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窩郭春

1

“昨晚又死了一次。”

早上見面時,這是他經常說的一句話。

人到了一定年紀,一切都會看淡,所有的一切都會坦然面對。然而,有些東西你又不得不承認,它像影子一樣伴隨着你,想甩都甩不掉,成爲你一生都無法越過去的坎。這些坎很多都來自於童年時的傷害。

他說他永遠都不會原諒他的媽媽。

他與媽媽究竟有多大的仇恨呢?據他說,他媽媽其實人挺好的,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做事非常勤快,總是風風火火的。可她脾氣不好,比較強勢,愛罵人。他從小就是個比較內向的人,因此沒少挨媽媽的訓斥。那時候媽媽經常對他吼的一句話就是:“一點用都沒有,你怎麼不去死?”

在老家,父母教育孩子有一句俗話,“打是親,罵是愛”。他們從來不會認爲這是暴力,尤其語言上的傷害,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一句話會折磨孩子一生。

一位作者曾經這樣介紹自己的母親:

我的母親不打人,但她的嘴上功夫非常厲害,在我青春期時,她基本上每兩天會說我一次,我做家務做了很多次還是做不好,她罵得很厲害,會說我“讀死書,死讀書!”“這麼簡單的活都做不好,以後做什麼?”真的很傷人!

每次她罵人時我都冷着一張臉,因爲她句句誅心,我很多次都恨不得她去死,或者我死。

遭受語言傷害的孩子,或許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悲觀,對未來失去信心。

每次媽媽罵他“你怎麼不去死的時候?”,他真的很絕望。他曾想過很多種死的方式:跳樓、溺水、服毒……如今她媽媽早已去世了,他也人到中年,自己的兒女也一天天長大、嫁人生子,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可惡夢卻常常困擾着他,令他每晚都睡不好覺。

“媽媽,這一次是你讓我去死的。”他常常調侃自己,一臉苦笑。

2

“自從有了孩子,我就不亂說話了。”一位平時喜歡開玩笑、滿嘴跑火車的男人說。

別以爲他是隨便說說逗你樂的。其實,這是作爲父母最起碼的素質和修養。

作爲父母永遠要記住,“大人無意中說出的一句話,孩子可能會當真。”

前不久,深夜10點左右,在安徽銅陵,一個小男孩到當地派出所“自首”。

值班民警接警後,經問詢瞭解到,男孩喜歡動漫,迷上了買卡片,就拿零花錢慢慢買了500多張遊戲卡。媽媽看到了,就告訴他:玩遊戲卡是犯法的,你趕快去派出所自首吧。

孩子當真了,就去投案“自首”了。

很多人看過這個新聞之後覺得這孩子很可笑,可作爲父母你又怎麼能笑得出來呢?

給你說一件真事。

有個小孩,很老實,在外面受了別的小孩欺負,總是哭哭啼啼地跑回家。

然而每一次都得不到媽媽的安撫。

媽媽總訓斥他:“人家打你,你就不會打回去?你長手幹什麼,以後打架再不還手,我把手給你剁下來,反正長着也沒用……”

直到有一次,他被打後照樣跑回了家,這次他沒去找媽媽,而是拿去了一把刀想要砍掉自己的手,幸虧奶奶發現了,纔沒釀成悲劇。

孩子的心裏沒有一杆秤,父母就是孩子的標準,你的肯定與否定決定着孩子的命運。

3

一個孩子人生的轉折點,或許就是從一句話開始的。

聰明的父母不會用語言傷害孩子,還會呵護孩子不受別人的語言攻擊。

然而很多父母卻不這樣想。當孩子被打了,他們一定會教孩子打回去。當孩子無緣無故被罵,他們卻不會計較,畢竟沒脫一點皮,沒掉一塊肉,算了。

前不久,溫嶺女孩王晶晶走上節目《和陌生人說話》,含淚講述自己被霸凌十年的經歷。

王晶晶曾是一個成績優異、性情平和、在班裏不溫不火的角色。她本應平平淡淡地過一生,然而一句玩笑話卻改變了她的命運。

2009年的2月,兩個男生打鬧,不小心打碎了王晶晶的水杯,她的同桌開玩笑說:

“王晶晶這個杯子要三百萬,你們居然給打碎了。”

“杯子三百萬,年收入幾個億,男朋友不間斷,小學就整過容。”

一句玩笑話,被莫名放大,學校的貼吧上開始盛傳這個使用三百萬水杯的女孩。成爲了她噩夢的開始。

緊接着,一波接一波的詆譭洶湧而來:

“這麼有錢還穿得這麼土?長得像鳳姐一樣。”

“男朋友不間斷,小學就整過容!”

