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標侵權是指行爲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註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爲。只要商品生產商未經商標註冊人許可,擅自在與商標註冊人銷售的同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都屬於商標侵權。

我們在使用商標時,很可能會遇到商標被侵權的情況。到底哪些情況屬於商標侵權?今天,小編就爲大家盤點一下7種常見的商標侵權行爲,看看你遇到過幾種。

1、何爲商標侵權

商標侵權是指行爲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註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爲。

2、7種常見的商標侵權行爲

我國最新修訂的《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了7種商標侵權行爲,具體內容如下↓↓↓

(1)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只要商品生產商未經商標註冊人許可,擅自在與商標註冊人銷售的同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都屬於商標侵權。

【案例】2018年1月18日,青海省格爾木市工商局執法人員在市場巡查時,依法查處了格爾木市管道輸油處生活南區“油龍超市”銷售涉嫌侵權53度五星貴州“茅臺”牌白酒,案值13.2萬元。經貴州茅臺對查扣白酒鑑定後,認定涉案白酒爲“假茅臺”,侵犯了貴州茅臺的商標權。

盤點7種常見商標侵權行爲

(2)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該條款是對第一條商標侵權行爲的補充,將“同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延伸至“在同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註冊商標類似的商標以及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

【案例】2018年,合肥某食品有限公司因商標標識涉嫌模仿“奧利奧”品牌,被美國卡夫公司分別以侵害商標權和侵害作品複製權提起訴訟。卡夫公司要求該食品有限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共計351萬元人民幣。目前,此案仍在審理當中。

(3)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此類侵權行爲主要針對的是商品經銷商。無論行爲人是否存在主觀意願,只要銷售了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都構成侵權。不過,如果商品經銷商銷售不知道是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4)僞造、擅自制造他人註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僞造、擅自制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的。

【案例】近日,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範某於2017年5月至12月期間先後製造了帶有“今世緣”商標標識的“金卡”,共計20906件,侵犯了他人的商標專用權,故判處其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6個月,並處罰金40000元。

盤點7種常見商標侵權行爲

(5)未經商標註冊人同意,更換其註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這種行爲又稱之爲反向假冒行爲、撤換商標行爲。構成這種侵權行爲必須具備兩個要件:一是行爲人未經商標所有人同意而擅自更換商標,二是撤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進行銷售。

(6)故意爲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爲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爲的。

該條款主要針對的是那些明知對方在實施商標侵權行爲還爲其提供便利的行爲,比如:知假售假。

(7)給他人的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下列行爲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七)項規定的給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爲:

①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爲企業的字號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衆產生誤認的;

②複製、摹仿、翻譯他人註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爲商標使用,誤導公衆,致使該馳名商標註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

③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註冊爲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衆產生誤認的。

盤點7種常見商標侵權行爲

盤點7種常見商標侵權行爲

我們既然知道了這些商標侵權行爲,就應該提早做好防範工作!建議大家來社標網爲自己心愛的商標定製一份個性化的【商標監測】服務,及時發現疑似侵權商標,讓自己的商標更安全!

盤點7種常見商標侵權行爲

▲輸入商標名稱或上傳商標圖形,實現線上自助監測

【特色推薦】

盤點7種常見商標侵權行爲

盤點7種常見商標侵權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