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度外賣在新京報、法晚、信報連續投放了數天的大規模廣告,而這也是其在與餓了麼合併之後,第一次重點大規模的廣告投放。

這一舉動意味深長,其一方面是在向外界展示百度外賣依然處於獨立發展的狀態,並會持續擴張,另一方面也預示了百度外賣與餓了麼合併之後的下半場,對用戶需求的全新思考,以及雙方共同想要推進的方向。

 

外賣大戰在經歷補貼大戰,野蠻生長後,也確實需要進入再出發階段,合併意味着格局的相對穩定,以及補貼經濟的放緩與逐漸下降,接下來是流量精細化運營的比拼。

 

在本次大規模的廣告投放中,百度外賣打出“品質”、“安全”、“科技”,三張牌也是意在揣測用戶對於下半場的需求更替,藉此我們也順便談談下半場外賣用戶的消費趨勢。

 

消費升級之下,用戶開始對外賣的各個表現越來越敏感。

 

品質感,是消費升級的開端

 

都知道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但是如何抓住這一趨勢,這裏我們可以參考商超的發展。

 

以商超爲例,在雜貨店、大型超市誕生之後,表面上大而全的平臺可以通喫一切,卻迎來了7-11這樣便利店的機會,原因在於商超解決的是用戶功能性消費的需求,而在用戶消費升級之後,對品質的要求都開始提升,店面環境,精選商品,開始成爲全新的競爭力。

 

這對於整個外賣行業來說,也有着極大的相似性,早期的外賣平臺都是在解決用戶功能性消費需求,即如何讓用戶更有效率的點外賣,而告別傳統的電話點餐、以及諸多餐館無法做外賣的困境。

 

但在基礎設施成熟之後,用戶的消費需求自然會發生變化,一部分消費力較高的用戶開始對外賣消費過程的體驗越來越敏感,而最終也將表現在用戶的消費意願上,其中白領人羣是最爲顯著的代表人羣,易觀《互聯網餐飲外賣用戶專題分析2017》數據顯示,白領人均客單價,從2015年的31.8元,直接上升到了2017年的37.1元消費熱情明顯,但同時也說明各平臺都在圍繞提升品質感做了頗多的功夫,這裏例舉一些。

 

1)通過線下精選品牌店鋪提升品質感,從物理上精選店鋪是品質升級的基礎,對於高消費能力的用戶來說,其非常自然的傾向於選擇更高客單價的餐廳,而百度外賣相比於另外兩家接入中高端餐廳數量最多,這也是其最大的核心優勢。

 

2)通過數據精選品牌店鋪提升品質感,直接爲用戶提供品牌店鋪,也是直接提升品質感的重要環節。

 

目前三家平臺都已經做了相關的品質推薦欄目,每天通過數據的方式爲用戶推薦其感興趣的品質餐館。

 

從格局上來看,由於百度外賣本身就是切入白領市場,因此能夠在精準推薦上爲用戶帶來更多精準的推薦,有着最高的效率。而主打泛用戶的餓了麼與美團外賣則可以不斷挖掘出更多高質量用戶。

 

3)通過內容信息流提升品質感,高品質的餐飲內容信息可以極爲有效滿足高消費用戶的餐廳信息獲取需求,併產生消費。

 

由於美團與餓了麼切入的是泛用戶人羣,因此目前沒有開通品質內容信息流業務,而是分別將這一任務交給聯盟夥伴,餓了麼交給了百度外賣,而美團則是交給了大衆點評。

 

百度外賣的“指南”內容信息流,接入了各方高質量自媒體內容,並在文章底部帶上相關的餐廳,在爲用戶創造品質閱讀的同時,也爲餐廳帶去了流量。 同樣的在大衆點評的“發現”功能也正是爲了給用戶帶來內容信息流,同時植入了餐廳外賣,爲品牌餐廳帶去業務。

 

由於品質角度來看,抓住品質纔是抓住行業未來,而百度外賣與餓了麼結盟之後,其位置也更顯重要。

 

安全問題,已成行業基礎底線

 

外賣行業的野蠻擴張之下,行業危機屢屢爆發,但由於壟斷格局已經形成,用戶有了剛性依賴,因此用戶也只能被迫忍受。

 

而此時,一旦有外賣平臺開始對安全問題進行上綱上線的重視,並持續推進則會贏得用戶的好感。而事實上,三家外賣平臺都已經在着手安全問題。

 

百度外賣之所以此時打出安全牌,其實也正是此前率先建立了“20條軍規”,涉及平臺管理、騎士資質、硬件配置、行爲規範的4大標準。而在幾個月之後其還聯合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首次發佈了外賣配送服務規範團體標準,要求有着體檢證明、無犯罪紀律、無涉毒、定期消毒餐箱等嚴格規定,並向全行業進行規範建議,因此百度外賣也在行業中扮演着,安全標準的執行者與參考標準的重要角色。

 

而餓了麼方面此前也已經建立了食品安全部,此前還與百度外賣一同研發了行業消毒箱標準定製,未來百度外賣的規範經驗也可以與餓了麼進行更多融合,建立更大的行業影響。

 

而美團外賣方面則聯合大衆點評,一起推出“天網+天眼”的實時監測平臺,監測有問題商家,並隨時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告。

 

可見,現階段安全問題已經是所有平臺的焦點。

 

科技,未來的效率之戰還將升級

 

外賣配送效率的競爭還將曠日持久,而越來越短時間的配送也是消費升級用戶關注的焦點所在。

 

百度外賣依託於百度的技術起家,在其建立之初就有將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了配送物流調度中,因此也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爲白領用戶青睞的重點。

 

而在百度外賣與餓了麼合併之後,也就在今年的1122日,雙方共同推出了全新版本的“智能物流調度系統”,通過深度融合打通彼此優勢,讓百度外賣原有AI優勢在餓了麼的系統中更大的釋放出來。

 

美團外賣這邊最近則接入了順豐蜂巢系統,競爭在加大,看來圍繞物流產業上下游的合作也越來越多。

 

智能物流調度系統的智能化表面上看,只是爲了縮短送餐時間,但背後其實承擔着未來全城配送的重任,當系統高度成熟之後,外賣平臺或將持續拿下同城配送的更多市場,並由此實現更大的增長空間。

 

消費升級的用戶,也已經習慣於同城配送,DCCI的《中國網絡外賣服務白領市場價值研究報告》顯示,已經有接近90%的用戶已經將外賣平臺作爲全品類消費平臺,因此未來這一市場還將繼續擴大。

 

“品質”、“安全”、“科技”,表面上只是營銷宣傳關鍵詞,但本質上是對未來消費升級之下,用戶需求取向的理解。百度外賣與餓了麼的合併之後,外賣格局進入階段性穩定,而此時也正是重新上路的好機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