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冕服


一、漢服的形制特徵

漢服是系統完整的服飾體系。按照功能劃分,漢服可以基本分爲兩類禮服和常服。禮服是在祭祖、大典等國事時所穿着的服飾。常服是日常生活中所穿着的服飾。儘管在不同的時代其形制有所改變,但是縱觀漢服的演變史,我們可以發現漢服的形制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上衣下裳制,衣裳分體,上身爲衣、襦、半臂等下身爲裳,即裙、褲。商代以前的服飾以這種形制爲主。另一種是衣裳連屬制,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爲上衣下裳合爲一體,即“深衣”。袍服就是在後一種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以上兩種形制構成了“漢服”發展的兩條主線。但總的來說,漢服的形制特徵主要爲交領右衽寬衣大袖,隱扣繫帶,線條柔美流動,給人以飄逸灑脫的感覺。

(1)交領右衽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作爲方位詞的“左”和“右”,自古以來就有着深刻的文化內涵,即“左”和“右”不僅體現出方位的不同,同時也暗示着古代社會中的尊卑等級意識,可分爲“尊左卑右”和“尊右卑左”兩種。“尊左卑右”的情形主要體現在古代人乘車的位置、軍隊的編制、住房朝向、官職封號、物品的放置、宮室、陵墓、宗廟等的設置上,而服飾衣襟左、右衽同居住之地、官制、出身、符契等皆屬於“尊右卑左”之列。

一般地說,中原地區的漢族服飾多采用“右衽”。衽就是衣襟,採用“左壓右”式,在腋下右側繫帶固定,所以稱作“右衽”。由於衣領與衣襟直接相連,左側的衣襟在上,壓住右側的衣襟,衣襟在胸前相交叉便形成了交叉領口的領型,謂之“交領”。“交領右衽”是中原地區的漢族服飾的象徵。如《漢書.終軍傳》“大將軍秉鉞,單于犇幕,驃騎抗旌,昆邪右衽”,顏師古注曰:“右衽從中國化也。”

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先秦朝服:玄端


當然,漢服的領型除了“交領”以外,還有“直領”和“盤領”。“直領”即領子從胸前互相平行着垂直下來而在胸前用帶子繫住,或是直接敞開。這種直領的服飾一般搭配在交領漢服外面穿着,如罩衫、半臂、背子等。盤領即盤狀的圓領,右衽在右側肩部用繫帶繫住,在漢朝和唐朝的官服中常被採用,是男裝中比較多見的款式,在常服中也比較多見。

(2)袖寬且長

《釋名·釋衣服篇》曰:“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漢服的衣袖通常有兩種“窄袖”和“大袖”,也稱小袖和寬袖。禮服多爲大袖,便服和常服多爲小袖。其中“大袖”爲漢服袖制的代表,寬而長的大袖同樣是漢服的魅力所在。漢服的袖子也稱“袂”,“聯袂成陰”就形象地描繪出了漢服衣袖的寬大特徵,這在整個世界民族的服裝史中也是少見的。這種寬大衣袖的漢服具有遮陽、透氣、散熱的優點和閒淡安逸、瀟灑靈動、大氣華貴的風度,因此既可被用來作爲禮服,也可以作爲庶民的日常着裝。

就袖子的長度來說,它可以使穿着者在垂手時不露出手。例如漢服中禮服的典型服式——深衣就對袖子的長度有着特別的規定,即要求能夠“回肘”。也就是說,袖子的長度應當是整個手臂的一倍半,從而能夠在穿着者的手臂伸直時從指尖反折至肘部。用來從事舞蹈表演的服飾袖子還要更長一些,稱爲“水袖”,“長袖善舞”就生動地描述了舞者在舞蹈時衣袖像水一樣流暢優美的動態。在現在的傳統戲服中,水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

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漢服婚禮


“袖寬且長”是漢服的主要特徵之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漢服都具備這一特徵,漢服袖型中的窄袖和短袖也比較多見,勞動人民所穿的服裝和軍隊將領士兵所穿的戰服一般就是小袖和短袖。這是因爲小袖和短袖的收口緊小,保暖性能比較好,而且行動起來比較方便,另外,漢服的袖型在歷朝歷代的變遷中也有變化,如漢唐時期漢服以大袖爲主,宋明時期則以小袖爲主。

