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劇本有演員 先對戲再連麥 直播間的離奇情節只爲帶貨賣錢

“母親重病無人管,繼父卷錢跑路沒良心”“丈夫出差5個月,老婆卻懷孕4個月”“善良女人流落街頭,無良老公喫香喝辣”……在短視頻平臺上,不少情感主播打着伸張正義的旗號,以連麥或現場調解的方式,處理着一樁樁情節離奇的家庭糾紛。

直播間裏,成千上萬的觀衆在爲當事人打抱不平時,全然不知這只是對方故意編排的一場戲,更沒想到自己正落入他們設下的帶貨圈套。

引流 離奇糾紛博眼球賺流量

“拿着巧克力往你老公嘴裏喂,這是情侶之間纔有的動作啊!”下午2點半,情感主播紫夢正在直播間與“求助者”連麥。聽到電話那頭的老闆娘歷數會計小姑娘跟自己老公之間的異常舉動,紫夢露出一臉錯愕的表情,直呼“太過分了!百分之百有事兒呀!”互動區裏,觀衆們也看不下去,紛紛發表評論,一場數千人在線的情感調解就這樣展開。

另一個情感主播的直播間裏,老太太的遭遇似乎更讓觀衆們憤憤不平。“兒子在工地上出了意外,在家臥牀不起,80萬元的賠償款被兒媳婦捲走。前些天,小孫女腿摔骨折又進了醫院,兒媳婦罵我沒用,丟下100元錢扭頭上了一個男人的車。”老太太一邊用哀怨無助的口吻講述,一邊向女主播求助,“我想讓你給我兒媳婦打個電話問問,她要是不想回來繼續過,就把賠償款拿回來一部分。”

女主播立即擺出一副正義凜然的架勢,對着鏡頭高喊,“這樣的兒媳婦也太狠了,咱必須幫阿姨把賠償款給要回來,同意的家人們打個‘同意’!”一時間,互動區沸騰起來,“同意!不收拾她天理難容,必須幫阿姨一家人討回公道!”

在短視頻平臺上,類似的情感主播還有許多。他們自稱是擁有豐富經驗的情感導師或心理諮詢師,專門傾聽並解決家庭瑣事、情感問題。除了電話連麥以外,還有一些情感主播到現場調解,處理的矛盾多半涉及伴侶出軌、婆媳不和、贍養老人等內容。

“家人們,看看他們乾的事,咱要1000萬的補償多嗎?我感覺不多,同意的打個‘同意’。”中午12點,又一場曲折離奇的“豪門恩怨”在別墅裏準時上演,男主播將鏡頭對準一對傷殘母子,振臂一呼放出豪言,“我要替他們剷除禍害二十多年的黑手,家人們,再來加一把油!”開播短短20分鐘,直播間的在線人數一路攀升,迅速接近10萬,點贊數更是超過100萬。從觀衆榜單上的頭像和用戶名不難看出,中老年人佔比頗高。

“我媽每天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連喫飯都捨不得放下手機,整天爲他們那些奇葩事牽腸掛肚。”看到65歲的母親深陷其中,程雪倍感無奈,“所謂的現場調解搞得跟電視劇一樣,一天天沒完沒了,鏡頭前的人言行舉止都很浮誇,明顯就是假的,可老人看不出來,對主播的話深信不疑,還覺得是正能量。”

帶貨 看似送福利實則賣次品

流量的盡頭是電商,情感主播們顯然深諳此道。直播間裏,跌宕起伏的調解大戲向來離不開套路滿滿的帶貨環節。

“家人們,這是提拉緊緻的面膜,49.9元就能買5盒,比美容院划算多了。”情感主播連麥過程中,順勢拿起手裏的面膜做起了廣告,在頁面下方的購物車裏,還有牛軋糖、瀝水籃、圍巾、洗衣液、大米等二十多種待售產品,“今天都搞活動,等下一個一個講。”

即使是現場調解,主播們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帶貨的機會。“家人們,拼好你的手速,下面上一對耳環,喜歡的抓緊去下單!”樹林裏,正緊急奔走的男主播突然停下腳步,給粉絲們“送福利”。一款合金耳環的鏈接出現在屏幕右下角。之後,又一款合金項鍊被重磅推出。

