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翔藥業2016年募投項目合理性存疑

2月18日海翔藥業披露公告稱,擬終止2016年定增募投項目中的“年產30億片(粒)固體制劑技改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和利息“補血”,值得注意的是,兩年多來海翔藥業的上述募投項目並未有任何的募資投入。根據公告顯示,海翔藥業2016年度非公開發行計劃中,共涉及5個募投項目,擬募資投入約10.1億元,但截至2018年底僅投入募資約3.4億元,難免使得當年公司定增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存疑。

衆所周知,公司上市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獲得一個股票代碼,讓原股東持股能夠以股價的形式量化其價值;二是可以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融資或者再融資操作,然後獲得不用歸還的資金。2016年海翔藥業的定向增發就屬於第二個目的。

如果上市公司獲得募集資金之後,能把這些錢都用於既定的募集資金投向,並促使上市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實現增長,導致股東價值得以提升,那麼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是雙贏,這就是一次真正意義上成功的融資。但假如上市公司募集完資金後就在銀行賬戶長期閒置,那這段時間的資金利用效率就很低,資金產生的價值也很低,除了利息之外再無其他,這樣的資金募集就很失敗。

回頭來看海翔藥業擬終止的這一募投項目,距離募集資金到賬時隔兩年多一分錢都沒有投入,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公司在募集資金之後忽然發現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原來的募集資金投向不再划算,於是就停滯了,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公司早就應該公告並改變募集資金投向。現在一拖就是兩年多,投資者自然很難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資金沒有投向原定的募集資金投向?

第二個可能則是,在募集資金投向設計之初,海翔藥業並沒有特別合適的投資方向,但能融資總不是壞事,不管有用沒用,先把錢拿到手裏總是好事,於是上市公司就很隨意地設計了一個投資項目,例如“年產30億片(粒)固體制劑技改”項目。如果是這樣,上市公司就可能有惡意圈錢的嫌疑。

需要注意的是,整體來看,截至2018年底,海翔藥業2016年定增募投項目的實際募資投入並不高。根據公司公告,當初的五個募投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約10.1億元,但截至2018年底,募集資金實際投入金額僅約3.4億元,也就是說,剩餘的6.7億元募集資金都在閒置。具體來看,除了“年產30億片(粒)固體制劑技改項目”之外,海翔藥業2016年的其他幾個募投項目的投入進度也不快。諸如,擬投入募集資金1.5億元的“醫藥綜合研發中心”項目,截至2018年底僅投入90萬元。面對這樣的情形,投資者很有必要對海翔藥業當年的募投項目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質疑,上市公司方面也應該對此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北京商報 周科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