(3)隱扣與繫帶

漢服靠“隱扣”得以固定。“隱扣”也被稱作“無扣”。與現代服飾不同,漢服很少用釦子,即便到後來出現釦子,也基本上把釦子隱藏起來而不顯露在外。那麼漢服是如何使衣服得以固定的?漢服的固定要藉助於帶子,通過在帶子上打結的方式繫住。同時,腰間還有大帶。一件漢服的帶子通常有兩對,一般左側腋下的一根帶子與右衣襟的帶子打結相系,右側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的帶子打結相系。漢服的帶子不僅固定漢服的作用,而且有裝飾性,從而使漢服更加美觀。

(4)上衣下裳

上衣下裳是中國最早的服裝形制之一,也是漢服體系的第一個款式。東漢劉熙的《釋名.釋衣裳》:“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漢服上衣下裳的款式雖多,並有禮服、常服之分,但主要也分爲兩大類。第一類是“衣裳連屬”的深衣制,爲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然後在腰部相連,從而形成統一的整體,其中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身、背子等,上至君主百官下到庶民都可穿着,屬於常服。

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漢式禮儀祈福大典


第二類是上衣與下裳相分離,這類服式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在參加祭祀等隆重儀式時所穿着的禮服。值得提出的是,“襦裙”這種服制也屬於此類,但是它一般用於常服。“襦”即短衣,爲上身所穿的服式,包括上襦、短襖、短衫、半臂等“裙”就是下“裳”,爲下身所穿的服式,包括裙、褲、圍裳、蔽膝等。此外,華夏民族的服飾自古以來就有貴衣輕裳的傳統,衣的顏色要純正,而裳的要求則不必這麼嚴格,可以雜色相間,《禮記·玉藻》中的“衣正色,裳間色”就是一個證明。

二、漢服的審美意蘊

“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這是屈子在《涉江》詩裏所表達的愛慕之意。漢服令高潔脫俗、傾慕香草美人的屈原一見傾心,足見其魅力之大。“羅衣何飄搖,輕據隨風還”“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在這些詩句裏對漢服美妙衣冠的描述可謂俯拾皆是,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漢服之美,究竟美在何處?

(1)漢服之美

漢服外在的審美特徵表現在其形態美上。漢服的形態之美凝結着漢族在歷史上形成的集體無意,是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中反映,體現着民族的審美理念。幾千年來,漢族的文化始終保有其強大的生命力與延續性,這使得漢服的形態特徵在歷史的演進中得以傳承的同時一直保持着相對的穩定性,是以透過漢服的外在形態能夠發現其中深藏着的豐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傳統。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爲忠魂舞”,長風盈袖、衣帶翩然、峨冠博帶是漢服最鮮明的形態特徵。《考工記》曰“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所有這些都體現了漢服效法天地自然的設計理念。人與自然是合一的,這最終也決定了漢服的形態特徵。

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着漢服祭祀屈原


漢服的形態設計也充分考慮到了人的儀態之美。“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拙之及肘”。漢服形制的寬大令它有一種飄逸之感,尤其是玄端,更是把漢服的衣帶飄舉之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它能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物質層面的需求與實際穿戴功能的滿足,也是對人的情操的陶冶,怡樂性情。

同時,漢服外在的審美特徵也表現在其色彩紋飾之美上。自周以來,隨着漢服形制的確立,服飾上的紋飾色彩也有了明確的界定。比如玄端的玄中透紅、黃中帶赤,塑造出一種深沉肅穆之美。漢服中的紋飾也花色繁多、種類多樣,一般都帶有很強的抽象色彩,代表如二方連續圖案。這種圖案並非簡單機械相加,而是在抽象之中包蘊着內容、觀念、想象、感受,它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漢服在剪裁方式上不同於西方式的立體、精確裁量方式,而是進行平面剪裁。平面剪裁的方式使漢服顯得輕盈飄逸而不沉重,穿着起來也更加寬鬆舒適,足能適應人體的各種動作而充分展現出無限自由的美感。這種褒衣博帶式的審美形制特徵在瞬間呈現出來的種種變幻姿態使本爲平面的空間上演變出千變萬化的多維層次和立體空間,用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加以形容並不過分—動靜之際,盡現寬博氣象,坐臥之間,盡現虛實相生的意境之美。

同時,漢服在設計中象徵手法的運用也是形成漢服意境之美的重要元素。所謂“象徵”是中國傳統文化裏的一個古老觀念,是指藉有形寓無形,藉有限表無限,藉剎那抓永恆,使我們只在夢中或出神的瞬間瞥見的遙遠的宇宙變成近在咫尺的現實世界。舉深衣爲例,《禮記》對深衣的象徵涵義記載道“深衣袖圓似規,領方似矩,背後垂直如繩,下襬平衡似權,下裳十二幅以應十二個月”,預示着對天地萬物、日月星辰。同時漢服服飾的形制結構也無一不是根據天地陰陽來設計的。上衣下裳的配合方式既是對天地之道的法效,又是對人與天地之道相合的暗示。

