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導讀:在娛樂需求與長視頻的所有矛盾組合中,短視頻與綜藝的衝突尤甚。一方面短視頻對綜藝片段的曝光在幫助該節目向更廣泛圈層傳播之外,但也有阻礙用戶點擊觀看完整視頻的副作用,進而影響綜藝節目的廣告效益。

文 │ 南風

來源丨骨朵網絡影視

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用戶已經養成用手機觀看視頻的習慣,最近愛奇藝宣佈付費會員破億,也足以證明視頻行業的規模之壯大。不過視頻平臺的內容輸出以長視頻爲主,而互聯網的發展使信息碎片化傳播成爲主流狀態,這催生了短視頻行業的出現。

尤其是最近兩年抖音、快手、秒拍等短視頻APP異軍突起,讓長視頻的競爭對手從平臺方擴大到用戶時間這一更廣泛的層面。在娛樂需求與長視頻的所有矛盾組合中,短視頻與綜藝的衝突尤甚。據CBN Data的數據顯示,短視頻的用戶中有61.6%爲女性,年齡分佈中24—30歲人羣最多,佔比超4成。這一數據與綜藝尤其是網綜的受衆重合度極高。

從內容來看,短視頻的傳播對影視綜這些長視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電影和電視劇自帶劇情基因,僅從短視頻APP上的某個片段難以窺斑見豹。而綜藝節目的劇情感是三個內容產品裏最弱的,短視頻對綜藝片段的曝光在幫助該節目向更廣泛圈層傳播之外,也有阻礙用戶點擊觀看完整視頻的副作用,進而影響綜藝節目的廣告效益。

《中國新說唱》總製片人陳偉日前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做這檔節目最大的壓力是對用戶時間的爭奪,“其實用戶的娛樂時間不停的在增長,現在人睡得越來越晚了,他整個時間的分配會更多的分配在對娛樂的需求上。但是因爲可以滿足他們娛樂需求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多,所以怎麼樣用你高品質的東西,讓大家願意把一天當中有限的娛樂時間,儘量多的分配在這你這個產品上,這是我們需要去給自己壓力的地方。”

在短視頻的倒逼下,綜藝也開始了又一輪創新。

加重劇情感

自2017年《中國有嘻哈》開創劇情式真人秀先河,幾乎所有選秀性質的綜藝都開始用這種剪輯方式對素材進行再創作,甚至《奇葩說》這樣的辯論領域的選秀節目都開始加入大量真人秀內容,以加強內容的劇情感,製造更多戲劇衝突。

在對唱類選秀綜藝《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播出期間,總導演岑俊義接受骨朵採訪時談及這點,認爲真人秀在綜藝中越來越具有普適性,因爲“劇情式真人秀看的是人的性格和故事線,這是觀衆愛看的點。”

除了以小衆題材爲切入口的選秀節目,大衆化的選秀如《中國好聲音》也在去年開始拋棄以往的選秀套路,加入大量真人秀內容。網綜裏的《創造101》《偶像練習生》更是如此,這兩個節目從分班、公演到淘汰,幾乎全程以“劇集”的形式呈現,公演只佔了一小部分,與《超級女聲》甚至同時期的《明日之子》截然不同。

陳偉認爲,面對短視頻對用戶時間的爭奪,綜藝要做的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就提高我們自己節目的完整性和強需求性、強粘性。也就是說當你看完那些短視頻的分享、劇透之後,你仍然還是很想知道在正片裏邊,它會呈現出什麼樣子。”

而節目的完整性和強粘性,則需要靠劇情感實現。以往綜藝節目每期之間並無太大銜接,選秀節目也只是在賽制上有所關聯,劇情式真人秀則用後期剪輯對內容進行了劇情衝突設置,通過一系列反轉和鋪墊塑造或燃或悲的氣氛,並將賽制的完整性進行拆分,用一期半甚至更長的時間來敘述一場完整的晉級賽,然後在每期的結尾留足懸念,吸引觀衆注意力。

“現在大家愛看劇,我們試圖在比賽裏面加上劇的元素,應該這樣來描述。”對於劇情式真人秀,岑俊義如是解釋。當頭部綜藝都在灌入真人秀理念後,對真人秀運用的功底如何成爲評判內容是否優秀的另一標準,岑俊義覺得像《中國好聲音》這類節目,需要把真人秀做到極致纔會足夠好看,“如果做到極致,在我看來也不是壞事,只會更好,而不會有損傷。”

而積累了《熱血街舞團》《機器人爭霸》等多檔節目經驗的陳偉認爲,真人秀在這類節目裏需要掌握好balance,“就是對於不同的題材,我們把劇情的量放到多少的問題,越是大家熟悉的比賽型的題材,它的劇情應該越少,越是大家不熟悉的比賽題材,劇情應該更多。”

以“疏”替“堵”

短視頻對綜藝的另一衝擊是降低了節目的“保密性”。互聯網和短視頻的雙重作用,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爲媒體,“劇透”這一行爲也隨之而來。這對於依靠未知性吸引觀衆觀看需求的選秀節目而言,打擊最大。

很多綜藝節目每次錄製結束後,關於晉級結果的消息便遍及網絡,而對從一開始就處於保密狀態,並將歌手互猜作爲節目內容一部分的《歌手》《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節目,劇透無疑是“傷筋動骨”的危險。

對此,不少節目在宣發和模式上也不得不做出改變,試圖變被動爲主動。《歌手》在最近幾季已經修改模式,主動曝光歌手,並取消歌手互猜環節。《中國新說唱2019》甚至玩起了“劇透式營銷”,在錄製階段便主動在官微曝光晉級選手。

據陳偉透露,本次《中國新說唱2019》錄製時並沒有嚴格控制電子設備的攜帶,選手可以帶手機進場,也可以拍攝。“就像大禹治水一樣,堵是堵不住的。大家有這個需求,你怎麼能可能堵得住呢?那你就去疏導。”

而像《創造101》《偶像練習生》這類選秀,則是直接把投票權完全下放給觀衆,在一開始將選手名單公佈,讓粉絲主動在視頻平臺的榜單裏投票,結果實時公開。通過幾次試驗不難發現,有足夠強的劇情之後,綜藝節目是可以不依靠未知性來吸引觀衆的。

談及短視頻的威脅,《這就是街舞》的總導演陸偉表示並非所有的長視頻都和短視頻有衝突,“如果是個純才藝的節目的話,你確實完全可以看短視頻,但如果是真人秀節目的話,整個完整的一期節目給到觀衆的感受,是短視頻無法取代的。”

迴歸“劇情感”這一話題,時長是短視頻攻佔用戶時間的利器,也是軟肋。陸偉同樣認爲,短視頻因爲時長問題無法給予用戶需要的劇情感,“看短視頻的話,你沒有辦法去感知到這一點,你充其量只能看到誰贏了,誰輸了,這樣的一個結果。”

在創作者們看來,劇情或者說內容質量,會是綜藝節目應對短視頻的最佳方案。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陸偉也談過和陳偉類似的觀點,“對於一個做長視頻節目的導演來說,最大挑戰是在於你要在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裏面,給真正喜歡看你節目的這些用戶,給他們回報,給他們滿足,讓他們覺得我花這一個半或兩個小時坐在沙發前,或者是坐在電腦前,看完整個一季的節目是值的。我覺得這纔是對於觀衆來講最好的一個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