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19民族賽裝文化節啓動儀式暨中國·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直苴村開幕,來自全省的上萬名彝、傈僳、傣、苗、漢等民族的同胞彙集於此,當地的彝族的嗩吶隊、蘆笙隊吹響迎客調,歡迎遊客的到來。

永仁直苴的彝族賽裝節於每年正月十五日舉行,賽裝節是彝族女性的時裝表演。賽裝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爲古老的祭祀和“伙頭”交接慶典活動,二是開發直苴有功的朝裏若、朝拉若兄弟倆選擇對象活動,該節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經超過六百年,散發着濃郁的民族文化風情。本屆賽裝節以“絲路雲裳 美美與共 喜慶新中國七十華誕”爲主題,聚焦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在 “一帶一路”倡議下,通過4個階段貫穿全年的系列活動,圍繞“賽裝”“賽技”“賽藝”“賽智”四種形式,展示各民族人民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作爲賽裝節發源地,直苴是古鹽道的重要驛站,連接着蜀地文化和彝族文化,這個重要的交通角色讓彝族文化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集對歌賽舞、服飾展示、民族體育競技、商貿物資交流於一體,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彝族文化景觀。

賽裝節爲居住分散、較難相聚相識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互相瞭解的機會。展示廣場上,彝族姑娘們通過親手製作的服裝展示自己的心靈手巧。一套彝族傳統女性服裝由手工挑花和刺繡工藝完成,需要花費兩年時間,衣服的數量和質量直接表示着衣服制作者的手藝。與其他比賽方式不同,賽裝節並沒有固定的流程,所有參與節日的青年男女匯聚到廣場上,在樂器表演者的伴奏下,比賽就開始了。

在這場展示彝族服飾之美的“時裝秀”上,彝族姑娘是服裝的設計者、製作者,也是“模特”,她們將在一整天中換六七套衣服,在人羣中穿梭展示自己的美麗。賽場邊的空地和樹林中,老人們搭起帳篷,爲女兒守護好換下的衣服,賽場上下景緻獨特。在這個青年男女傳遞情誼的場合上,小夥子們欣賞着姑娘的服飾,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們相聚在泉邊樹下,吹響葫蘆笙互訴衷腸。除賽裝外,彝族賽裝節還舉行耙田、捆馱子、射弩、踩高蹺、頂肩、拔藤等民族體育競技,展示着彝族青年男子的力量和智慧。

“賽裝”這一具有鮮明雲南特色的文化現象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2016、2017、2018年,已經連續三年舉辦“七彩雲南民族賽裝文化節”。賽裝文化蜚聲國內外,讓世界體驗了雲南的人文之美、民族之美。賽裝文化節從一個地方性民族傳統節日發展成爲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節慶,成爲打造雲南文化形象品牌,推動雲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系列活動將充分挖掘“民族賽裝”所蘊藏的巨大文化價值,彰顯民族服裝服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文化內涵,大力發展民族服裝服飾產業,將民族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發展優勢,爲雲南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做出永仁貢獻。(文/張林 圖/何新聞 賈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