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初看完《驚奇隊長》後,我和朋友一行人討論感想。「我給六十分,有及格。」我言不由衷的說,畢竟在場大家都是漫威迷,講太低有點尷尬。「四十,有十分是因爲貓。」身爲貓奴的A說。「這部我沒辦法。」把所有漫威電影都看過的朋友B嘆了口氣。「沒辦法喜歡這個角色。」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驚奇隊長是一部好電影嗎?

每當我看了一部被認定成「少數族羣」主演的電影時(女性、黑人、LGBT),很多影評或者觀衆都會異常振奮的表達支持,可是仔細想想,這樣子的思維其實隱藏着一些詭異的狀況。爲什麼我們對於一部電影的支持,不是因爲電影的劇情本身,不是因爲那120分鐘裏帶來的感動,反而是因爲戲外某個族羣或者某種意識形態?

要如何證明一部電影是否被意識形態影響了呢?很簡單,把主角換成被認定的「多數族羣」就行了。(白人、男性、白人男性),當驚奇隊長是個男性時,這部電影還能被影評家所喜歡嗎?當布麗·拉爾森的臉換成裘德·洛時,驚奇隊長還能令人驚奇嗎?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缺乏背景,無法真正認識角色

這幾年女性英雄開始崛起,不乏成功的例子,救起DC的神力女超人,稱霸賀歲檔期的阿麗塔,女性英雄似乎正準備成爲新時代的顯學。

毫無疑問,我們需要更多元的觀點與風格,來應付觀衆逐漸枯竭的好奇心,但是驚奇隊長卻讓我感到非常可惜,以一部個人電影來說,驚奇隊長被塑造的相當失敗,可以說若不是漫威宇宙觀先前打下的厚實基業,再加上終局之戰前所保留的期待,驚奇隊長的個性本身,是無法撐起這部電影的。

從故事的前期,主角Vers就對於自身的過去感到相當困惑,這點與艾莉塔的劇情路線大致相同,都是在尋找過去的過程中推進劇情。

然而兩者的劇情卻也都因此陷入了拖延的症狀,漫長的過往回憶往往都以意識流的方式呈現,片段零碎卻又難以被理解,也導致看似節省了時間,實際上反倒浪費了時間,成爲了電影裏的無意義片段,因爲觀衆無法皆由這些回憶對主角產生更多理解,可以說是本末倒置。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剛脆的角色設定讓驚奇隊長成了半部DC電影。

這部電影也表現出了一個值得擔憂的問題,剛且脆的角色設定——讓驚奇隊長成了半部DC電影。DC電影三本柱——超人、蝙蝠俠、神力女超人,前兩者之所以譭譽參半,正是因爲缺乏彈性的角色設定且帶着放不開的偶像包袱,令電影的冒險之旅從緩坡向上,轉變成電梯向下,當劇情高潮到來時,反而只回到了一開始的平靜。

就這一點來說,雷神索爾都做得更好。「誰規定超級英雄就一定要搞笑?」我相信一定也會有人抱持着這樣的想法質疑我。聽起來好像我是一個喜好低俗搞笑的人,我不否認這點,但回過頭來,漫威難道不知道他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原因嗎?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看看漫威的三本柱: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索爾。

鋼鐵俠本身就是個很喜歡酸人、諷刺、玩世不恭的個性,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會忽略他在每次大戰裏(紐約、蘇科維亞)裏所留下的創傷與痛苦,那正是託尼史塔克的角色厚度,我們看見他的故作堅強,也看到他的風趣幽默。

美國隊長,帥氣還有大肌……肉,儘管他的超強體能並非自身努力,卻也是因爲自身個性才被看到,正義感十足,卻非單純的死守教條。然而這表示這角色很無聊嗎?一個七十年前的人在爲了適應全新的世界時,還要對最新流行語做筆記,跑去看自己的展覽,幫美國政府錄青少年宣導片,這些趣味經歷都讓史蒂夫·羅傑斯不盡然只是個會說教的正義老古板。

索爾,開頭只是箇中二王子,來到地球適應不良造成不少效果,也因此從尖銳的菱角開始慢慢被打磨,最後浪子回頭,重新舉起錘子,經歷了被稱爲無論是畫面和劇情都很「黑暗」的第二集後,終於在第三集開花結果,收起了原本總是對親人糾結又有些自以爲是的中二性格,轉變成輕鬆卻又帶有成熟的人味前往無限戰爭。

當然,漫威用了十一年的時間讓角色成長,所以對於驚奇隊長或許得更有耐心些,而上月上映的終局之戰讓我對於驚奇隊長的評價還是未能改變。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笑點的用意不只是搞笑,而是衝突的延伸

當Vers到達地球時,我其實很訝異導演竟然完全沒有對於「初來乍到的適應不良」這點做出有趣的反應,而是缺乏互動的帶過,兩個角色講話,話講完,結束。就像是一部龍傲天小說的主角,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切都在主角的掌控之中,但那又如何?平靜如水,沒有衝突,是許多作品的敗筆,現在又多了一部,只能依賴追逐戰來營造緊張氣氛,當肉體的衝突結束時,故事便開始無聊了。

