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徐 巧

來源:新浪金融研究院(ID:sina_jinrong)

截至8月底,A股上市銀行中目前有11家銀行正式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其中包括7家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3家城商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交通銀行

四大行爲何遲遲按兵不動?銀行新設立理財子公司存在哪些內部利益博弈?打算從母行剝離出去的理財子公司又面臨哪些實操困難?

中小行難捨牌照情結 四大行顧慮同質化競爭

監管細則未出,跑馬圈地先行。

雖然銀保監會已起草《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但政策具體何時出臺,仍需等待。事實上,早在資管新規出臺後,股份制銀行就接踵發起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理財規模位居市場第二的招行在今年3月打響“第一槍”,其他銀行隨後爭相跟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大行卻遲遲按兵不動。

股份行和中小銀行對金融牌照有很強烈的情結。”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分析指出,理財子公司作爲一項新的金融牌照,對於很多銀行有很大吸引力。相比之下,四大行在七大主要金融牌照(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託、租賃)佈局較早。在理財子公司成銀行資管新趨勢後,股份行着急跑馬圈地,實則是爲日後擴大綜合經營打下基礎。

四大行的理財規模加起來將近10萬億元,約佔整個銀行業資管體量的1/3。未來,如果理財子公司真正落地,四大行應該不會缺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新浪財經分析指出,四大行暫時未公告擬設立子公司,不代表沒有參與意願。四家銀行旗下目前各類牌照較爲齊全,資管新規執行的難度也相對其他銀行要小一些,在申請子公司的時間安排上或許沒有那麼急迫。

相比於搶跑拿下一塊新牌照,四大行目前考慮得更多的或許是理財子公司的戰略定位問題。

按照理財新規意見稿,未來銀行理財將分爲公募與私募產品。單隻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有市場人士認爲,通俗來理解,銀行資管子公司的牌照可能相當於“公募+私募”結合體的定位。當然,銀行資管子公司具體經營範圍仍需等待監管裁定、細則出臺。

不難發現,四大行旗下均有公募基金,分別是工銀瑞信、農銀匯理、中銀基金和建信基金。那麼,一旦成立銀行系資管子公司,在公募產品領域,是否會在母行內部體系下產生同質化競爭?

如果兩者未來業務趨同,母行作爲股東,在資源配置和傾斜上可能會面臨此消彼長的取捨。“關於子公司的定位,這也是我們集團內部目前在思考的問題。”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門負責人此前對新浪財經表示。而有此擔憂的絕不僅僅是四大行,目前共有14家銀行持有公募基金牌照。

子公司變總分關係爲互相獨立法人銀行部門利益需重新協調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如果進一步探究銀行資管子公司的動機,還涉及到銀行內部各業務條線的利益博弈。

資管部究竟幹了什麼?錢基本靠個金部和私行部出來,資產端靠各地分行選項目。”對於銀行資管部門的業務發展,一家北方地區的銀行私行部老總頗有微詞。“這完全屬於瞎說!如果這些年不是靠理財產品,還有人願意把錢放在銀行嗎?個金部還有存款嗎?”前述說法遭到另一家股份行資管部人士激烈反對。

儘管雙方說法均顯片面,有失偏頗。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銀行資管業務的利益牽動各方神經。在過去的數十年,整個銀行資管走得幾乎都是“大資金池”和“大資產池”模式。理財產品通過配置非標資產提高收益。超出預期收益的部分,則劃歸銀行理財的利潤。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指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資管部的資金確實大多數來自於個金部和私行部。過往銀行理財的投資主要以信用風控爲主,遵循的是信貸邏輯,走得是銀行貸款的老路子。這意味着,在篩選標的的過程中,尤其是非標類投資,主要靠各地分行拿項目。

“打個比方,如果一款產品給銀行客戶的預期收益是4.5%,但最後項目實際收益是6.5%,扣除產品本身銷售費、託管費用等成本1%,剩下2%收益將作爲銀行的管理費。”該人士解釋道,雖然管理費收入是資管條線創造的,但都會記在相應的分行賬上。

尤其對國有大行資管部從業人員來說,薪資基本與職稱掛鉤,並未按照市場化薪酬機制運行。前述人士指出。

如果真成立子公司,那麼本來在總行設立的資管部門,與地方分行就不再是總分關係,而是兩個獨立法人的關係了,有點兒像甲乙方關係,相互之間就需要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業務

這產生的最現實問題是,銀行資管子公司成爲了獨立法人,以前依賴於母行的關係幾乎不再行得通。從銷售端上來說,各地分行沒有必要再像服務母行一般,爲銀行理財銷售拼命,子公司與分行變成了純粹的甲乙方合作關係。

按照以前的邏輯,儘管銀行理財業務是在表外進行,但利潤屬於銀行表內。

與利益直接掛鉤的一個問題是,當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和基金、信託等其他產品一併放在銀行代銷時,是否還能在渠道上享受更低的代銷費用呢?如果代銷成本保持在以前的低水平,那意味着母行本身將要讓利,個金部和私行部的收入會減少,“被迫”給資管子公司讓利;如果銀行理財產品的代銷費上漲至與基金等產品一樣,那麼資管子公司的運營成本較以前將大幅上升。

“說到底,這涉及到銀行內部分賬的問題啊。”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說道。

銀行理財業務不良資產成謎 如何化解風險成棘手難題

銀行的表內信貸都有撥備和核銷,表外理財業務並沒這個機制,但這不代表這裏面沒有呆壞賬。”一位國有大行人士表示。

的確,回顧銀行理財的發展,最初由表內演繹而來。

2004年,央行放開存款利率下限和貸款利率上限,推動利率市場化,中小股份制銀行紛紛謀變創新。受限於存貸比等其他監管指標,銀行在探索中開始發行表外理財產品。當年,光大銀行一氣呵成推出國內第一隻人民幣理財產品,標誌着商業銀行理財元年的誕生。從2004年至今,銀行理財從千億元迅猛擴張至近30萬億元。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真要將理財業務單獨剝離、成立子公司,這裏面的呆壞賬規模究竟有多大?又該如何化解不良?

“就我個人估計,銀行全行業的資管業務呆壞賬應該不低於3000億元吧。”前述國有大行人士進一步分析指出,若假設全行業30萬億元的體量,不良資產佔比爲1%,則呆壞賬在3000億元左右,但目前沒有一家銀行主動對外公佈過資管業務的不良規模。

對此,一位股份行資管部人士表示,目前部門正在着手處理不良資產。另一位股份行資管部高管表示,雖然理財業務並未像表內信貸一樣有五級分類,但各家銀行內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劃分。就實操層面而言,銀行缺乏讓表外資產回表的動力,因爲銀行將面對資本金壓力。“監管層應當雙管齊下,胡蘿蔔與大棒都有才推得動。”

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透露稱,表外理財業務的標準一般嚴於表內,所以整體不良率不會高於表內。“因爲是代客資金,資產審批標準因此要更高一些。”相比之下,一些股份行和中小行可能業務會更加激進。

儘管銀行設立資管子公司已成大勢所趨,具體到實操層面,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銀行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位資深銀行業內人士評價道。理財子公司要從突破制度障礙到真正落地,仍長路漫漫,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