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它是人體恢復精力與體力的重要生理功能,勞累了一天的細胞在經過休整之後,會重新煥發活力,睡眠超過了生命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機能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活動。

現代醫學認爲睡眠是一種主動過程,是恢復精力所必要的休息,成年人最佳睡眠時間一般在晚上10點到清晨6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類自古養成的生活習慣,但現代社會夜生活越來越豐富,睡眠不佳的人比比皆是,有人癡迷遊戲,有人通宵達旦的玩,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失眠現象的出現。

失眠的人精神上往往是崩潰的,整夜睡不着覺對精神和生理都是一種摧殘,現實生活中那些飽受失眠的人哪一個不是精神萎靡,體虛乏力,甚至高度依賴安眠藥的。

生活中你肯定聽說過這樣的抱怨,最近總是失眠,老愛做夢,聽說經常做夢容易生病,那麼睡覺愛做夢真的會導致各種疾病嗎?關於夢的這2個真相,認知錯誤的人還真不少。

1、做夢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大腦健康的表現

研究發現,不讓睡眠的人做夢,就會導致人體生理現象出現異常,血壓、脈搏、體溫、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異常,還會導致不良情緒,出現緊張、焦慮、容易發怒、記憶力下降等。

有夢出現,說明大腦調節功能正常,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持機體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大腦調節中心平衡的結果之一,也是大腦健康發育和維持正常思維的需要。

2、長期失眠不做夢,需警惕大腦出現疾病

前面講到有夢說明大腦正常,但如果長期失眠不做夢,就說明大腦可能是受到了損害或者出現了疾病,此時需要警惕。

夢境的來源多半是半天發生的事情的集合,在夢境中這些事情的邏輯順序都是混亂的,其實人每天晚上都做夢,但只有5%左右的夢可以被回憶,能夠回憶起來的夢就是夢感。

以上就是關於夢的真相,那麼失眠多夢的人該如何調理自己的身心呢?以下3種方法不妨一試。

1、喫靈芝

靈芝能夠鎮定中樞神經系統,刺激松果腺體分泌褪黑素,加速大腦快速入眠。

2、調整心情,保持樂觀態度

很多時候,失眠都與情志息息相關,平時積極進行心態調整,保持樂觀的態度,消除恐懼及思慮過度,就能較好的入睡。

3、晚餐不喫太飽,飲食清淡

胃不和則不安,晚上喫的要像乞丐,多喫清淡蔬菜,少喫油膩辛辣食物,戒咖啡戒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