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胖毀所有。這一點,明朝的永樂皇帝深有體會。

當然,這胖的,不是永樂帝。永樂皇帝能文善武,這體型自然是槓槓的。一般來說,宅男出胖子。而這胖子,便是永樂皇帝最宅的兒子朱高熾。

胖到啥程度?《明通鑑》記載,朱高熾走路時,需要兩個人扶着,而且還走不穩。走不穩,就是因爲太胖,體虛。

普通人都不敢胖;身爲太子,胖就更要命了。

朱高熾的太子位並非高枕無憂。朱高熾底下還有兩位沒發福且才能一流的弟弟。而這兩位弟弟對哥哥的太子之位,早就垂涎三尺。這麼一來,胖子便危險了。

怎麼去除危險,防患於未然?永樂皇帝的對策是,減肥!

其實,關於永樂皇帝怎麼會選定朱高熾作爲他的接班人,史書上也是衆說紛紜。有史書記載,永樂帝之所以沒有廢掉朱高熾這個胖子,完全是因爲朱高熾有個好媽,她深受永樂皇帝以及太后的喜愛。

朱高熾

可平心而論,永樂皇帝這麼有雄才偉略的皇帝,要說會被一個女人拿住,從而將大明江山交給一個不喜歡的人,恐怕也不太可能。其中一種較合邏輯的解釋是,永樂皇帝知道自己和朱元璋都是馬上得天下。但天下可以從馬上得,卻得馬下治。朱元璋和朱棣兩代,失於猛苛;接下來便該施以仁政,還天下休養生息。

從秉性上來說,朱棣無疑更滿意朱高熾的兩個弟弟;但從治理江山的角度考慮,個性仁和的朱高熾,卻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雖然不滿意,但朱棣最終還是選定了朱高熾。當然,這有一個附帶條件,就是責令朱高熾減肥。

怎麼減肥呢?這事兒,放到皇家,難度同樣大。

第一招,運動減肥。朱棣責令朱高熾練習騎射。可沒幾天,太子累得渾身都散了架,堅決罷工。於是,首戰失利。

第二招,節食。朱棣下令,朱高熾每頓只能七八分飽。要是能堅持,這減肥大業自然也能收效。敗在哪兒呢?朱高熾的廚子愛心氾濫,不忍心主子捱餓,常常半夜偷着給主子開小竈。於是,白天裏餓,半夜裏飽,這肥肉能減得下來嗎?

前兩招失敗後,朱棣乾脆來狠的。既然是廚子壞了事,於是便趁着朱高熾喫飯的時候,將廚子扔進鍋裏,活活給煮了。但這也沒能改變朱高熾的狀態。朱棣的減肥計劃以失敗告終。

不過,朱高熾最終還是做了皇帝。只是因爲過於肥胖,身體虛弱,在位時間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朱高熾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期間爲人寬厚,爲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復興,讀書人的待遇比洪武、永樂兩朝要好。朱高熾天稟純明,從善改過,恭儉愛民,因此後世對他的評價很高。(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派

責編|童雯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