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着漢服祭祀


漢服的紋樣作爲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載體,是生活與藝術、物質與精神相互融合的產物,也是民族藝術的精華。它並未因對於民族文化內涵的闡釋而帶有濃厚的說教氣息,相反卻是藝術與載道功能相結合,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通過象徵等多種手段的運用,使它真正成爲富有價值感和藝術感的“有意味的形式”,這也是漢服紋飾歷經千百年其生命力依然不衰的原因所在。

(2)漢服的文化內涵

漢服的形制就是“天人合一”宇宙觀的具體體現。舉例來說,漢服中的深衣便完美地體現出了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深衣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繫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共用六幅,每幅又一分爲二,象徵一年十二個月份。人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同樣,冕服在形制上對數字、色彩的運用也能深刻地體現出這種本源的宇宙意識。冕服十二旒、十二文章的設計皆與天時相呼應。因此,透過漢服外在的形制特徵與單純的象徵意義,足以得見中國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識和生命情懷。

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黑人穿漢服祭祀屈原


陰陽五行之說產生於先秦,並在戰國以後迅速流行、廣爲傳播,最終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反映在中國人的色彩觀上,就是青、赤、黃、白、黑“五色”,也稱爲“正色”。“五色”的觀念同樣也被廣泛應用於服飾色彩的設計上,並因此而得到進一步的發揮,以至漢服服飾中的色彩僅僅依憑視覺而能清晰加以辨別的就有數十種之多,如在“五色”的基礎上又有了絳紫、墨綠、褐、棕、灰、深紅、硃紅等諸多顏色,從而構成了體現漢服審美意蘊的要素之一。

每當新王朝成立伊始,皇帝總往往會更改服飾顏色,如《禮記·大傳》“改正朔,易服色”而以與本朝所尚之德相對應,其中以黃爲貴。因爲按照陰陽五行,青、白、朱、玄四色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服飾之取黃,既顯示出色彩的鮮亮純淨,也與中國人奉黃土爲正統的心理相一致,更爲重要的是,它還代表大地之德而象徵着法坤,從而暗示着順應天命。除了“五色”外,“間色”(五色之外的顏色)也起到了豐富漢服的服飾色彩構成的效果,它與“五色”一起塑造了漢服之美,共同營構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老外穿漢服寫竹簡


漢服作爲華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服制特徵還體現了禮制的精神。“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漢服作爲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形制特徵與華夏民族的禮儀制度有着極爲密切的聯繫。禮得以體現的重要途徑之一即在於服飾的制度特徵。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婚姻、喪葬、祭祀、宴饗、朝見、聘問、會盟、節日等各種典禮均有對服飾禮儀的嚴格要求,正所謂:“禮樂制度,衣服正之”。

祭祀天地祖先被稱爲“吉禮”,帝王在祭祀時的着裝,即冕服,即以青黑色的上衣與赤黃色的下裳相搭配,從而象徵天地的顏色;喪葬禮儀是凶禮中的重要一項,由於在喪禮中沒有貴賤之分,故凡是有血緣關係的親屬都必須着喪服;邦國之間的外交往來、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的相見禮、子朝父母等都稱作賓禮,一般以公服作爲禮服。此外又有嘉禮,包括飲食、婚禮、即位改元等。嘉禮中的服飾以冠禮的禮儀服飾最爲典型。冠禮就是男子的成年禮,它是一個人由懵懂無知的孩子成長爲社會人的標誌。

漢服的形制特徵與審美意蘊

外國人穿漢服念《孝經》


漢服還體現出了“文質彬彬”的“中和之美”。漢服外在的式樣、色彩的運用、圖案的組合以及配飾與整個衣冠的搭配無一不恰如其分地體現出漢服的審美意蘊和文化內涵。就式樣而言,漢服的結構獨特,整體輪廓呈修長的流線形,並隨着人的舉動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姿態,故顯得極爲含蓄自然而富有流水行雲之韻,可以說美至極但不妖嬈;同時服裝與身體之間也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既不緊貼着肌膚,也不遊離於身體之外。因此,身穿漢服會感覺舒適自然,沒有束縛感。漢服的色彩、圖案與佩飾無一不具有很強的象徵意味,它們與漢服的外在式樣一起構成了傳達華夏族傳統文化精神的載體,真正取得了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的“文質彬彬”的效果,從而彰顯出了漢服以“自然”爲最高追求的“中和”之美。

參考文獻:《《中國服飾史》、《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詩經》、《《中國先秦服飾藝術》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