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夫妻倆認爲,狗主人必須要負這個責任,並提出要和狗主人籤一個協議,約定如果將來孩子因爲這次骨折而出現了後遺症的負責問題,“我們自然不希望孩子有啥後遺症,小孩子恢復的快,留後遺症的幾率也不會大,但總是有可能。儘管目前孩子腿傷已好,醫生卻稱或有留下後遺症風險,張女士希望寵物主人簽下一紙協議負責可能存在的後遺症,但遭對方拒絕。

(原標題:西安女子抱女兒被狗撞倒致孩子骨折 狗主人願賠償但拒籤協議)

張女士怎麼也想不到,女兒會以這樣的方式受傷。張女士抱着孩子走在小區被一隻寵物狗撞到摔倒,致使孩子摔在地上左腿骨折。儘管目前孩子腿傷已好,醫生卻稱或有留下後遺症風險,張女士希望寵物主人簽下一紙協議負責可能存在的後遺症,但遭對方拒絕。

女子被寵物狗撞倒,懷中一歲多女兒左腿被摔骨折

張女士一家居住在城北灞浦五路惠澤居小區,女兒一歲多。“真是飛來橫禍。”張女士介紹,事情發生在4月15號下午5點多,當時天下着雨,她懷抱女兒準備出小區,沒想到就在剛走到距小區大門幾米的地方時,一名年輕男子牽着一條金毛狗,從大門外急匆匆走進小區,金毛狗徑直撞在張女士的腿上,張女士摔倒在地,懷中的女兒也狠狠摔在地上。小區監控恰好捕捉到了這一幕,視頻中可以清晰看到一個白衣年輕男子牽着一條狗進入小區,狗撞到張女士腿上,張女士摔倒,當時牽狗的男子急忙蹲下詢問情況,而路過的一名快遞員暫時拉住那條狗。

“當時我的腳崴傷了。”張女士說,在狗主人的陪同下,趕到醫院檢查並無大礙,但在她檢查期間發現女兒無法站立,並且一直哭,經檢查,孩子被診斷爲左腿脛骨近端骨骺骨折,後在兒童醫院進行了打石膏治療。

1.jpg

孩子腿傷或將留下後遺症,父母希望狗主人籤負責協議遭拒

孩子的骨折很快長好了,但醫生的一番話卻讓張女士和其丈夫王先生揪起了心。“醫生說,一歲多的孩子正是快速成長的階段,骨折的損傷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另外骨骺骨折可導致遠端生長紊亂致膝內外翻可能,必須定期複查。”張女士說,在與醫生進一步交流中,醫生的意思就是除了發育可能受影響外,將來還有可能腿型異常,“她是女孩啊,腿型要是異常了會影響她一生的。”

張女士說,事發生後狗主人態度不錯,曾一起到醫院,但在後期的複查中,狗主人就不再出現,提到醫療費問題,對方也只說張女士花了多少他會給報銷,“但沒再掏過錢。”而當夫妻倆提出讓對方爲孩子可能的後遺症負責時,雙方開始出現矛盾。

“孩子是多麼無辜啊!將來要真留了後遺症可咋辦!”夫妻倆認爲,狗主人必須要負這個責任,並提出要和狗主人籤一個協議,約定如果將來孩子因爲這次骨折而出現了後遺症的負責問題,“我們自然不希望孩子有啥後遺症,小孩子恢復的快,留後遺症的幾率也不會大,但總是有可能。”張女士說,沒想到會遭到拒絕,狗主人曾發給張女士夫婦的一條短信顯示,他認爲他已經幫着看好了病,做了該做的事,至於以後就是爲人父母的事了。雙方爲此還曾鬧進了派出所,轄區派出所進行調解無效後,建議雙方自行協商或訴諸法院,警方將撞倒張女士的無證金毛狗收走。

“狗主人說讓我們隨便告。”張女士說,雙方越鬧越僵,目前,張女士夫婦已決定通過訴訟解決此事。

據瞭解,張女士所住小區爲安居工程,但其中住戶也有很多人養狗,其中不乏大型犬隻。雖然小區物業在每個電梯中都貼有養犬須知,其中規定了具體的遛養時間爲早上6點到7點,晚上10點到11點,但不是每個養狗的人都遵守。小區物業也曾參與協調,但沒有效果,“我們也只是建議,平時見到狗隨意出來,我們也會勸住戶把狗帶回去,這個規定也沒多大約束力。”物業負責人說。

5.jpg

狗主人稱願意協商賠償,但絕不會籤任何協議

那麼,狗主人究竟是怎樣的態度呢?

“我願意負責,願意賠償,但要讓我籤那個協議,我絕不會籤。”29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聯繫到了事發時牽狗的年輕男子賈先生,他表示,當日他是到門口去取快遞後回返,而當時天上突然下起了很大的雨,他牽着狗就走得很急,結果撞了張女士。但事情發生後,他一直積極的處理此事,帶着傷者去看病,掏醫療費,並未不管不問。“我是願意負責的,希望跟他們協商解決,但他們不談。”賈先生說,他希望張女士夫婦提出一個賠償方案,如果他能接受,他願意出錢了結這事。

“我是陝北人,他們是關中人,距離這麼遠。人一輩子時間還長,也會有很多意外,我總不能一輩子負責吧。”賈先生表示,這樣的協議他堅決不會籤,也希望對方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到時候法院判多少,我賠多少。”

律師:雙方達不成協議,可起訴確定事實保留訴權

“這是一起典型的動物致人損害造成的糾紛。”陝西錦路律師事務所王小奔表示,動物飼養管理人看管動物不善,未盡到看管義務,造成他人損害,依據侵權責任法,動物飼養管理人負有賠償責任,應當就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訴訟的方式解決,受害方可以選擇,雙方可就實際造成的損害及將來可能由此次損害引起的後續問題進行協商,做出一次性賠償。

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餘偉安律師表示,雙方的做法都有情可原,父母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做出這樣的考慮是正常的,但侵權人也往往不會答應,雙方基本難以達成協議,最佳的處理方法還是協調解決。“如果雙方無法協調解決,被侵權人可到法院就當下損失起訴,並以起訴的形式將基本侵權事實確定下來,保留訴權,將來有新的損害再另行起訴。”

史建磊 本文來源:華商報 作者: 楊德合 責任編輯:史建磊_NBJ113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