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觀衆對蜘蛛俠電影的期待、電影中人物對蜘蛛俠的期待、網絡鄉民的陰謀論、廣爲人所議論的「預告詐欺」、反派身份與漫畫原作的反轉、電影視覺特效的戲中戲、假新聞、因爲現實過於誇張,進而使大衆完全失去判斷真僞的能力等等,連 MJ 的感情也要來一下真假莫辨,不過看過《蜘蛛俠:英雄歸來》 的觀衆朋友應該都知道 MJ 在 Peter 還沒有這麼奇怪之前就已經注視着他了。不要抱着看《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之類的期待來看待《蜘蛛俠:英雄遠征》,會發現它依然遵循着《蜘蛛俠:英雄歸來》的風格和定位,述說一出青春無敵的校園喜劇,沒有也不需要什麼更龐大的野心。

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之後,全世界影迷共同的疑問,就是到底漫威電影宇宙 MCU 未來將會如何發展?是會隨着初代復仇者的完美謝幕而歸於平凡呢,還是藉由後續帶入的新一代英雄再創高峯?而這個疑問,不僅是在戲外,也深深地影響了戲裏,成爲《蜘蛛俠:英雄遠征》的元素之一。

下一位鋼鐵俠在哪裏?美國隊長退隱江湖之後,由誰領導「復仇者聯盟」?萬一又發生了外星人入侵事件,地球應當如何自保?一連串噼裏啪啦的問題,觀衆想掐着漫威創意總監Kevin Feige 的脖子逼問出來,蜘蛛俠也同時被一堆記者簇擁着遞麥。

而我們的小蜘蛛終究只是一位高中生,而且還是一位「彈指事件受害者」。對他來說,撿回一條命,重返熟悉的日常校園生活,就是他最想要珍惜的當下。什麼成爲下一位鋼鐵俠、帶領復仇者聯盟抵禦未來的滅世威脅,根本不是他此時此刻願意或可以承攬的重擔。而且他自己的世界本身就在面臨可怕的威脅。不僅有強大的情敵挑戰,梅嬸也莫名其妙的快要被Happy 「搶走」,甚至連自己的好兄弟都光速「脫魯」,所有安排下的旅遊計劃通通出了差錯,偏偏 神盾局局長 還要在此時亂入,「綁架」了這段難得的修學旅行。

同樣的,觀衆也無須將「揭露 MCU 未來關鍵走向」之類的期待,強加在《蜘蛛俠:英雄遠征》這部電影之上。這部電影的定位,反倒比較類似《蟻人2:黃蜂女現身》,都是在史詩大戰過後的輕鬆調劑。它們都知道自己的分寸,知道自己只需要做好什麼事情,只要避免如某些MCU 前期電影淪爲「下一部電影的預告片」,只要大致上聚焦在適合這位英雄角色上的故事,那就夠了,可以了。至於未來的發展,什麼關鍵新局又是什麼逆轉無限,老實說,那都是宣傳標語,來日方長,不必急急。

某程度上,《蜘蛛俠:英雄遠征》當然知道自己揹負的期待。而在這樣帶有後設色彩的安排之下,《蜘蛛俠:英雄遠征》有些像是《終局之戰》的後日談,用幽默隱晦的方式告訴大家,彈指事件畢竟留下了不少難以抹滅的傷痕。但也透過蜘蛛俠逃離記者會現場的舉措,告訴觀衆,這部電影終究只是小蜘蛛的青春戀愛煩惱物語,而這也是目前 MCU 爲蜘蛛俠所設定的故事定位,如同《蟻人》相當明顯的設定爲「溫馨家庭竊盜喜劇」一般,請不要以史詩鉅作、承先啓後等等的目光與壓力去看待它。畢竟 MCU 還有誰適合演這種青春愛情喜劇?

而整部電影其實都在玩弄這種幾乎快要打破第四道牆的後設,玩弄虛實之間的界線。從觀衆對蜘蛛俠電影的期待、電影中人物對蜘蛛俠的期待、網絡鄉民的陰謀論、廣爲人所議論的「預告詐欺」、反派身份與漫畫原作的反轉、電影視覺特效的戲中戲、假新聞、因爲現實過於誇張,進而使大衆完全失去判斷真僞的能力等等,連 MJ 的感情也要來一下真假莫辨,不過看過《蜘蛛俠:英雄歸來》​的觀衆朋友應該都知道 MJ 在 Peter 還沒有這麼奇怪之前就已經注視着他了。

因爲有着滿大人、史克魯爾人等等的前例在,我們都知道漫威電影宇宙的反派不見得真的就是漫畫裏頭的那樣。所以即便知道神祕客在原作中是反派,但也還是無法確定,到底他在電影中是不是真的從多重宇宙跑過來的超級英雄。而這種不確定感以及真相的揭露其實還是做到了一定程度的驚喜,但如果只是陷入爭論這名反派「夠不夠強」,的武力比較迷思,就會扼殺了許多的樂趣。而且就如同先前所說,這樣的敵人,也完全「適合」目前 MCU 定位下的蜘蛛俠。如果真的只是幾隻摸不着打不到的「元素衆」,反而就不那麼好玩了。

不過也因爲這場校外教學玩的開心,不論正反角色,電影都很難在其中表現出過多深沉的內心轉折。Peter 只是被動的參與和嘗試彌補過錯,實際上他還是一名試圖抓住「普通生活」的高中生,而不是一名已經有所覺悟的超級英雄。神祕法師僅能用演技展現判若兩人的反差,甚至有種金·凱瑞「謎天大聖」的熟悉感。鋼鐵俠的影響則無所不在,雖然沒有正式出場,但搞得好像他老兄依然是真正的主角。

但電影也試着要告訴觀衆了。沒有下一位鋼鐵俠,沒有人可以取代 Tony ,蜘蛛俠也不能。所以蜘蛛俠只做好蜘蛛俠可以做的事情,蜘蛛俠電影也只拍好蜘蛛俠電影要講的故事。這裏沒有復仇者等級的災難,有也只是假的。不要抱着看《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之類的期待來看待《蜘蛛俠:英雄遠征》,會發現它依然遵循着《蜘蛛俠:英雄歸來》的風格和定位,述說一出青春無敵的校園喜劇,沒有也不需要什麼更龐大的野心。或許因爲這樣的決策,讓 MCU 的蜘蛛俠娛樂有餘,卻難登所謂「經典」之堂,但也不是每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都應該是《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或《蝙蝠俠:黑暗騎士》 。即便是過去各個版本的蜘蛛俠電影,其實也都只是在忠實執行當時所找到的方向而已。

那我們 MCU 的 Peter Parker 找到方向了嗎?

總有一天會的。

《英雄歸來》的他急着長大,但最後發現自己欲速則不達。《英雄遠征》被催促着長大,但他心中的確是還沒有那麼想要長大。

但現實往往也沒得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