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商報

閩商/閩企/商會/財經

春倫集團

一片茶葉的力量

春倫茶葉集團是生產茉莉花茶的龍頭企業,與羅源疊石村、中房村、永泰坂埕村簽約結對。在一次調研中,春倫集團得知,茶農收入單一,不利於茶產業發展。於是,他們建議並引導改變原先茶廠與茶農單一的買賣關係,採用“公司+農戶”和“公司+合作社”模式,分別建立茉莉花、茶葉種植基地,由集團直接收購。

扶貧成績單

帶動貧困村 2400 多戶農戶參與,每畝增收超 8000 元,每戶農戶每年可增收 3 萬元。春倫集團被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工商聯評爲“全國扶貧先進集體”。

幫扶感受

春倫集團董事長傅天龍:

作爲工商聯的一份子,不僅要當好黨和政府聯繫羣衆的橋樑和紐帶,還要不斷增強企業以工哺農、反哺社會的責任感。閩茶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展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一帶一路”的建設,更爲福建茶產業的發展創造了重大機遇。我們要藉助茶產業的優勢,傳播“好生態,做好茶”的故事,以茶助脫貧。

河龍貢米

送一粒致富的種子

河龍貢米公司提出了產業扶貧的思路,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政策科技扶持與資金農資支持相結合的原則,鼓勵支持廣大貧困戶種植河龍貢米,通過“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等方式,化繁爲簡,幫助貧困戶學習新技術、分享新信息、掌握新技能、創造新生活。公司免費爲貧困戶提供種子,給予種植河龍貢米的貧困戶每百斤 10 元的農資補貼,稻穀收購價每百斤上浮 10 元。

扶貧成績單

截至 2017 年底,累計培訓種植戶 3600 人次,全縣 420 戶貧困戶直接受益,幫助 57 戶實現脫貧致富。

幫扶感受

寧化河龍貢米公司董事長陳文城:

今年,公司還將增加種植 1 萬畝,對 160 戶貧困戶從種子、農資、收購價格等方面進行扶持,讓幫扶區域真正脫貧致富。

聖農公司

物質精神雙富裕的樣板

2015 年 11 月,聖農公司結對幫扶中坊村,相繼投資 40 億元建設聖農產業集羣,無償投入 5000 萬元,通過“輸血爲基、造血爲本”措施,在該村建設 4 個宰殺廠、6 個熟食品廠和恆冰物流公司等配套生產單位,解決就業問題;優先利用中坊村的荒地、劣地等建廠房,既提高土地的使用價值,又增加村民收入。公司產業集羣的發展,帶動了70%的村民轉化爲產業化工人,還帶動25%的村民通過發展服務業增收致富;聖農公司出資 600 多萬元,建設村部大樓、農民俱樂部、休閒公園等。並注重智力扶貧,資助貧困高考生完成大學學業。

扶貧成績單

2018 年1 月1 日,物質、精神的雙雙脫貧,讓這個重度貧困村正煥發出勃勃生機。在物質脫貧的同時, 聖農公司還積極幫助村民實現精神脫貧,以“美麗鄉村”、“鄉村振興”建設爲抓手,建立道德傳播陣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朱子文化等進村上牆,提升村民素養。

幫扶感受

聖農公司董事長傅光明:

精準扶貧只是聖農公司工業反哺農業的第一步,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壯大集體經濟,聖農公司 35 年來一直聽黨的話、跟黨走,鄉村振興聖農公司責無旁貸、時不我待。我是黨多年培養起來的民營企業家,應該帶頭爲家鄉分憂,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積極支持脫貧攻堅事業。

受助村評價

鸞鳳鄉副鄉長何坤:

沒有聖農公司用心、用情、用力的付出,中坊村不可能在 2018 年初就脫貧,感謝聖農。

沈郎公司

8000 畝的脫貧高地

福建省“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一開始,沈郎公司主動結對幫扶尤溪縣 4 個貧困村(新陽鎮林尾村、洋中鎮際深村和官洋村、中仙鄉華陽村)。2016 年以來,公司投入 6000 多萬元,在官洋村、際深村及華陽村等地塊進行油茶低產林改造,改造總面積達 8018 畝。

同時,大力扶持貧困戶種植油茶樹。實行“ 公司+ 基地+ 農戶”的經營合作模式,與貧困戶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公司從提供專業技術政策指導、免費提供生產資料、產前與貧困農戶簽訂油茶生果收購合同,制定最低收購保護價(每公斤油茶生果收購價 3.0 元)、與貧困農戶根據現有的油茶林測定一個畝產量基數,超過部分按企業與農戶 7:3 分成等方面提供保障,爲貧困農戶解除後顧之憂。

扶貧成績單

通過一系列扶貧“組合拳”,幫助 4 個村的 15 戶 58 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

通過將產業扶貧作爲農民增收的主抓手,變輸血爲造血,4 個村有 80 餘戶貧困戶參與扶貧產業開發,戶均增收 2 萬餘元。

與福州大學管理學院共同創辦設立“沈郎獎學金”,累計捐款 150 多萬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完成學業,還幫助結對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 180 多萬元等。

幫扶感受

沈郎公司董事長鬍鳳翔:

雖然我們在精準扶貧行動中做了一些事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目標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確保結對幫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如期全部實現脫貧。

廈門恆興

打好區域資源這張牌

廈門恆興集團有限公司與安溪縣留山村、大坂村結對幫扶,發揮兩個村茶葉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茶葉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羣衆發展茶葉生產;資助貧困戶家中“讀書郎”,助其上學上班等幫扶思路,讓貧困羣衆對脫貧有期待,對致富有盼頭。公司幫助村建立了茶 葉合作社,爲貧困戶提供生產資金和種苗,邀請福建省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爲貧困村開發茶產品,提供茶樹種植、茶葉加工的技術指導,有效提升茶產品的價格, 增加農戶的收入。

扶貧成績單

通過改造兩個村一些基礎設施,改變舊面貌、方便羣衆生產生活,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讓貧困羣衆看到幫扶成效、看到脫貧希望。

撥付 200 萬元爲兩個村設立扶貧基金交由縣扶貧開發協會管理,目前已發放近百萬元幫扶資金。

發揮恆興中學教育質量好、名聲大的特點,免費招收兩個村貧困羣衆子女就讀,今年 9 月已經招收了 6 名貧困羣衆子女入讀初中一年級。

幫扶感受

廈門恆興公司董事長柯希平:

脫貧既要從發展生產入手,也要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提高羣衆生產效率,讓貧困羣衆及時看到成效。在下一步幫扶中還將繼續加大幫扶精力、經費的投入,真抓真落實,努力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