漫威之所以與DC有着不同面貌,正是因爲對於「尷尬」笑點的掌握獨到,主角不只與敵人衝突(我們稱之打架),也要與身邊的氣氛衝突(我們稱之尷尬),拿其他第三階段的起源電影作爲例子。

奇異博士——一個高傲的前外科醫生,在準備前往香港進行最後決戰時,整理一下斗篷的領子時,卻被領子蹭了一下臉,史傳奇只好用無奈的態度喝斥斗篷。

蜘蛛俠——以往的蜘蛛俠總是在高樓大廈之間擺盪,這次卻出現了一片平坦的草原,讓彼得·帕克只能很尷尬用跑步的方式繼續追逐敵人。

黑豹──當T'Challa尋找Nakia時,Okoye揶揄他說:「Don't freeze.」,雖然T'Challa信心滿滿的說:「I never freeze.」,再度見到Nakia時,卻還是因爲他們之間的過往曖昧動彈不得。

驚奇隊長本身則缺乏這類型的劇情,基本上出糗的藍領活都是交給別人在做,使得劇情本身少了些樂趣,也失去了讓角色更親近觀衆的機會。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女性英雄的困境,看似先進實爲舊時代的束縛

不知道是因爲許多人認爲女性不應該像現在的男性一樣愚蠢、可笑、嘲諷、尷尬,而且也不應該賣弄美貌或者裝可愛,因爲那是爲了滿足男性的觀看需求,所以刪除掉了上述的「負面」特質後,我們得到了一個驚奇隊長,有着英勇的特質,卻也窮得只剩英勇。

只有英勇沒有缺陷的設定不是不行,但太過時了,彷彿是九零年代的超人電影,平面、好預測、而且無聊。仔細思考,真的是件非常諷刺的事情,當故事的編劇與導演爲了表達出進步的思想,試圖擺脫過去的束縛,反而生產出了一個被舊時代個性給困住的英雄角色。

換句話說,在這些前提下,女性英雄反而掉入了全新的麻煩,並不是在一旁拍手說「哇!我們做出一個正確的角色了!」然後忽略掉角色個性的空虛。說真的,只要角色能發揮自己的魅力,爲什麼要被「某些」理由給限制住?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斯庫魯人才是救了這部電影的「英雄」

當我發現斯庫魯人的隱藏的目的時,我的心情是飛躍的,終於出現有趣的角色了。

而整個故事也在斯庫魯人的轉折後,纔開始走向一部我認知中「好看的漫威式電影」,若沒有斯庫魯人,這部電影不可能低空飛過,說實在的斯庫魯人統領塔羅斯與尼克·弗瑞間的互動老實說非常棒。這是我覺得全片最好笑的段落,驚奇隊長則完全與這個段落無關,顯然編劇肯定是忘了抽點weed了。

尼克·弗瑞本身就是充滿魅力的角色,卻不知爲何在與主角Vers對話時,變成了只會講述人生觀的嘮叨大叔,所以當我看着上述段落時,我鬆了口氣,熟悉的尼克·弗瑞又回來了。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一部電影不應該以戲外的一切決定

我不喜歡有人談論一部電影時,不去談論電影本身的劇情,反而拼命講着與電影無關的理念,或者硬要把某些片段套入現實,然後說「我很喜歡這個導演的諷刺」 ,接着文章的重點就變成作者覺得有諷刺到的那個「現實事件」,電影本身彷彿成了一種過場。

所以說,我也非常討厭大家一直去關注電影外的話題,像是布麗·拉爾森說了什麼話,所以有人發起拒看,有人則護航等等。

說真的,那根本不重要,如果你支持這部電影,要做的不是跟拒看的人吵架,而是寫一篇文章,然後證明驚奇隊長真的很好看,叫大家趕快去看,而不是使用看(好看)就是支持,不看(難看)就是反對這種會誤傷平民的爛方法。

電影本身的確沒有過多與女性主義有關的說教因素,可是若一直有人把相關想法套在電影上,驚奇隊長的本質早晚會失焦,無論正反皆是如此。


《驚奇隊長》影評:陷入全新困境的女性英雄


束縛從未解脫,是否逆轉無限尚待觀察

回頭看看最近漫威的幾部英雄起源電影,黑豹、奇異博士、蜘蛛人,這三部電影就算不掛漫威的招牌,以獨立姿態來運作,也都是好作品,最少也能提供娛樂的效果,順道一提,以這個標準來看,我認爲蟻人是最符合這個條件的,因爲他幾乎與整個漫威宇宙都沒有太多互動(除了美隊3跑去當打手)。

假設驚奇隊長的劇本不變,而是由派拉蒙、福斯、環球等其他片商來發行,這部電影我認爲無法以口碑取勝,因爲當我在電影結束時,以爲驚奇隊長已經撕掉克里人的晶片,準備飆速高飛時,我才忽然發現她的脖子上還貼着另一塊晶片。那塊晶片的名字,叫做「Marve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