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方面公佈了百度App的日活躍用戶爲1.9億,接近2億規模。這一數據意味着,平均每天13箇中國人中,就有2個人會使用一次百度App進行搜索,或信息流內容的獲取。

在移動互聯網流量見頂的當下,爲何百度搜索的移動端產品日活還能持續走高?百度開發者大會並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不過在最近的百度App媒體溝通會上,百度App負責人平曉黎向外界講述了百度App的內在發展邏輯,以及未來的規劃。

日活近2億後,百度App提出三大戰略方向

可以總結爲三個戰略方向:強化百度移動產品的能力,讓用戶在百度App和瀏覽器的體驗差距逐步加大;從搜索到信息流的建立,持續保持用戶與信息間領先的連接能力;彌合封閉、割裂的移動互聯網及解決信息孤島問題,引入內容、服務的生態力量來爲用戶提供更好的一站式閉環服務,成爲用戶需求的起點與終點。

戰略一,強化百度App的“端能力”

移動互聯網時代,BAT都在強化移動端的掌控力,即使百度在搜索上擁有大量用戶,但一旦缺乏端的掌控能力,則面臨用戶分散的巨大風險,但反之如果一個平臺擁有極強的端能力,則可以覆蓋掉更多的業務,並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例如在一個微信中誕生了支付、電商、搜索、小程序等多種產品。

因此對於百度而言,如果希望將搜索用戶全面引導爲百度App用戶,則需要在百度App中創造出相對不同的體驗,讓使用瀏覽器進行百度搜索的用戶,與直接使用百度App搜索的用戶有着極大的區隔感。

圍繞百度App的端體驗,百度做了大量豐富的創新,語音、圖像等更便捷的搜索功能,小程序直達、順滑的使用體驗,及搜索的安全性等問題都只有端內可以感受和保障,讓用戶對端產品更加依賴。

先說一個最爲明顯的區別,即AI能力,用戶在百度App上可以直接使用語音搜索,無需輸入文字,而百度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在97%以上,遠比瀏覽器輸入更方便,這對於一些不會使用拼音的兒童、老年用戶,以及在開車等場景下的用戶來說,尤爲便捷。

此外,當用戶對眼前的物品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何物時,還可以直接將拍攝的花草、動物等諸多照片上傳百度進行搜索,百度會對其返回相應的結果,告訴用戶照片中的物品名稱,以及對應的百科。

日活近2億後,百度App提出三大戰略方向

百度App還有獨家的語音播放功能,用戶在瀏覽信息流中的百家號內容,可以打開語音播報功能,像“聽書”一樣收聽資訊信息,對於不方便看網頁的用戶來說這樣的功能很貼心。

更重要的是在搜索結果上的呈現,在普通瀏覽器上,用戶搜索的訪問網頁都是H5網頁,但在百度App上則對各類搜索結果網頁做了獨特的優化,頁面規範,讓用戶的訪問更加流暢且安全。依託端的能力,百度App可以做到對用戶上網安全更有效的保護,防止網絡劫持,保護用戶行爲和隱私安全。

此外還有一系列圍繞用戶體驗做出的相關功能,這些便捷以及人性化的用戶體驗其實在瀏覽器及移動網頁上都無法使用和感知,這都構成了百度App的護城河。

戰略二,“搜+推”雙引擎保持領先連接力

要讓百度App建立起更強的護城河,則必須在“連接人與信息”上進行深耕,搜索與信息流是百度的連接通路,一直都是重要戰略。

百度搜索一直保持着80%的市場份額,獨佔行業鰲頭,百度做信息流從2016年開始,並且也取得了一定成功,目前信息流業務爲百度帶來的收入佔比已經高達20%。

一切既定事實,看上去並沒有太多新鮮感。但是觀察其他平臺,則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今年開始,微信、頭條先後宣佈開展搜索業務,這兩家平臺都可以算是擁有上億用戶的信息流平臺,但卻並沒有在搜索這件事上掀起太大風浪,以最被人看好的微信來說,其專門成立了微信搜索事業部,並作用大量的微信用戶數據以及微信公衆號內容,但半年已過,卻並沒有拿出特別的搜索成績。

百度App總經理平曉黎也就今日頭條進軍搜索行業表達過自己的看法,“搜索與信息流兩個產品高度相似但是並不相同,搜索面對的是上億級的網頁庫和內容庫,這裏的網站內容結構是非常複雜和多樣的,而信息流是從十萬、百萬量級的內容庫裏去推薦內容,且內容比較標準。”從這個角度講,從搜索到信息流易,從信息流到搜索難。

在技術之外,百度也在不斷打磨“搜+推”雙引擎的用戶體驗,去提升產品的軟實力。比如在搜索體驗上,百度通過首條搜索結果來提升用戶使用的滿意度,就是說用戶在搜索問題時,第一個搜索結果就是用戶滿意的答案。

