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鳥畫,以其“借物抒情”、“天人合一”的審美趣味,體現了人、自然、藝術和諧統一的最高境界,而形成悠久輝煌的歷史。從表象類型上,“工筆”與“寫意”代表着兩種不同的形式。兩宋時期,以寫生、寫實爲主的“工筆畫”,使工筆花鳥畫藝術達到鼎盛階段。此後,花鳥畫主流爲崇尚意筆的“文人畫”趣味所籠罩,工筆花鳥畫則更多在宮廷典雅氣氛中找到了它的一隅之地,逐漸遠離了生命和自然的勃勃生機。

二十世紀是花鳥畫藝術的轉型期。尤其是陳之佛先生創立的代表江南風格的工筆花鳥畫,繼承院體兼收東洋繪畫和裝飾藝術之長,將新的藝術品味注入到傳統的繪畫樣式。1951年當喻繼高先生考入南京大學藝術系,成爲這位畫壇前輩的人室弟子時,深爲陳先生精湛的藝術所感動,決心以繼承和發揚工筆花鳥畫的改革創新精神,作爲他畢生不遺餘力的追求目標。

喻繼高(1932.7)別署雲嶺堂,男,漢族,江蘇徐州人。當代傑出的工筆花鳥畫大家,擅工筆重彩花鳥,他的工筆重彩花鳥畫近師陳之佛先生,遠祖五代兩宋,更直接以造化爲師,而熔鑄以個人的生活感情。從他的花鳥畫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和新時代的昂揚詩情。其作品典雅秀麗,繁盛充盈,光彩照人,泱泱大度,曲高和衆,雅俗共賞,富有時代氣息。

喻繼高先生的花鳥畫藝術,摒棄了古代在野派中恬淡幽遠的隱逸之氣,改變了以往藝術裏貴族化的遊戲作風,其藝術功能更接近於大衆美感需要和情感因素,使矜持的工筆花鳥畫融匯入強烈的時代氣息,他從生活採擷素材、從自然景觀中重新結構筆墨形式,尋找新的語言表現,

喻繼高先生的繪畫作品,以充滿現代感的形色和情感基調,表露出豐富的象徵意義。他極具魅力地在渲染敷色時,淡雅與豔麗相映輝,用包括相對比在內的多樣手法,構成“豔而不俗,淡而不枯”明快純情的歡樂天地,絲絲葉脈、楚楚花情,繪盡千般神態。當然,由此給人的感悟並不限於形象本身,還在於他代表了與大衆相通的藝術觀,從氣質上提示了生生不息的“大花鳥”精神,讀喻先生的工筆花鳥畫,如同聆聽一部華彩樂章,或者說是急管繁弦的江南絲竹。它是對大自然的謳歌,對生命的讚頌,對美和愛的詠歎。

本幅作品《和平之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和新時代的昂揚詩情。他很少去描繪罕見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而是着眼於生活中常見的花果蟲鳥,給人一種樸實親近的鄉土感情。他的畫沒有古代院體畫那種恬淡幽遠的隱逸氣、江湖味,它是入世的,屬於新的時代和人民的藝術。繁盛、充盈、豐實、歡樂、光彩照人、典雅秀麗、風流蘊藉、活潑天真、雍容豁達、泱泱大度,這就是繼高工筆重彩花鳥畫的基調和風格。讀他的畫,如同聆聽一部華彩樂章,或者說是急管繁弦的江南絲竹,是對大自然的謳歌,對生活的讚頌,對美和愛的詠歎,喚起人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鄉土、熱愛人民的美好感情和高尚情操,因爲花香鳥語、春華秋實,是大自然的賜予,更是世世代代勞動人民用血汗澆灌的祖國沃土的綠色生命。畫是無聲詩,於無聲處感受到時代的脈搏跳動,聽到畫家的心聲,這是一顆人民藝術家熾熱的赤子之心,他對祖國一草一木愛得那樣執着和深沉,一筆一畫都充滿感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