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少、工作忙、應酬多、壓力大……有人說,時下都市人越來越忙了,也睡得越來越少了。 據統計,全世界每天約3000例死亡和睡眠質量有關。醫生指出,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能力低下,容易感冒,並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猝不及防的疾病發生。

長期缺覺會惹“睡眠債”

生物鐘調節着人體的種種變化,日出而醒,符合規律。倘若持續熬夜,缺覺、失眠則違背了生物鐘的調節規律

35歲的陳先生,在一家企業做機械工。近5年來,他一上夜班就會睡眠不好。據瞭解,陳先生所在單位的夜班從下午4:00至晚上12:00,日班從上午7:00至下午4:00,2周輪換十次。上夜班時,陳先生在下班約2小時後(凌晨2:00左右)才能上牀睡覺,約有半數會在牀上翻來覆去,莫約1小時才能睡着。如果剛好遇倒班的那一天,陳先生還要在早晨6點起來去上日班,這種情況往往讓他心情煩躁、頭痛頭暈,精神狀態甚差。

22歲的珺珺,某美術學院油畫系本科生,每天晚上掛在網上,玩遊戲、聊天、看電影,凌晨2點多才睡覺,只能睡4小時左右,就再也睡不着了,躺在牀上眼光光,心情十分低落。白天經常缺課,躲在宿舍睡覺。珺珺對父母說,自己對學習一點動力都沒有,讀不下去了。後來,家長帶她到醫院就診,才知道她得了“雙向抑鬱”。

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壓力不單會導致缺覺,也會導致失眠。越擔心睡得少、越想睡反而越睡不着。缺覺、失眠是導致身心疾病的重要因素。“失眠與焦慮抑鬱障礙存在密切的關係,長期失眠不予以合理干預易導致心理障礙,糾正失眠與治療焦慮抑鬱障礙同等重要。此外,對失眠的恐懼,會加重失眠症狀。”

生物鐘調節着人體的種種變化,日出而醒,符合規律。倘若持續熬夜,缺覺、失眠則違背了生物鐘的調節規律,這種因缺乏睡眠而造成的影響則開始顯現,而且以前欠下的“睡眠債”會一股腦找上門。如若長期“欠債”,對身體的傷害則無法恢復。

“數綿羊”、安眠藥不可取

躺在牀上兩三個小時後仍不能睡,每天睡眠少於4小時,這種狀態持續兩個月以上的,才能判斷爲失眠

缺覺與失眠其實是互爲關聯的:有些人長期缺覺,不知不覺就形成習慣,到了要睡的時候就睡不着了;而睡不着,久而久之身體就嚴重缺覺。

對於治失眠,不建議“數綿羊”,也反對過於依賴安眠藥。躺在牀上不能入睡說明大腦還在處於興奮狀態,若此時還要繼續去“數綿羊”,就會越數越清醒,更難睡着了。此外,服用安眠藥雖然能使人較快地入睡,但是醒過來後,人往往會感到迷迷瞪瞪,且注意力通常在短時間內集中不起來。

想睡得着就別把“睡”太當回事。“躺在牀上兩三個小時後仍不能睡,每天睡眠少於4小時,這種狀態持續兩個月以上的,才能判斷爲失眠。偶爾一次兩次睡不着,屬正常反應,不用緊張。”

如果感到腦子特別清醒毫無睡意,那麼就乾脆起牀,做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如看看書、聽聽音樂,與家人或朋友聊聊天等,還可以用熱水泡一下腳。直到感到有些倦意時,再關燈上牀。但切忌接觸讓情緒激動的事物,如激烈運動、大喜大悲。另外,辣椒、大蒜、濃茶、咖啡、酒等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可以引起失眠,睡前不宜飲用。

支招

午睡15-30分鐘等於晚上睡1小時

無論工作、學習有多忙,都應明確區分好工作、學習與休息的時間,“最好的做法是寫計劃,將一天中重要、非重要、趕時間、非趕時間的事件規劃好,先做重要又趕時間的事,將非重要又不趕時間的事暫時放下,爭取時間休息。”

另外,除了工作時要全身心投入外,休息時也不能“分心”,利用好每一個休息的時間。“如果只有四個小時睡覺,就應該充分利用好這四個小時,睡一個高質量的睡眠。”

要想“入睡快、睡得深”,“放鬆”很重要。躺下後可從眉心、頭、肩、手、腳從上往下逐一放鬆,就能自然入睡。若是再睡不着,也可以做一下眼保健操,再用手指敲打頭部,或者以手爲梳,從額頭往後梳頭。

對於“想睡又沒得睡”的高強度工作者,建議平時夜間睡眠不足,可利用午休進行短暫的休息。“如果你實在是因爲重要的原因無法按時入睡,應該利用中午的時候小睡15-30分鐘,其質量不亞於晚上多睡1個小時。如果要利用週末補覺,絕不能一睡一上午或一下午,那樣反而會適得其反,頭暈腦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