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陝西的“白菜心”,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因其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自古以來便是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穀子等農作物種植的最佳地帶。

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熱土之上的人民以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與智慧,以當地的物產食材爲基礎,製作並不斷創新改進出了一系列具有濃郁陝西特色,展示關中飲食文化的小喫。關中小喫的形態、味道與特點可謂千姿百態,既具有秦腔高亢激烈的品格,又具有秦人樸實淳厚的性格,可謂陝西小喫的代表與經典。

中國陝菜網是專業宣傳推廣陝菜美食的頭號新媒體,今天就借陝菜網的平臺,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陝西楊凌最有名的美味佳餚——楊凌蘸水面。

楊凌蘸水面是楊凌風味獨特的傳統小喫,歷史十分悠久已不可考。首先它的麪條就很有地方特色,一般三到五釐米寬,這就應了陝西八大怪之一“麪條像腰帶”的古怪現象,所以在楊凌,它也有“褲帶面”的俗稱。

楊凌蘸水面共有三個特點,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

第一個特點是:“薄勁光”。“薄”指的是麪條薄如紙,“勁”指的是麪條勁道有咬勁,“光”指的是麪條口感光滑爽口。

要做到這些,做面時自然要費些功夫。面要和的軟硬適中。接着就是揉麪的過程。那麼,面具體要揉到什麼程度就好了呢?答案是做到面不粘手,盆不粘面即可。一旦面和好揉好了,就會達到勁和光兩個特點。薄這一點,比較容易,只要把面擀勻擀薄就行了。

說到這裏了,咱諞兩句閒傳。陝西有句俗話說的是:打到的媳婦揉到的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媳婦娶進門,不聽話,胡列科,就要打,打得她對公婆公爹丈夫服服帖帖。在這裏,咱要提醒大傢伙,這打媳婦是封建社會的糟糠思想,不可取,如果你有那打媳婦的勁,揉麪去啊!

楊凌蘸水面的第二個特點是“湯汪酸辣香”。“湯”指的是楊凌蘸水面所蘸的湯汁,“汪”指的是油要汪,“酸辣香”則是楊凌蘸水面的獨特味道。

楊凌蘸水面的湯汁做法如下:

1、將蔥切段、姜切沫、西紅柿切小塊、木耳切成絲,蘑菇撕條,以備使用。

2、鍋加入油燒熱,加蔥段姜沫炒香,加西紅柿塊炒出水,蘑菇條(可用金針菇或香菇、雞腿菇、平菇、杏鮑菇代替。),再加木耳絲,十三香或五香粉,加入骨頭湯(沒有骨頭湯,可用開水代替。)燒開。

3、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加些醋,加入鹽,讓鹽蓋住酸味,將雞蛋打散倒入鍋裏,成熟後像一片片在天空漂浮的雲朵。

4、辣椒麪加些五香粉或十三香調料用熱油潑熟。大蒜剁成蒜泥也用熱油潑的透透的香噴噴的。

楊凌蘸水面的第三個特點是湯麪分盆裝。

用西紅柿、蘑菇、雞蛋熬好,美美的要一碗,根據個人口味,加入油潑辣椒和油潑蒜泥,也可加入香菜段,這就是蘸面喫的湯汁。紅的西紅柿,白的雞蛋花和蘑菇,油汪汪的辣椒和撲鼻的油潑香蒜在一起看着五彩繽紛,光看這湯汁你就食慾大增,欲罷不能了。

下面的時候,可與麪條同煮一些綠色的時令蔬菜,如苜蓿,灰灰菜,豌豆苗,小芹菜,菠菜等,盆裏的面潔白如玉,蔬菜碧綠如翡翠。面對着這一盆色、香、味、型、器俱全的蘸水面,你忍心拒絕嗎?

還有一點,我這裏還要再提一提,楊凌蘸水面非常適合夏季炎熱時食用,因爲煮好的麪條盛在涼開水裏,所以面喫起來涼爽利口,非常適合夏季炎熱時食用,這也是楊凌蘸水面比較獨特的地方。

楊凌蘸水面因其“湯汁油而不膩、酸辣香味足,蒜味香濃,麪條筋而不硬、光滑爽口,營養豐富”而久負盛名,成爲陝西經典的麪食品種,現在已走向全國,好評如潮,令無數美食家爲之傾倒。

一盆蘸水面端上來,從中夾起一根白如玉的麪條,緩緩放入湯汁裏蘸一蘸,動作優美的讓麪條充分粘上湯汁,便開始品嚐這人間美味。麪條入口的瞬間,那薄、勁、光、酸、辣、香的美妙滋味,定讓你挑剔的味蕾得到極大滿足,此時就是讓你去當神仙,你也得把這一盆面咥完。

編輯:寧鶴

即刻下載

“陝菜網”微信平臺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劉陸訓、劉瑞、金凌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爲,必將追究責任。轉載請聯繫“陝菜網”公衆平臺。

其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