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房企裁員消息此起彼伏。明源君注意到,裁員的硬性標準裏面,有按學歷的,按業務線的,但沒聽說按人才類別的;至於裁員的目的,更是模糊不清。

  明源君認爲,裁員的最佳方法,絕不是一刀切;而裁員的目的,不僅是減少人數,更是優化團隊。如果裁員之後,真正人才佔比沒有明顯上升,那裁員的意義並不大;如果裁員過程導致真正人才的佔比不升反降,那房企接下來處境可能會更危險……

  01

  該裁掉的人有三種

  他們無法在當前形勢下產生高效益

  有的企業制定裁員政策時,目標是清楚的。但各部門在分解執行指標時,過度關注裁員的過程,而非裁員的結果,變成爲了裁員而裁員,該走的人沒全走,該留的人也沒全留下來。

  明源君認爲,裁員的標準需結合企業的情況來判斷。總的來說,有幾類人是重點關注對象:

  冗餘的人員要減少

  不得不承認,地產開發已進入成熟階段。以一二線城市爲例,建設用地的開發限度已逼近極限。很多房企開始降速,新開工項目減少,對人員的需求量也會減少,一些部門可能出現人員冗餘,可以縮減編制降低人力成本。

  房企縮衣節食準備過冬,僧多飯少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養閒人。效率低的人、業務能力或專業能力差的人應優先淘汰。

  適應能力差的人要替換掉

  市場發生變化,一些員工無法適應新的形勢,需騰籠換鳥。

  過去幾年行業的火爆,整體從業人員雞犬升天。一些人的不專業被紅火的公司業績掩蓋;另外,大量公司通過拔苗助長的方式來培養管理層,這部分人經驗不足,底子不紮實。

  就像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功力不足的人在下行市場中可能會無所適從,無法繼續爲公司創造價值。對於這部分人,只能騰籠換鳥。

  沒事做的團隊要削減

  各地行情分化,人員配置情況也因地而異,有的地方減員,有的地方還得加人。

  某top10房企,最近在京津冀減員30%,西北事業部增員30%。這種情況不奇怪,一口氣砍掉一個城市公司,或者將城市公司合併的情況,接下來還會頻繁出現,但不代表公司不行了,可能只是佈局調整。比如過去重倉A市的房企,現在遇到了限價,項目沒法做了。轉戰B市之後,砍掉A市團隊把編制抽出來留給B市。這樣一來,坑還是那麼多,蘿蔔也還是那麼多,但沒有一個閒置。

  02

  該留下的是A類人才

  他們能幫房企順利度過冬天

  地產行業正處於深度轉型階段,傳統的開發業務發展受阻,新業務前途難料,就連萬科這樣的標杆房企對未來都心裏沒底。最近,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對媒體說,萬科現在很焦慮,最大的焦慮在於如何找到新的渠道、路徑與方法,沒有現成的道路可以學習。

  這種形勢下,A類人才不單不能裁掉,還要想法設法留住。

  國內外很多企業在對員工進行績效評估時,會分成A、B、C類。其中,A類爲優秀或卓越的人才。韓國三星集團把這類人才分爲“高潛人才”和“超強人才”。

  “高潛人才”在常規化的工作崗位,職業化水平與績效水平顯著優於其他同事。

  “超強人才”不但具有“高潛人才”的優點,而且還有雄心壯志、開創精神以及創新能力,並善於攻堅克難。豐田公司把這類員工叫着“拉着公司往前走的人”。

  當前,地產行業冬天已至。熬過凜冽的冬天,纔可能迎來下一個春天。這時,A類人才能幫公司開源節流度過冬天:

  行情再差,也能幫公司盈利

  各種跡象表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兩三年內,調控不會放鬆。各地因城施策,決定了不同城市之間做項目的策略需因地制宜。房企只有選對城市,選對時間,拿對地,做對項目才能賺到錢。這對地產從業人員來說,難度比以前要大得多。

  比如產品打造。過去房企的產品線高度標準化,一套圖紙全國套用,產品創新空間很小。一城一策之後,產品要切合當地客羣的需求,就不能因循守舊,必須充分挖掘適合當地的產品價值點,才能在多重限制下爭取最大的利潤空間。這需要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A類人才無論在戰略還是在戰術上,要麼創造改變,要麼迎接改變,從不恐懼與牴觸改變。他們對變化的適應力非常強,善於變通,從而扭轉不利局面。

