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閏月的設定是和農作息息相關的,如果置閏出現了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當年的農業生產。古代一般爲了簡便就直接稱呼一月、二月了,有時候會和孟春、仲春這樣的季節相關聯,用來代指月份。

上學的時候讀唐七的小說《華胥引》,裏面那個女殺手“十三月”的故事讓我很是喜愛。當時就感覺這個名字起得很貼切。一年本來就只有十二個月,而她叫十三月,豈不是有點像經典文學裏面的“多餘人”、“零餘者”這樣的形象嗎?

直到我看了更多的書,才知道,原來古代還真的有十三月一說,甚至還出現過十四月。

也許有人會想,十三月這種東西當然有了,古代主要是使用農曆,每隔幾年會出現一個閏月。這不就是十三月嗎?

沒錯,閏月就是十三月。但問題是:

閏月是如何設置的?

隔多少年纔會有一次閏月?又爲什麼會閏在某一個月上?

古代除了干支還有哪些紀月方法?

這就是本文要科普的內容了。

我國古代的歷法不是純陰曆,而是更先進的陰陽合曆

我們常說的陰曆,是以月相變化爲週期的,以此來計算的“月”就叫做“朔望月”;而陽曆是以太陽的變化爲週期。我國很早就開始觀察太陽和月亮變化的規律,所以就形成了很獨特的陰陽合曆。

根據現代測量,月相變化的週期大概在29.53日。古代把一年分爲六個30天的大月和六個29天的小月,一共354天。這樣算就比太陽年少了十一天,三年下來就是一個多月。這就導致瞭如果不設置一個閏月的話,可能有時候就會在夏天過春節了。

所以古代最開始是三年一閏,但這樣還不夠;於是就五年兩閏,但這又多了點;慢慢摸索出來的規律就是十九年七閏。閏月又是如何設置的呢?

據記載,殷周時期已經開始置閏,但一般都是直接放在年終,叫做“十三月”。但由於那個時候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規則,有時候會出現一年之內兩個閏月的現象,就在十三月之後再加一個月,叫做“十四月”。到了春秋時期,就已經不會出現一年兩閏月的現象了。

當閏不閏就叫做“失閏”,在古代可是一件大事。因爲閏月的設定是和農作息息相關的,如果置閏出現了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當年的農業生產。

爲了更好地農作,古人觀察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發明了二十四節氣,形成了我國舊曆特有的二十四節氣系統,也形成了後來的置閏標準。

二十四節氣,平均下來一個月有兩個。爲了區別一個月內的兩個節氣,古人就把前一個節氣稱爲“節氣”,該月後一個節氣稱爲“中氣”。其對照如下表:

但由於節氣是太陽來決定的,而月份是月亮來決定的,這就導致了兩者在時間上會有一些衝突。一個節氣加一箇中氣是三十天半,要比一個朔望月多一點,所以每個朔望月的節氣和中氣就會向後推一兩天。當推遲到一個月裏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時候,就以這個月來置閏。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閏月無中氣”。

古人如何來稱呼月份?除了干支之外,還有三種方法經常見到

古代一般爲了簡便就直接稱呼一月、二月了,有時候會和孟春、仲春這樣的季節相關聯,用來代指月份。《楚辭·哀郢》: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這個“仲春”就是指夏曆的二月。

而先秦時代,每一個月還有一個特定的稱呼,如下表所示:

《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這個“孟陬”就是指正月。正月又被稱爲“建寅之月”,表示屈原生於寅年寅月寅日。

古人把十二地支和十二個月份聯繫起來,就形成了所謂的“月建”。

一般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爲建子之月,十二月就是建醜之月,正月就是建寅之月,以此類推。所以有一些文學作品是直接用“月建”來表示時間的。比如:庾信《哀江南賦序》: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

這裏的“建亥之月”就是指十月而言的。

瞭解了這些基本常識,更有利於去學習、感受古人的風俗、習慣與文化,也能更好地理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相關文章