不過,拙劣生硬的推銷伎倆很快引來質疑。“緊急情況還有時間賣貨”“快走吧,後面來人了”“生死關頭還有心思幹這個,開玩笑”“真能編,誰買誰上當”……互動區滾動出現的觀衆留言,讓主播的賣力吆喝成了尷尬可笑的“獨角戲”。

“有的情感主播更省事兒,直接把商家拉進直播間,兩個人一唱一和‘演雙簧’,合起夥來忽悠人,賣的東西基本都是雜牌產品,平時在電商平臺根本沒人主動買,可在直播間裏藉着人氣銷量也很可觀。”提起母親的下單經歷,劉潤氣不打一處來,“等東西到貨以後才發現,質量特別差,申請退貨也費勁。”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家裏的老人從情感主播的直播間買到假冒僞劣的玉器或飾品,甚至還有虛標生產日期的食品。

對於這類現象,此前曾有短視頻平臺發佈《“賣慘帶貨、演戲炒作”違規行爲處罰公示》。公告稱,平臺已對賣慘帶貨、編造離奇故事、演戲炒作等行爲進行違規處罰。僅30天內,平臺便處理相關違規直播間446個,封禁違規賬號33個,其中包含10個粉絲超百萬主播,另有多位主播被封禁直播權限。其中,三種“賣慘式”帶貨行爲分別包括以“調解感情糾紛”爲名“賣慘式”帶貨、編造離奇劇情博關注帶貨和利用同情心“套路”帶貨。

起底 從劇本到演員全是交易

從調解引流,到直播帶貨,情感主播們如出一轍的操作背後,究竟藏着怎樣的利益鏈條?記者近日進行了一番暗訪。

“做麥手的話,就是你自己假裝有情感問題,跟情感主播連麥,連完麥就能有收入。”得知記者有意做麥手,自稱是麥手接單團隊從業者的小海(化名)主動向記者介紹,“做麥手之前會給你培訓,把劇本發給你,告訴你直播間有哪些敏感詞,再把你拉到接單羣,然後你對着劇本連麥就行。當然,劇本就是個參考,不是說讓你背課文,要提前跟主播對戲。”

小海表示,做的話要收服務費,後面發劇本、拉接單羣這些都不再收錢。“我這些劇本如果單賣的話,一個就要15塊錢,我發給你幾十個,本身就值幾百塊。”看記者有些猶豫,小海接着說,“做麥手很簡單的,只要你敢說話,你能付出你的時間,這個錢就能賺。那種去直播間現場的線下演員賺得更多,主播會報銷車費、餐費和住宿費,一場下來就有800到1000元錢。”

情感主播爲什麼花錢找人演?“目的就是做直播間的人氣,有了人氣以後就可以賣貨。相當於麥手賺的是主播的錢,主播賺的是粉絲的錢。”小海直言,“等你做麥手有經驗以後,也可以嘗試做情感主播,那肯定比做麥手更掙錢。賣一場貨下來好的話就能掙1萬元錢。粉絲多了以後,電商就會主動加主播微信,提前把錢轉過去,趁直播的時候跟電商連一下麥,幫助他賣貨。”

支付了99元服務費後,記者收到小海發來的數十個劇本,其中不乏丈夫出軌寡婦、商場經理出軌富婆等狗血劇情。“情感主播直播間裏的事都是麥手照着劇本去演戲。”小海將記者拉到十多個麥手接單羣裏,“裏面會發布單子,可以加主播好友,主播看中以後,給主播發完整劇本。連麥之前,要和主播討論具體連麥內容與細節。如果是雙麥或者三麥,還要建羣拉搭檔,羣裏對戲。連麥過程中要及時看你和主播的羣消息,跟主播保持溝通。”

最後,小海特意提醒,“直播間有一些不能講的敏感詞,比如罵人髒字,也不能講打胎、流產,可以用其他方式表達出來。‘錢’最好也少提,可以用‘米’來代替,不然可能會被平臺判定違規。”

培訓結束,記者所在的接單羣相繼活躍起來,一個個線上線下需求如雪片般紛至沓來。

“30到40歲女,苦情必須到位,秒落淚;35到45歲男,會要賬,會豪橫,會懟的;30到40歲男,能演農民工的,能哭窮的。以上演員均800元一場,飯補50元,空場100元。”爲避免“翻車”,發佈者往往還會強調,“大直播間上過全臉出鏡的就不用找我了,當過主播有人氣的也不要加我了。”本報記者 宗媛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