  控制犯錯幾率,減少不必要損失

  融資渠道不斷收窄,融資成本繼續走高,房企的資金鍊普遍緊張。犯錯的代價也更高。過去做失敗一個項目,可能就小虧一把;現在做錯一個項目,可能把公司拖死。

  以拿地爲例,過去企業的擴張會參考行業的週期,但一城一策之後,行業整體週期特徵變弱,每個城市都會有自己的規律,需要投拓人員綜合去判斷。

  A城市某地塊的拿地價是9000/平,B城市近似條件的某地塊拿地價是11000/平,指導價相同。但是A城市本土房企手裏頭有很多先前拿的低價地,開發出來的樓盤定價比較低。這意味着市場的定價權在這些低價地項目手裏;而B城市本土房企的土儲少,基本能在指導價下按市場邏輯去定價。

  這兩個城市,對土地的衡量邏輯是不同的,投拓人員如果不能意識到其中的迥異,判斷可能會出現偏差。如果拿了A地塊,開發吧,賣低價算不過賬,賣高價可能去化困難。不開發吧,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套。

  而A類人才犯類似錯誤的幾率比較小,因爲他們有清晰的危機感和全局觀,善於考慮所有解決方案,根據目標、資源條件、成本、風險,進行慎重評價、權衡與選擇,挑出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案。

  03

  防止A類人才流失

  關鍵是挖掘並滿足他們的訴求

  如前文所說,房企裁員的目的,應該是塑造一支最精英的團隊。這其實也可以說是一場人才保衛戰——幹掉平庸員工,留住和吸引A類人才。這個過程,除了要防止一鍋端,誤傷A類人才外,也要穩住“軍心”,防止A類人才流失。

  防止A類人才被挖角或主動出走

  眼前雖然很多企業裁員,但搶人大戰從未停止。尤其是一些還在衝規模的房企,今年紛紛從標杆房企挖人。其老闆認爲,這幾年快速成長起來的房企已經把管理上一些彎路走了一遍,挖來他們的高管來坐鎮,能讓公司少踩一些坑。

  另外,地產行業一直是人才蓄水池,但隨着市場下行,很多企業的待遇打折扣,員工的薪資優勢逐漸減弱,再加之對未來預期降低,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今年前8個月,已經有200多位地產百強高管相繼離職。

  留人關鍵是要“留心”

  留人的最好辦法,是挖掘他們的心理訴求,並通過規章制度和激勵機制滿足。

  比方說,很多80後人才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非常大,他們奮鬥的動力,主要來自生活的壓力。

  明源君聽說一位營銷總,入行七年來幾乎沒放過長假。他說,幾年前承諾老婆的蜜月旅遊到現在都沒兌現;子女都會打醬油了,童年裏卻沒有他的身影。但假如讓他重新選擇一次,他依然會幹地產。不爲別的,沒有好的經濟基礎,怎麼給子女優質的學習資源?怎麼好好贍養老人?怎麼會有機會陪老婆旅遊?想到這,再苦再累都認了。

  事實上,房企裏面,中層管理者跳槽頻率是最高的,因爲大部分公司內部漲薪幅度跟不上市場幅度,很多中層管理者通過跳槽來獲得更高薪水。對於這類人才,沒有優厚的薪資基本不可能留住他們。

  從這幾年來看,行業內執行力強、上升速度快的房企都捨得發錢。比如旭輝就提出過,要“幫助高層收入過億;幫助中高層收入過千萬;幫助中層收入過百萬;幫助基層實現有房有車”。

  另一類人才,經濟壓力不大,同樣很拼命,興趣或理想是他們奮鬥的驅動力。常見於家庭條件優渥的年輕人,或已實現財務自由的管理層。對他們來說,不能完成自我實現的工作,是沒有意義的。

  比如有的公司是家族企業出身,規模逐漸擴張過程中,開始引入一些高層“空降兵”,但真正的話語權始終掌握在家族集團手裏,下面的員工只認老闆不認職業經理人,常常越級彙報,對職業經理人的指示也是陽奉陰違,導致很多決策無法落地。職業經理人有力無處使,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相反的,有的公司對這類人才充分授權,他們則把超越公司目標當成自我實現的途徑,傾盡全力爲公司創造最大價值。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明源地產研究院 聽雨)

  

  想立即體驗80%地產百強都在用的精裝大數據驗房神器?下方小程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