“經常不換衣服,手機還用老款諾基亞!”

王晶晶被人描述成了炫富、整容、有無數男友的“神女”,並迅速在全市走紅。

越來越多的旁觀者,開始加入到這場暴力中。

有人每天課間去圍觀她,指指點點;

有人在路上攔住她,說侮辱的話;

甚至,有一天放學路上,一個學姐打了她20多個耳光,之後揚長而去。

一個男生假裝是愛慕者,甜言蜜語地騙到了她穿內衣的不雅照,神女的事蹟榜上又多了一條“蕩婦羞辱”。

在羣體的圍剿下,“絕望”成了她的代名詞,她崩潰了,被迫休學。

可是哪怕她輟學、離開家鄉,“神女”的名號依舊如鬼魅纏身。

她的微博、淘寶店鋪等賬號下,寫滿了污言穢語。

當年貼吧的吧主蔣某,甚至在網上公佈了她的個人信息和聯繫方式,還發布了一張她被貓抓傷皮膚的圖片。

配文“500包夜,不用套”的文字,低俗、露骨的攻擊再次向這個女孩撲來。

王晶晶隱忍了10年,終於爆發了。

她以一紙起訴狀,將蔣某告上了法庭。

2018年4月,被告蔣某被判處拘役3個月。

許多曾遭受欺凌的孩子,看到新聞後放聲痛哭。

在文明的社會里,言語的攻擊、無形的傷害也一樣會受到制裁。

在接受《和陌生人說話》的採訪中,王晶晶異常冷靜地回顧了過往,卻茫然不知該恨誰。

“可能當年,每個人在這裏頭沒添太多柴,但是我的房子,已經燒掉了。”

如今的她,改名爲“王勝男”,結婚、生子、開網店。

一改當初軟弱的性格,無比獨立又無比強勢,人生似乎迴歸正常的軌道。

只是,她再也不敢交朋友。

好的語言讓人如沐春風,惡的語言卻是刺向人的刀子,殺人不見血。

教育孩子不惡語傷人,以及保護孩子不受語言傷害,作爲父母任重而道遠。

4

我們每一個人需要的都不多,只不過是一份貼心的關懷,一份真誠的期待。不管你的心包裹着怎樣堅硬的壁壘,也會被一句暖心的話所感動。

大人是這樣,孩子也是。

一位大學生寫過一個自己的故事。

那年他剛好20歲,一個早春的夜裏,父親遽然離世,他頓感天塌地陷,感覺被一股奇異的力量裹挾着,毫無反抗餘力,不知不覺墮入暗夜,看不到一絲光亮,摸不到前行的路。

他的心情非常灰暗,然後他把自己頹廢的狀態塗抹成文字,發表在校報上。可七彎八拐,被叔叔知道了,叔叔決定來看他。

見他第一眼,叔叔板起臉孔,嚴厲訓斥:“你不要想蠢事,都這麼大的人了,要懂事,學會堅強。尋短見是最沒出息的,你爸爸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生!”

正是叔叔簡單樸素的話讓他感到了親情的力量。父親走了,他還有更多的親人,他沒有理由不好好活下去。

一個人的思想的轉變,並不用做太多的工作,有時候一句話就行。

有一個問答:你聽過哪些暖心的話?

一位網友的回答很美:

是結婚的前幾天,父親和我說:“記住,閨女,家永遠是你家,爸媽永遠都在。”

一晃多年,父親早已不再,但每每想起,溫暖依然會延伸至四肢百骸。

兒子八歲那年,電視裏有一個講座,講述癌症的後期痛如蟻噬骨,不是一般的痛。我忽然想起父親後期在病牀上骨瘦如柴的日子,忍不住淚流滿面。正在玩玩具的兒子,伸出手幫我擦掉,說,“媽媽,以後我會乖乖的。”

父親去世的第一個父親節,在路上看到一個老人,背影相似,同樣的清瘦,同樣的白髮。

我緊跟幾步,貪婪地跟着,過了一個路口,右拐,無人的地方,老人停下來,溫柔地說:“丫頭,認錯人了嗎?”

......

讀着這些故事,感動得流淚。生活真的很美好。

溫暖,來自語言。

感動,來自心靈。

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好好說話吧,會說話的孩子人生也一定不會太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