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會議指出,專項整治工作總體上推進順利,但行業風險仍處於高位。從前期檢查情況來看,歸集資金池、違規放貸、變相承諾保本保息、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違規行爲依然較爲普遍。部分平臺甚至存在股東自融、製造假標、虛假注資、資金挪用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爲,行業重大風險隱患不容低估。

爲進一步壓降存量風險,2019年第三季度整治工作將繼續嚴格落實降機構數量、降行業規模、降涉及人數的“三降”要求,利用合規檢查、多方監測系統分析覈驗等手段對機構進行穿透式覈查,加大良性退出力度。

2019年四季度,在合規檢查、接入系統、數據覈驗等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將逐一對在線運營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多措並舉化解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根據理論和實踐經驗,網貸機構定位於信息中介,但撮合的是金融業務,需要具備若干必要的條件。有關部門在擬定的監管試點方案中,對網貸行業風險準備金、風險補償金、合規保證金、股東資質等提出了明確要求,以提升網貸平臺緩釋風險、保護投資者的能力。

對於少數在資本金和專業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條件的機構,允許並鼓勵其申請改製爲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對於擬轉型或清盤的機構,督導企業儘快制定兌付方案並抓緊付諸實施。

下半年,整治工作還將加大對已出險機構追贓挽損的力度,及時回應投資人關切和訴求,暢通投訴和維權渠道。

與此同時,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大監測監督工作力度,及時發現和糾正虛假宣傳,嚴肅查處各種違規展業活動,堅決打擊造謠傳謠行爲,確保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解讀:李財師在之前就曾整理過頭部平臺的“三降”情況——詳見《試點備案在即,這些頭部平臺“三降”情況如何了?》原文鏈接6月28日文,從目前現實情況看,三降政策已經實實在在從北京落實到全國,“三降”措施實際上防範了兩類風險,一是控制網貸的存量規模也就使得網貸機構想要通過“以新補舊”的方式彌補風險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這也是爲什麼近期很多平臺披露的逾期數據開始攀升了,分子不變,分母變小了,數據自然會變大;另外,控制新增也是預防新的違規業務,各地目前已經經歷過平臺自查和自律檢查階段,到了監管覈查階段,三個階段跨度較長,但都是以之前已報的數據爲基準,因此,如果不加以控制,合規檢查也就等同於白忙活一場。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雖然不少平臺紛紛良退,但很多兌付政策和執行情況都不能另出借人滿意,用戶對“良退”的恐懼之意更甚一籌,三季度明顯的政策導向是推動平臺良性退出,只要不出現主動性風險(指跑路或者大規模擠兌),李財師判斷,監管將給予平臺退出行業的更多寬限期和指導方案,這也會給不少中小平臺以樣板化呈現,更合理公平的在監管下退出。

關於備案試點——會議明顯提出一個基礎就是合規檢查、接入系統、數據覈驗三個部分,合規檢查一直是出借人認爲備案前的重點,此外,李財師也曾多次撰文強調過信息披露和數據覈驗的重要性,具體可看要想過備案,先要上信披(37家信披最全平臺一覽)和國家互金專委會:20家網貸機構可實時數據查詢。

之所以合規檢查後需要接入信披及實時數據覈驗,是爲了防範備案後的實時風險,網貸平臺的風險是動態的,出借人不能簡單認定只要備案了,就是安全了,備案後,作爲已經明確去剛兌的“理財”品種,出借人有權利瞭解具體的資金去向,監管方也必將要求平臺披露的更加全面和透明。

關於轉型,李財師對與會的轉型政策並不太看好,一是網貸平臺轉型成持牌機構明顯存在門檻,符合條件的平臺數量本身就少,也基本都是行業頭部,二是轉型消金或網絡小貸公司後,輻射範圍和槓桿都將嚴重受到控制,顯然沒有轉型“助貸”更有吸引力。

關於挽損,e租寶近期已經進入案審後的兌付覈查階段,距離出險時間已近3年多,網貸平臺本身涉及業務廣、人數多,再加上平臺一些業務數據虛構,立案調查的過程都會受到阻礙,時間都不會太短,當然,各位投友也不要灰心喪氣,每一位受危害的出借人都會受到法律維護,每一個違規的機構也都將受到嚴懲!

來源:互金每日早知道 作者:我是李財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