’,規劃院也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讓廣州規劃建設更有高度和溫度”。

廣州市政府原副祕書長潘安:

海納百川是廣州的基本特徵

1981年,潘安畢業實習第一次來到廣州,這座城市每一角落都散發出濃濃的商都氣質,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爲攻讀博士他再次來到廣州。

他說,“廣州是一座不矯揉造作的城市。海納百川是這座城市的基本特徵。因此,這座城市也具有遇泥則污、遇水則清的特點。”

面對如何平衡經濟與環境,廣州着力拆除違章建築物,恢復綠化,不斷完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這些成果是廣州人尊重城市秩序,尊重科學規律,尊重空間法制,尊重客觀環境的回報。”潘安說道。

他說,2011年,廣州完成了城市空間框架構建工作,開始謀劃新的十年。廣州新十年的目標是建設智慧城市,在2020年之前廣州可以完成“城市數字模型”測試和試用工作。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倪陽:

“西塔”設計者見證珠江新城發展

作爲廣東省內建築設計領域的知名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倪陽是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西塔)的設計者,他見證了珠江新城CBD從無到有。

上世紀80年代,珠江新城一帶還屬於鐵皮房堆積的市郊,直到1997年,這片區域才重新得以規劃。倪陽作爲團隊代表參與雙子塔的設計,本來想要設計成外形完全一致的建築,但是最終未被採納。

不過也正是倪陽提出,讓西塔面朝珠江,從而更好地展現壯闊的城市景觀。同時富力中心大廈也是倪陽與同事們的手筆。此外,倪陽還參與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等國內大型項目的設計。“其實對於一個城市,建築設計的投入意義重大,好的設計能拉長整個城市建築的生命週期,我希望廣州建築能朝精細化這個方向走,打造有品質的建築。”

原廣東省高教廳廳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原教授、博導許學強:

從出力到獻策 參與城市建設

1958年,許學強來到廣州,從此就在這裏學習、生活、工作。“很榮幸能參與廣州的發展,我出過力,也獻過策。”

他曾參與修建東湖公園的工程。當時的東湖還是一片淤泥,許學強在那裏連續勞動了一個星期左右,雖然天氣已經很冷了,但他每天都幹得滿頭大汗,除此以外,還要時刻防備螞蟥叮咬。1961年,許學強以學生身份參與第11版廣州城市總體規劃。在改革開放後的廣州規劃中,許學強也一直沒有缺席,如1983年的增城縣域規劃、1987年的廣州市域城鎮體系規劃、2000年的廣州市概念規劃方案競賽等等。

“比我辛苦的還大有人在,一想到在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裏,有我曾經貢獻的一份力量,就很欣慰。”許學強說。除參與廣州的城市規劃建設,他還致力於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廣州城市建設者。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導何豔玲:

建造一座可以對話的城市

1996年何豔玲來到廣州,如今她擔任着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博導,長期研究城市建設中政府的角色問題。

“政府應該是一個引領者,改革的初期政府管理並沒有適應突然而來的變化,我們的設計和管理體制能夠保證基本秩序已經不易。”何豔玲說。在她看來,廣州市民公共參與精神非常強,這些年的發展背後有公衆參與基礎,很多政策是建立在聽取民意基礎上的,比如職能部門會出來擺攤聽取意見,媒體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對於未來的發展,何豔玲認爲廣州應當更加開放,“在新媒體時代,廣州需要利用好媒體,將我們的文化底蘊傳承下去,建立更好的城市形象,從而集聚非常優秀的產業和人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