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產青春電影悄然“變臉”

《快把我哥帶走》海報

當《蟻人2》《碟中諜6》等好萊塢大片先後進入點鈔機模式之時,一部名爲《快把我哥帶走》的國產青春電影,在上映半個月之後票房悄悄邁過了3億元大關。在競爭激烈、佳片頻出的2018年暑期檔,這麼一部“漫改”題材的低成本青春電影,以其搞笑幽默的劇情和年輕主演們出色的演技受到廣大觀衆好評,尤其是影片劍走偏鋒地選擇兄妹情作爲故事題材,在國產青春電影深陷“撒狗血”泥潭之中的大背景下,堪稱一股清流。

上映半月票房過3億

“我哥”成今年暑期檔黑馬

由鄭芬芬執導,張子楓、彭昱暢領銜主演的青春題材電影《快把我哥帶走》8月17日起全國公映,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日常“互懟”的故事:調皮搗蛋的哥哥整天欺負妹妹,無法忍受的妹妹在生日那天許願“把我哥哥帶走”。結果,哥哥真的被帶走了,變成了閨蜜的哥哥,但妹妹卻漸漸發現,哥哥原來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

該片改編自中國人氣漫畫家幽·靈姐妹的暢銷漫畫,這部漫畫憑藉輕鬆詼諧的風格廣受好評,之後更是被改編成了網劇,也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有漫畫版和網劇的好口碑在前,此次電影版的改編難度不小:不僅製作層面需要提升,選角也要面臨更大的爭議和挑戰。所幸的是,該片最終受到了觀衆們的認可。

目前,《快把我哥帶走》在豆瓣網評分7.0分,時光網評分更是高達7.6分,在同檔期公映作品中僅次於好萊塢大片《蟻人2》的7.7分,與黃渤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持平,就連《人民日報》也發文稱讚:“笑中帶淚,清新溫暖”。

除了不俗的評價外,截至8月29日,影片上映13天,票房突破3億元。數據雖然並不算十分耀眼,卻是近年來國產青春片少有的佳績了,而該成績也讓《快把我哥帶走》成爲2018年暑期檔中名副其實的一匹黑馬。

不再撒狗血

“輕愛”的青春片味道更好

《快把我哥帶走》能在今年暑期檔中得以脫穎而出,除了成功地選用了彭昱暢和張子楓這對演技在線、青春感十足的青年演員外,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充滿青春氣息的故事,是該片引發觀衆共鳴,收穫好評的關鍵要素。

以往國產青春題材電影,動不動就撒狗血,已經多次被網友們吐槽。而“我哥”把視角聚焦在原生家庭破裂,處於青春期的兄妹成長問題上,更貼近於大多數人真實的青春模樣:在嬉戲與打鬧之中,不斷磨礪與成長。雖然電影中也有愛情元素,但已經被導演有意弱化處理,這也十分符合一般人青春期愛情“懵懂”的模樣。

這已經不是第一部“輕愛”的青春片獲得好口碑:2017年暑期檔的青春電影《閃光少女》,雖然最終只收獲6400萬票房,口碑卻同樣不俗,成爲一段時間的熱門話題。

與《快把我哥帶走》類似,《閃光少女》同樣沒有把愛情作爲影片的主線,而是選擇音樂學院中民樂與西洋樂之爭爲故事的切入口,充分結合了二次元文化,表現了一羣學生爲了喜歡的東西義無反顧地去努力拼搏的成長故事。積極向上的熱血故事,幽默搞笑的臺詞,搭配上“飲水機涮火鍋”這樣的神操作,讓《閃光少女》更接近青春本來的面貌,也收割了年輕觀衆的大量好評。

在衆多國產青春片撒狗血、賣流量、賣顏值而舉步維艱的當下,像《快把我哥帶走》《閃光少女》這樣“輕愛”的青春片卻屢有斬獲,確實讓人聞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愛情不再是青春唯一的模樣,而這些影片的靈光閃現,或許可以給國內青春電影創作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