百度在搜索結果的首條滿意度上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不止大衆常搜的問題,像一些每天只有一兩個檢索的問題,百度也在優化,爲用戶尋找最好的答案,這種體驗讓用戶對百度搜索的依賴和黏性都非常大。截止2018年底,百度的首條搜索結果滿足了超過40%的搜索查詢,其他搜索引擎從未公佈過此項數據。

日活近2億後,百度App提出三大戰略方向

在信息流的體驗上,百度不斷優化算法和個性化推薦,擴展用戶認知和知識的邊界,避免用戶陷入“信息繭房”,同時,在移動互聯網割裂的現實情況下,各家都把獨家內容鎖進App中,百度通過智能小程序的發展,將更多優質內容引入信息流,豐富用戶閱讀。

從技術到體驗,百度“搜+推”的連接能力始終保持領先。

戰略三,內容+服務生態、綜合平臺的成型

百度App的定位,一開始就並不是對標瀏覽器或搜索工具,而是一個綜合入口、超級App。百度App總經理平曉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強調,搜索是一個生態的競爭,百度App要做信息+服務綜合平臺,而百家號和智能小程序是百度App佈局內容和服務生態的兩個關鍵產品。

對於搜索引擎而言,用戶最主要的訴求就是搜到想要的信息與內容,移動互聯網一直伴隨着信息孤島問題,信息被裝進各種APP中無法被觸達和檢索,對於搜索引擎來說是“致命傷”,百度也歷經了建設自有內容生態的艱難過程。

目前,百度內容佈局的百家號已經有了200萬的賬號,頭部內容的覆蓋相當全面和豐富。在頭部媒體的覆蓋率上已經達到了96%,與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澎湃等多家權威媒體都展開了非常深度的合作。在專業生產機構和MCN機構的覆蓋也達到了95%,像十點讀書、視覺志很多知名作者都入駐了百家號。從原創內容到權威內容上仍在不斷提升。

百度也會在內容建設上加強與用戶互動,例如網民最爲關心的熱點話題,百度都會啓動相關的運營傳播工作,像今年兩會,百度就聯合相關機構啓動了“兩會”項目,實時直播兩會進程並與網民互動總量超過8億。

上有內容提供者,下有內容需求者,百度在內容的生產、分發、變現上自成鏈路,讓內容生態有序發展。

再看服務生態中的智能小程序,同樣也是圍繞用戶需求在長期深耕,對於用戶而言,總有一些長尾需求需要解決,例如計算房貸、查公積金、查詢飯菜做法等超級低頻的需求,面對這樣的低頻需求還要下載大量的APP,非常不便捷。

百度的智能小程序,可以直接讓用戶從搜索需求到對應的小程序來解決問題,告別了原來複雜的第三方H5網頁,並且所有智能小程序都經過了百度的嚴格規範,保證了優質、原生體驗。

以上海車展爲例,對該車展感興趣的用戶將會有可能在搜索結果、信息流、百度地圖等諸多應用中找到該智能小程序,並直接通過小程序完成查詢信息、購票等一系列服務,極爲高效。最終結果顯示,百度智能小程序爲上海車展帶來的銷量佔比相比於其他渠道,排名第一。

而在百度的搜索結果中,百度的品牌關鍵詞搜索結果,長期以來一直都與官方品牌高度關聯。因此,當這些品牌官網都轉變爲智能小程序的“新官網”呈現時,用戶獲取服務更加一站式,如可直接諮詢客服、直接購物等。

因此,當百度開放智能小程序生態時,58同城、蘇寧易購、招商銀行等品牌機構便成爲首批入駐者。在今年,瑞士國家小程序、國航、有贊等等機構品牌也都紛紛入駐。

日活近2億後,百度App提出三大戰略方向

以瑞士國家小程序爲例,是瑞士與百度合作的國家級小程序,瑞士將自己面向中國用戶的國家窗口級別小程序,率先落地在了百度而非微信,正是說明了百度的搜索結果與品牌之間有着更強的關聯,以及權威性,而小程序則可以將這種關聯形成更強有力的轉化。

在坐擁2億日活後,百度接下來做什麼?這裏已更加清晰。即用戶量與用戶黏性的雙贏。

在用戶量上,繼續增強端內體驗,將更多用戶引入百度App,在用戶黏性上,夯實搜索與信息流兩條連接大腿。百家號的發展,爲百度帶來了充足的內容,爲運營,用戶的互動留下更大的增長空間以及停留時間。而小程序生態則會更好的完善百度的基礎服務能力,滲透到用戶體驗的各個細節,爲用戶帶來更好的原生APP體驗。

正如平曉黎所言,百度App正在成爲一個綜合性的內容消費和服務平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